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章 万般皆下品

第2章 万般皆下品

书名:浮萍乱世作者名:六月以后本章字数:2101更新时间:2022-06-10 12:24:16

快跑到到自己大门口的时候,就远远的看到一袭青衣在门口焦急的东张西望着。

你这孩子早饭也不吃,跑到哪里野去了。

即使是责怪的声音,也如黄鹂出谷般清丽悦耳。

没去哪,就是随便走走。

周文若低着头,装模作样的拍打着湿漉的衣服,没敢抬头对上“母亲”的眼睛,怕她发现什么端倪。

快进屋换换衣服,别着了凉。

李清莲刚说完,抓起雨伞还没等她打开。

周文若用袖子遮着头,冒着密集的雨水向主屋跑去。

李清莲撑开油纸伞,一只手掂起粗布裙,一手举起伞踮着脚向厨房走去。该做午饭了。

周文若换好干净的衣服,搬起一个小板凳坐在门前,望着院子里的雨水思绪万千。

既来之,则安之吧。

结果无法改变。那就勇敢的面对。

以后就以周二的身份重活一世了。

只是想到还要重新去读书!

周文若刚平静的心。又不淡定了,心里又是纠结了起来。

读书就读书吧!还是四书五经。那就很头疼了。

好在原来的周二是有读书的底子在。记忆里四书五经不说倒背如流。却都是滚瓜烂熟的,只是经义包含的不太了解,只会死记硬背。

这也不能怪他,没有名师指点传道授业,母亲教授的那些知识只是孩童时候的启蒙。真要是经义母亲都能教授的话,母亲也能考个女秀才了。

周大是长子,原来家庭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李清莲还想着儿子高中进士做一个官老爷,实现自己算命道士说的富贵命,可惜事与愿违,周大启蒙的时候还好些,再大一些的时候,脑子再也不开窍了,读书别说理解含义了,就是死记硬背也做不到,书读着记着,记着又忘着。简直是颗榆木脑袋,

周二就不一样了,打小就聪明,读书简直是手到擒来,过目不忘,读两遍虽然不解其义,却已经做到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

族长也说这孩子是个神童,这也是母亲李清莲格外疼爱周二的原因,周家的希望在二郎身上,从来不让他下地干活,家里有好吃好喝的都是留给他吃。全家供应一人读书还是捉襟见肘。

穷的可以说家徒四壁,凭借着“周二”的记忆,父亲和哥哥服了兵役。原本按照官府规定,每户需要一人服兵役。

可是周家太穷了,周大郎十八岁还没有娶亲,没有像样的彩礼,谁家会把女儿嫁给一个木匠的儿子呢!

周大郎跟随父亲去了边关,杀一个鞑子奖赏三两银子,三两银子不少了,一个白面馒头才一文钱,三两可是整整三千个馒头呢!

周文若心里想着,首先要了解现在什么朝代,谁是皇帝,了解朝廷的制度,尤其科举制度,读书肯定要读的,不管什么朝代,不管什么时候,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对平民百姓来说更是如此,即使自己不喜欢读书,可是这条路不走不行,除非像周大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土坷垃里刨食吃,朝廷征兵的时候,拿命换前程。

是周大不愿意读书吗?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对于周大来说,父母要养活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实在是不容易,长大了总是要替父母分担的,要替父母考虑的。

多少人的人生都是如此,也有很多人本来都可以过得更好,只是来自父母的平庸,起点太低,没有人帮助,一辈子没有崛起来,困死在一方天地里。

春末初夏的雨来得快,去的更快,刚刚还乌云密布。转眼间阳光就从云层的缝隙里透了出来。

此时李清莲已经做好了午饭。说是午饭只不过是从山上采摘的野菜,然后拌面放在锅里蒸一蒸,锅下面是熬的稀粥。

普通百姓的生活都是如此。

周文若也不挑食,毕竟前世可吃不到这么新鲜的野菜,也吃不到农村的农家饭。

给,二郎吃个鸡蛋。

李清莲剥个鸡蛋放在周文若碗里。

周文若看看三娘和四郎碗里并没有。

我已经长大了,还是给弟弟,妹妹吃吧!

周文若把鸡蛋放到三娘的碗里。

我,我不吃,

三娘吱吱呜呜的说着,连连摆手,

哥哥读书最是费脑子,还是哥哥吃吧,我不喜欢吃鸡蛋。

周文若看着面黄肌瘦的三娘,心里一阵惭愧。

好像记得因为三娘偷吃鸡蛋被“母亲”打过一次,从那个时候就知道鸡蛋是给哥哥吃的,因为哥哥在读书,即使弟弟也不行。

鸡蛋又从新回到了周文若的碗里。

周文若埋头吃着野菜,并没有吃鸡蛋。

周文若理解李清莲的苦。

李清莲原是秀才的女儿,自古高嫁女低娶妻,自己是秀才不说高攀嫁给进士姥爷做个正妻,那也得嫁一个秀才门当户对,实在实在不行嫁给一个商铺老板,最起码一辈子吃喝不愁。

自己女儿从小知书达礼,模样也是清秀俊俏,怎么想不到一心嫁给一个木匠,差一点没把二老气死,两个哥哥也是怒其不争,两哥哥就一个妹妹从小宠惯了,到了婚姻大事确实一根筋。

古板的李秀才只言: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一意孤行就当没她这个女儿。

曾经算命的也说李清莲是富贵命,将来是要做诰命夫人的,结果就嫁给了一个山沟里的木匠。李秀才的亲戚朋友差点笑掉大牙。

这么些年李清莲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将来儿子肯定能出人头地,到那个时候自己再风风光光回娘家,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结果事与愿违,周大郎实在是没有读书的天赋。

早早的下学跟着父亲做起了木匠。

好在二郎读书很有天赋,这些年一家子人都在供应二郎读书,笔墨纸砚的钱是大郎和父亲在挣,地里的农活从不让二郎插手。

原本的二郎周文若知道,聪明是聪明,只是不太勤奋。也体会不到父母的难处。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下去我去族长那里一趟。

刚吃完饭的周文若开口向李清莲说。

嗯, 去吧!早些回来。

李清莲并未问二郎去找村长什么事,自从丈夫和大郎年前去参了军。家里的主心骨一下子就落在二郎身上,自己一个妇道人家,不该管的事就放手,孩子毕竟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