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2

书名:招商笔记作者名:黄劲松本章字数:2352更新时间:2024-12-27 17:52:38

  还没有等他开口,莫正夫先说了话。说,我已经到了鹿山。

  程天标目瞪口呆,在他的经历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一个跨国公司的董事长,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悄悄地到了他的城市,而他还不知情。但他很快地恢复了镇定,告诉秘书,通知麒麟项目工作组的成员,一起去见莫正夫。

  在古镇的一家茶楼,莫正夫正在听苏州评弹,他的茶杯正冒着热气。程天标赶到时,正好看到这一幕。他悄悄地坐到茶楼最后的空座上,服务员为他泡了一杯茶,他呷了一口,平复了急剧的心跳,只是一会儿,又变得平静了。

  莫正夫似乎预感了他的到来,他回头向程天标看了一眼,笑了一笑,又转头认真地听评弹的说唱了。程天标感到,莫正夫是真的在听,因为他感知了莫正夫的心跳,是平和的,像古镇的流水一样清澈。

  显然,这场演出才刚刚开始,因为演员在演唱一曲弹词开篇,这是正书开场的一个前奏,是对慢来听众的一种等候,又是对所有听众的一种抚慰。程天标想,莫正夫听完弹词开篇后,应该离开了吧。

  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弹词开篇结束后,换了两个中年演员,他们开讲的是一部古老的传说。莫正夫没有离开,而是默默地饮着茶,等待着书目进入到高潮阶段。

  程天标有一个优点,就是有耐心。他想,莫正夫肯定有他的道理,那么就慢慢地把这部书听完吧。

  正书讲的是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这在中国是耳熟能详的,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这个故事。难能可贵的是,演员把这个故事加在了许多现代的情感,譬如白娘子回忆从蛇变人,与许仙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加上了动车和飞机,说白娘子是乘着动车和飞机与许仙与相会的,所以姻缘成得很快,像一种加速度。听得人忍俊不禁,充满着快乐。

  当演员唱到白娘子向南极仙翁倾诉时,讲到夫妻同心,彼死我不生的情景,莫正夫似乎很享受,又回头看了程天标一眼,点了点头。程天标很聪明,他很快地联想到,莫正夫大概想到他们之间的合作,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要加以珍视的。所以他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

  这部书经过了现代的改编,本来要唱几天的,却在短短三刻种就完成了全部的言说。程天标也没有想到,一个生长在美国的商人,竟然会在中国的茶馆里坐了这么长时间,去听一部书,而且显然他是带着目的来的,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书讲完后,演员们很友好,向莫正夫鞠躬致谢。莫正夫上台握着他们的手表示感谢,并示意程天标一起上台,合影留念。

  程天标站在莫正夫旁边,那两个演员站在另一侧,他们三个人对莫正夫都有一种归属感,仿佛是自己的亲人站在旁边。走出茶楼,莫正夫说,我们随便走走看看。

  程天标感到很舒坦,他陪着莫正夫走过了双桥、富安桥和迷楼,一路上对古镇的历史娓娓道来,还不时加一点幽默,这使莫正夫很满意。莫正夫也不断地接上话茬子,对程天标讲的每一个典故都充满着好奇,像个孩子似的究根问底,又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来。

  程天标知道,莫正夫是做好功课来的,肯定对古镇的一切都已了解,他之所以愿意倾听他的讲述,一方面是尊重东道主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在感觉他们彼此之间是否能够契合,他程天标的心理知觉能否符合莫正夫的要求。

  对此,程天标是认真的,他保持着高度的认真,又很放松,体现了数十年历练的功底,同时他放出了人的天然的天真情绪,使自己的言语能够到达倾听者的接受范围。

  所以,古镇并不重要,游历并不重要,重要是他们的交谈是否轻松,是否没有分外的疲累,是否达到了彼此想要得到的感觉。

  程天标做到了,他和莫正夫爽朗的笑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游客。他们温文尔雅的体态,也让他们赞美。镇民们也很配合,一声声HELLO、HELLO的问候声,让莫正夫不时地哈哈大笑。

  让程天标高兴的是,他的项目组也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与莫正夫的团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包容,相互认可。这从他们频频在一起合影就可以看得出来,要知道,莫正夫的团队里很多可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接下来变得顺理成章了。程天标与莫正夫在本市最好的宾馆进行了正式会谈,达成了投资鹿山的决定。项目工作组与莫正夫的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细节沟通,这样的交流长达一个月。

  在此期间,程天标和莫正夫倒是显得清闲,他们共同结伴到上海观光,参观了外滩和东方明珠,在浦东大桥上共同眺望黄浦江,在金贸大厦顶层共同合影留念。

  莫正夫还带着程天标参观了几家业务关联公司,受到了隆重欢迎。程天标很注重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个城市的主政者,而不是莫正夫公司的雇员,但他又是莫正夫的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参加一系列会见,这里面支撑他的心理基点就是项目,就是要为鹿山招到尽可以多的好项目。为此,他感到游刃有余,与多家公司的董事长一见如故,表达了欢迎投资的意向,主要的是为莫正夫站好台,唱好戏,使麒麟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能够顺利发展。

  莫正夫对程天标的表现是满意的,他无意于把程天标当作一个陪衬来使用,而是真心地把他作为朋友,让他在自己的事业中发挥作用。对于一些商业机密,莫正夫也并不回避,而是当着程天标的面与对方商议,这使程天标受宠若惊,他几乎肯定,麒麟公司落户鹿山已成定局。

  果不其然,当他和莫正夫回到鹿山的时候,秦正才已经把所有的签约文本放到了他的办公桌面上。这使他很兴奋。他能明确地感知到,这本文本已经用不着经受审阅了,是可以立即予以完美地签署的。一方面这是秦正才和他的团队的干练,另一方面也是他程天标数年积累的工作底蕴。他对自己的下属从不怀疑,因为他对自己从不怀疑。

  莫正夫也在收到这些文本以后,表示了前所未有的满意。他感叹鹿山市的效率,特别是他们正确的判断和感知,对国际产业布局的熟悉,以及适身处地地为他着想的努力。他考察这个城市已经很多年了,前几年,没有下定决心,是因为他感到条件还不成熟,主要是政务和政策环境不是让他太放心,特别是领导层面的人文素质让他犹豫不定。通过与程天标的接触,他确定,这个城市已是国际的,已是市场的,已是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一个温床,他很乐意须在此时,作出投资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