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章 家变

第2章 家变

书名:正道沧桑作者名:HE草根女子本章字数:2524更新时间:2023-07-02 10:42:59

外面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阿英,这几年时局不稳,董继先家先后遣散了一些长工,只留下董工和阿英二人,阿英是董继先父亲捡来的养女。董工是继先家里的长工。

阿英打开门,见来人是董德月,忙把他请进大厅,刚洗漱完的董继先已闻声来到了大厅,“德月,什么事啊一大早这么急.....”董继先用长者的口气不紧不慢地说道。

“继先叔,出事了,昨晚我从抚州回来,那边有很多商人大户都在急着出售田地房产,听说现在这时局于我们这些富人不利,很多大财主都准备移民到国外去。继先叔,你区里熟,如今这形势,你觉得咱们是否也要准备准备?”德月辈分比继先小一个辈分,故号继先为“叔”。

继先手中拿着茶杯,低头凝思了好一会儿才答道:“不要自乱阵脚,国家怎样也轮不到为难我们这些本分过日子的人。我们从清朝到民国不也好好度过来了。”

德月的爷爷同继先的父亲是亲兄弟,早些年德月的爷爷在世,德月家还只是一般普通的农家。

继先的父亲大家尊称他为“厚朴兄”,因懂得医术,起先是在四都开医馆帮人看病,因医术好,为人豪爽,继而得到周边乡邻人的认可,人脉也就在那时建立了起来,而后开始在城里又兼做起其他营生。

德月的爷爷是厚朴的亲兄弟,当厚朴家实力越来越强,便有心想着帮扶自家兄弟。在一次与乡邻绅士们聚餐中,厚朴得知四都码头最近需要找一位可以承包码头货物托运的承包商。

厚朴便在饭桌上推荐了自己的兄长,大家一向认可厚朴为人处世,因着厚朴的面子,他哥哥顺利揽到下四都码头托运货物的这项业务,从而家境慢慢富起来。

1910年,继先在清末中了举人,还当上了都长,家境实力又有所提升。厚朴于是只管做他的生意跟帮人看病,其他外交一概交给了继先。

早期厚朴跟他哥哥都在世,两亲兄弟关系自然还融洽团结。

过了没多久厚朴的哥哥去世,由德月的父亲,董继文开始掌管这个家,那时厚朴还在世,董继文明面上对厚朴家是处处显出敬重,暗地里却开始在使劲较劲。董继文生有两子三女,而董浩跟德月则是亲兄弟。

德月从董继先家出来的路上碰上了董浩,于是两兄弟在路上便聊起这事,“哥,我觉得这事还是先做个准备,咱们先出售掉一部分田地,慢慢来,到时在换个地方过日子安全稳妥些,1932年年底发生的事情你还记得不,继先叔那次如果不是厚朴爷爷的人脉关系,肯定命都送了,我看还是得变动,不要光想着听取他的意见。”

1932年,因为当时政治的原因,董继先作为区里的参事,发表了一些不利于当时形势发展的言论,从而差点被当局囚禁。

董浩这么一说,德月也觉得在理,于是从次日起,兄弟俩便开始一点一点变卖田地,五都那边也开始有人在出售。

大家都在紧张着手准备后路,唯独董继先不但不慌,反而趁这机会置办了不少田地回来,他想着将来多种点粮食大豆出售也好弥补这些年生意上的损失。

曾琳劝他:“你还记得前些日子我大哥来咱家时说的话吗?现在形势不大好,还是把钱财看紧为好,我大兄长如今从南昌教育厅回到区里办学,这个跟当前形势多多少少还是有关联。”怎奈董继先并不听从,现在大家都在争相低价出售田地,董继先又怎肯错过这样的回购机会。

董继先父亲在世时,县城里经营着绸缎粮油店,在四都还开了一所医馆。在1932年10月,在那次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董继先差点被卷入那场政治战斗中,所幸厚朴的一位老友及时伸出手出面说情,才得以脱身,刚巧厚朴那时也患上重病,因家中生意无人打理,董继先便乘机辞了县里的差事跟都长一职,把全身心投入到家庭的生意中。

由于当时的社会因素,经济越来越萧条,继先家的绸缎粮油店营收逐年下滑,1936年继先父亲去世后,医馆由于没有医术高超的人坐诊,只能单独作为药材出售店,至此医馆生意就此一落千丈。

于是从1943年到1945年董继先先后收购回来上百亩田地,又在四都另一处外姓大户人家手里购来一套房,到1945年,董继先手下共有田地二百多亩,还有四套房;分别是城里一套带有天井的上中下三层高门大楼,四都有三套,分别分散在三处地方,而他们常住的是在四都董家。

1946年,董德显已经长大成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同他哥哥董政不一样,董德显不喜习文写字,而是喜于下河摸鱼上山装猎,一米七多的个子,整日在外头跑,皮肤晒得黝黑结实。董继先见他整日无所事事,索性给他早早提了一门亲事,亲家是本四都何姓的一普通农户家的长女。

家里营收持续下滑,董继先开始精打细算,家里只留下董工,只在农忙季节,才会请一些短工前来帮忙,其余时间里,则由董工以及长大后的董德显负责打理。在生意上继先自己又做管理又做账房先生。

曾琳跟阿英则是包干家里所有的活,种菜,洗衣,烧饭,养鸡鸭。只有董政因在外读师范大学,极少有参与家里的这些劳动。

阿英比继先小十六岁,如今都三十已过,还没找到合适的婆家,故一直都留在继先身边。

早些年德月有给她提过一次亲,对方是德月家的小舅子。因为单看长相还不错,阿英第一次见面便看上了对方。

继先后来了解到那人秉性不好,不但爱吃懒做还迷上赌博。怕阿英以后嫁过去日子过不好,于是拿出一家之主的气势拒绝了这桩亲事,因这事,德月的夫人一直怨恨着继先。

阿英一开始也跟自家哥哥闹意见,后来德月的小舅子因赌博输了钱跟人打架,把人打残了,经这事阿英才解开了心里疙瘩,但自那以后阿英对亲事开始挑七挑八,自然而然就成了董家的老姑娘。

1950年光泽解放后。四都开始重新划分,都改为乡。董继先因家庭成分原因,财产被全部充公,一家人从原来的大堂搬到了临时搭建的狭小茅屋里住,董政也从外地回到了老家农村。他们一家从1950年冬天开始走上苦难的必经之路。

没过多久,董浩因头脑灵活善变,当上了董家村里的队长。

而德月不知何时帮德显联系上了他的生父生母,证明德显是从小被董继先花钱买来的,从而德显与他的妻子子女们由地主的余孽转换为贫农身份,队里给他们重新分了地,分了房。

董德显有心想帮养父,但无奈自身难保,好不容易能够摘掉地主余孽的身份,董德显不敢再轻易给自己惹麻烦,只得睁只眼闭只眼避着董继先二老。

那时刚解放初期,很多穷苦人家大龄男子娶不到婆娘,队里就按政策把地主跟富农家留下的未婚女子与贫农家未婚的男子进行婚配。

阿英虽已年过四十,却也没能逃脱被人安排婚配的宿命。阿英后来婚配给了一个比她年长3岁的鳏夫。

因扛上特殊身份的帽子,受尽万般折磨,时年58岁的董继先身体再也扛不住,1953年的春天,董继先永远离开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