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8章 直到你对我说“不”

第8章 直到你对我说“不”

书名:一个人,也可以活成千军万马作者名:凌峰本章字数:8091更新时间:2021-06-22 01:45:31

在我刚做主播那两年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朋友K结婚,她希望我能参与她结婚现场VCR的制作,我也不用做别的,就是为她那段纪录片念旁白。那时候我刚做主播,也刚刚毕业,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虽然整个VCR的串词非常多,也还是欣然答应了。

为了配合VCR的进度我前前后后录了三天,又花了一天时间剪辑好,才把音频文件发给了她。本以为她会说句谢谢,然后邀请我去参加她的婚礼,让我在现场听一听自己的声音传达出的对新人的祝福。没想到她过了一会儿回复我说:“你这是什么啊?我是要结婚用的,你语气应该欢快点儿啊,弄得这么沉闷,一点儿都不喜庆,还特别死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对我有什么意见呢。早知道就不找你了。”

录音本来就是我的兴趣爱好,我承认我并不专业,而我也只能用我最擅长的风格给她呈现出我能力所及的最好。没想到不仅没有换来她的感谢,反而被嫌弃了一通。我懒得跟她吵,就没有回复。

我当时特别后悔帮她这个忙,不由得想起那句老话——“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后来听朋友说,她跟别人说,我这个人特别固执,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耽误了她好多时间。我想着以后我和她就是天涯陌路人了,就删除了她的联系方式。

后来这样的事情更多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我能做一期节目来纪念他们重要的日子,或者念一篇分手信来帮他们和过去告别。工作越来越忙碌之后,我就没有了当初的好奇心和参与感。当别人再对我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我会直接问清楚对方的需求是什么,预算是多少。而一旦提到预算这个问题,这样的事情一般也就自动结束了。

有的人会说:“就录个音还要钱啊?”还有的人会说:“这么熟还提预算,多伤感情啊。”之前我还会和他们好好沟通一番,而现在的我会直接问对方:“我可以不收钱,但是我要知道,做了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

很多人因此都说:“你怎么这么现实啊?”的确,“好处”这个词听起来特别现实。可是好处也分为好多种,它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甚至可以用一些对等的条件来交换。

很多事情做起来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而时间的成本是非常宝贵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我需要有好处,才愿意去做这件事。毕竟这些事并不像那种随手帮你开门般的举手之劳。

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想必每个人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遇到过他们这样的要求: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文献吧;你不是学设计的吗?帮我做个PPT的封面吧;你不是学美术的吗?帮我画个卡通形象吧。

他们觉得别人做这些事就跟呼吸一样简单,信手即可拈来。可你知道我录一期二十分钟节目的所有步骤加起来要多长时间吗?你不知道。既然你觉得这是一件不用重视的事,我也懒得和你解释。

前段时间,一个之前的同事跟我说:“我这边有一个客户想做一个网红的合作项目,我对网红的运作也不太懂,你能帮我找几个网红做个运营活动吗?”

“你预算多少?”我问他。

他以为我在问他项目的预算是多少,我接着说道:“不是,我是问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他这才听明白我的意思,说:“这哪里有什么预算啊,你就当是帮我个忙呗。”

可能是我当时心情不太好,我直接就问:“我凭什么帮你?”

对方一下子火了,说了一堆嘲讽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让我不要觉得自己哪里高人一等了,他自己做也可以的,资源又不是我一个人有。

就像我们上学时都会遇到的某些同学一样:“我数学就是学不会,为什么你考试的时候就不能让我看看你的答案呢?我只要六十分就好,你为什么就不能帮我一下呢?”如果你不愿意帮他,大概他也会说:“你不就是成绩好,用得着高人一等吗?”

我并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我只是觉得付出需要回报罢了。其实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很热心肠的人,对于很多事情我都不会拒绝的。如果真的是举手之劳,我一定会尽力帮忙。

小时候的早教动画里面都告诉小孩子们要互相帮助,而我理解的互相帮助的重点不在“帮助”上,而是“互相”。我帮你忙可以,但你也要给予我同等的回报。不管我做这件事如何轻松,如何擅长,我也没理由无私地予人方便。希望你下次找别人帮忙的时候先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帮助过对方什么,或者你能够为他带来什么,千万别把别人的好意当成理所应当。

前段时间有个紧急工作需要一张设计图,我开始想得很简单,以为靠我拙劣的PS技术就能搞定,可做起来远比我想的要复杂多了,我只好找朋友帮忙。

因为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我便直接进入主题:“你平时接私活多少钱一张图啊?”

“看需求吧,一般一千块钱左右。”

我给他讲了我需要的内容之后,他说:“你这个挺简单的,你也都把框架弄好了,我顺手帮你做了吧。”

“那我请你吃饭。”

“那我请你喝酒。”

大概两个小时之后,他就把图片发给我了。

我相信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忙绝对不是没理由的。我知道他的能力为人,所以有事情会第一个找到他,事后也会请他吃饭来表达感谢,他也如此。所以我们俩都愿意作为彼此举手之劳帮忙的第一人。

朋友M昨天找我吐槽她的日本之行,说回来的时候她的行李超重了。我第一反应是责怪她买东西怎么这么没有节制,然后她开始倒出自己的苦水。原来是她一个朋友听说她要去日本,就给她拉了一个购物清单,找她帮忙代购。因为是很好的朋友,M也不好拒绝。但是夸张的是,代购的清单中居然有电饭锅、烤箱这种又重又占空间的东西。

她说:“以后出去玩,我可不想告诉他们了。”可是,我们出去旅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放松自己,那为什么不能在想发朋友圈的时候定位在国外呢?

总是有很多人把麻烦别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你说一句拒绝的话,他们好像就要跟你断绝关系一般时,在我看来,这样的朋友以后不来往也无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没有任何人对你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前者那是出于血浓于水的爱。既然你自己无法完成一件事,那就更应该付出相应的成本和代价。

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希望大家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接受别人的拒绝。连爱情都不能只有一方一味地付出,更何况友情。下次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首先你要想一想,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对方是否有必要帮助你。

“最基本的问题可以去问百度,别人没有义务给你解答。自己能完成的,就自己完成,能用金钱购买的就不会求助于他人。”

希望以后在遇到问题时,那些把别人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的人,能够首先想办法自己解决,而不是永远去依靠别人。也希望当你遇到难以应对的请求时,学会说“不”。

别从朋友圈认识我

前几天一个很久没联系的同学发消息问我:“你在北京吗?”说实话,收到他的消息时我还挺意外的,这大工作日的又没赶上节假日,我还能在哪儿?我们几年没联系了,他怎么突然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我就问他有什么事,这才得知原来他是来北京出差,想找时间聚一聚。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平时还蛮喜欢和朋友们聊聊过去的事,于是下了班就赶过去和他一起吃晚饭。期间,我们从这几年的工作聊回上学时候的诸多傻事,才意识到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好多年没见了。

他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说也没什么特别的,上班挺忙的,也没时间做太多别的事情。他一脸惊讶地说:“看你朋友圈,老同学们都以为你一直没工作,出去玩了呢。”

我心想:原来你们都觉得我这么闲啊。

“没有没有,可能我只有出去玩的时候比较喜欢发朋友圈吧。”我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了一下。

没想到他接着问:“看你平时也挺清闲的,没事还能出国旅旅游,挺自在的,大城市的钱这么好赚吗?”

说实话,这句话算是已经触及了我聊天中的某些红线了。如果这是一个我刚刚认识的人,我可能会罗列出个一二三四来和他理论,但转念一想,毕竟是好多年没见的同学了,彼此确实都不够了解,就算了吧。大概这就是圈子缩减淘汰后的结果吧。

说真的,我一点儿都不闲,甚至一些节假日也都安排了很多事情,只是被我留下来的朋友圈信息大部分是我放松的时候发的。那些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向往的生活状态。

互联网的发达让社交变得很简单,不管隔了几千公里,跨了几个时区,我们都能通过互加微信在彼此间建立联系。我加了新的好友后,也喜欢翻一下他们的朋友圈。倒也没有什么目的性,对于陌生人,我就是想看看他平时有没有什么爱好,他/她的生活圈子是怎样的,以避免聊天中的冷场;对于熟悉的人,我更想看看他最近在做什么,生活有没有什么变化。大部分好友的朋友圈我都看过,我发现,大家都在展示着好的方面,然而,没展示出来的其实才是真正的生活,把它们拼在一起才是我们完整的人生。

你不知道在早上十点阳光明媚的早安问候背后,是有人昨天加班到凌晨睡在了办公室的艰辛;你不知道出国旅游的前提,是两个月无休后的福利假;你不知道浪漫情人节的前一天,他和她刚因为谁来洗碗而大吵了一架。是的,我们都只是喜欢分享美好的事情罢了。

我还看过一条微博说,一个女生给自己微信里的男生分类标记了四个不同的标签,一组是同事、同学和男朋友,一组是暧昧对象,一组是已经没有机会的追求者,一组是她所谓的有钱人。

当她秀恩爱时只对一组可见,她想要让身边的人觉得自己很幸福;想要求安慰时只对二组可见,因为他们会立刻私信送来安慰;三组能看见的只有她高贵和独立自主的一面,因为她要对他们说:我过得很好,你高攀不起;而四组比较特别,她要在其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节约自律,这样他们才会在她生日时送来她心仪许久的礼物。

后来这个女生被揭穿了。她其实只是想不劳而获,所以不愿意放弃每一个潜在的机会而已。我相信没人赞同她扭曲的三观和错位的生活重心,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种人是在现实中存在的。很多人出去旅行不说目的地,因为他想要你去看他晒的机票,吃饭时菜没上齐不能动筷子,因为他想要把这些菜摆在一起拍照。你看,其实我们看到的朋友圈,经常都是别人精心准备好的。

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事情只看表象,剩下的部分则全靠自己想象。

小八暗恋一个男生好久了,从她刚工作那年开始。那个男生工作能力很强,处理起工作的事情雷厉风行,性格又很好,但后来因为他换了工作,两个人就没有任何交集了。她对那男生,有一点点喜欢,但又没有太多热情。

一个前同事刚好有那个男生的微信,那天一起逛街的时候,她问小八要不要男生的微信,小八一脸花痴地答应了。不过她提了一个要求,她不想直接通过微信名片加好友,而要自己去搜微信号,假装不认识他。我们当时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在甜品店一边吃一边等他回复。

不一会儿男生就通过验证了,并先发来了消息问:“你是哪位?”

小八说:“我随便输了个手机号搜的。”

我当时觉得她这个理由特别无厘头,但也挺有创意的。然后见她默默地打开了对方的朋友圈,一直翻到最后出现了一条分界线:对方只显示近一年的朋友圈。

她返回到聊天界面,对方发来消息:“这样啊,你叫什么?”

“慕雪,你呢?”她居然编了一个名字。

“实秋。”

我跟另一个同事笑作一团,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猜到了她在恶搞,居然还起了一个与她搭配的假名字。我正觉得这个男生很会聊天,却见小八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一连串操作之后,点了“删除好友”。

我一脸蒙地问她:“为什么删了啊?人家很会聊天啊。”

她说:“看他照片觉得好陌生啊,跟以前我认识的他一点儿都不一样,发的东西看起来特别不求上进。”

“你居然能从朋友圈里看出人家不求上进?你不是在工作上认识他的吗?”

“算了算了,别管她,她不一直都这么能作吗?”给她微信号的同事有些不高兴了。

恋爱谈不成倒没什么大碍,可仅仅通过查看朋友圈就能把一个人从你的世界里删除,单方面解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决断,也是一个不理智的行为。

有时,我们也特别容易通过朋友圈去假想别人的生活状态。

城城平时特别喜欢分析朋友圈里的内容,小到歌曲分享,大到行业趋势,她都能针对发布者说出个一二三来。

《后来的我们》上映那天,她给我发了一张朋友圈的截图,是我们一个共同的好友发的。图片上是电影的剧照,配文是:“在某处,另一个你留下了;在那里,另一个我微笑着。”

她问我:“你说他是不是分手了?”

“我怎么知道,这不是电影的图片吗?”我说。

“我感觉他一定是分手了,他之前就说过和女朋友经常吵架之类的话。”

正当她猜得入迷时,我朋友圈收到了一条未读信息,是那个朋友的统一回复,说那句话只是电影主题曲里的歌词,电影是他们情侣两人一起看的,很有感触。

我发给城城看,她却说:“真没劲,这人就爱故意弄这些有的没的。”我想,总是挖掘别人朋友圈“背后故事”的人,才是真的很闲吧。

不得不承认,在朋友圈里看见的,大多是我们升华后的生活,可能就像你的穿衣打扮一样有一些独特的风格。我喜欢晒吃的,但不代表我就是吃货,亦或是美食家;他发了一次健身房的自拍,但或许那是他唯一一次去健身房;她总是分享自己的化妆台和化妆品,也不能说她就是“败家女”,说不定这只是一个美妆博主的日常工作。所以啊,我们真的不能仅看朋友圈就去评价一个人,更不能就此对一些事下结论。

我以前有一个习惯,睡觉之前会最后刷新一下朋友圈,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再翻回睡觉前看到的位置开始看。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就不这样做了。也许是朋友圈里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浪费时间,也可能是看朋友圈觉得大家过得都挺好的,没啥需要我担心。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偶尔西餐红酒,可是朋友圈里晒烛光晚餐配红酒的总是居多,晒粗茶淡饭白开水的却很少。情侣之间经常会为谁去洗衣刷碗而争吵冷战,偶尔送送鲜花蛋糕提升情调,可是朋友圈里总是晒礼物贺卡的居多,晒生气吵架的很少。

其实,大多数人只是用朋友圈来表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是一张理想生活的蓝图,是记录生活的回忆录,最多能看出对方的喜好和习惯,根本看不出性格和人品。甚至有的人会在朋友圈中扮演着不同的身份,包装出多个自己,而现实生活中只是一具空壳。

我特别喜欢的一位大学老师在我们毕业送别时说过一席话,他说:“大家对于自己的前途不用太过于着急。你们现在的起点虽略有差异,可当你们四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差不多,不会像马云一样富得流油,也不会穷到吃不上饭,那些都是极少数。你要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做好当下的自己。”

是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正态分布图中的高点附近,没必要隔着朋友圈互相羡慕,更没必要隔着朋友圈互相猜疑。朋友圈中的光鲜和现实中的窘迫都是我们人生拼图中独特的一块,缺一不可。所以,谈恋爱也好,交朋友也罢,以后别再对着朋友圈妄下定论了,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赶快走进他的生活吧。

听说你也是积极废人

几天前是五四青年节,在大家关心是否能放半天假的同时,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流行词:“积极废人”。这指的是那些爱给自己立Flag,但是永远做不到的人。这类人在心态上积极向上,行动上却宛如废物。他们往往会在间歇性享乐后感到恐慌,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我相信不少人看完这个解释后,心里都会默默地说:“这说的不就是我吗?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不得不承认,有一段时间的我非常符合积极废人的标准。那段时间我工作上没什么进展,每天有大把的时间被闲置,但是在工作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我又觉得很没有职业操守。于是就每天对自己说:“下了班回家我要录一期节目,看一小时书,每天写一篇短文,然后在十二点前睡觉。”可是工作的不确定性时刻都在我脑子里飘着,基本上不管做什么事,我都会想起那些我不知道如何解决又必须面对的问题,以至于我每天下班之后依然什么事也做不成。

周末和朋友出去玩,回到家一个人的时候又特别慌张,仿佛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一样。然后默默对自己说:“下周开始要改变现状。”却在凌晨看完了刚更新的美剧,不情不愿地准备放下手机,却又打开了游戏,一战到天亮。

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两个月,我像一个极度自斥的矛盾体,明知道生活得太颓废,却也没有付出任何行动。

还是一次老朋友聚会,他们的一句话让我意识到了自己问题的严重性,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那个朋友说:“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怎么感觉你每天都处在一个游离状态,像个行尸走肉一样?出来玩也心不在焉的,跟以前太不一样了。”

那天我突然惊觉,不能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正所谓“山不转水转”,尽管我改变不了周边的环境,但我可以改变自己。

于是我选择了辞职,“裸辞”后调整了一段时间,给了自己一段工作上的“空窗期”。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想明白了我下一份工作要做什么,要在工作中收获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在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之后,我入职了现在的公司。

我们太习惯把现实当作借口,把懒惰当成不愿意改变的理由。有人说:“身处荆棘,不动则不痛。”可我觉得,当你真正身处荆棘的时候,你反而更要动,大胆地动。这样你才能知道被荆棘戳到有多痛,以后才不会让自己陷入荆棘丛中。

小宇是一个资深的杂志编辑。说起她身边的朋友对她都会有同一个印象: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减肥。她最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下次看见我的时候我就瘦了。”但是这么多年了,她一直没瘦过。

因为她每次只有嘴上说说而已,对于零食、宵夜她统统照单全收,对于运动健身、控制饮食则一概视而不见。她的减肥永远都是从下一顿饭起。她看见网上有人说“我长得胖是因为对得起我吃下的饭”“为什么要减肥?又不是吃不起”“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啊!”这些话时,都会疯狂点赞。虽说她总是嚷嚷着要减肥,其实她也没有特别胖,只是看得出来她没有在关心自己的身材这件事。

真正让她下决心改变自己的事情是,她去一家健身类的杂志社面试,虽然她的业务能力很强,但最后还是被pass了。HR给的理由是:他们希望在一个健身类的主编身上看到严格的自我管理。换句话说就是,你太胖了,我感觉你写出来的东西没有说服力。

她气呼呼地跟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便激励她:“那你就减肥啊,然后争取当上健身类杂志的主编,打他们的脸!”她瞪了我一眼,没有说话。就是从那天起,她给自己制定了整套的减肥计划。控制饮食搭配合理的健身课程,戒掉了一切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关注自己的体重、体脂变化,不到四个月她瘦了三十斤。

她就是要让嘲笑她的HR看到她的自我管理有多严格,于是她决定要做一个健身类的博主,把自己减肥和健身的心得、技巧分享给大家。现在我经常能在网上看到她关于健身的文章和健身课程的视频。她在视频中对累趴在地上的学员说:“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她最终做到了自己曾经承诺的。

我们身边的积极废人太多了:大学课堂上坐在第一排玩手机的同学,买了一箱书连塑封都没有撕掉的同事,说早睡却刷微博到天亮的室友。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成为了积极废人。根本原因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我们经常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我们无法让现状变得更好,经常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继而就会出现“混”的心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所要到达的未来有一种迷茫感,看不清未来的样子。“我能做什么?我以后会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这是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人经常会提出的疑问。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些处在青年尾巴上又拒绝步入中年的年轻人。我们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其实是什么都不行。很多人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其实我身边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他们会在业余时间去学油画,为一段旅行做一篇细致的攻略,在周末做一顿秀色可餐的晚饭,甚至在工作几年后出国读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值很高,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比较完整的规划。

经常有在校的大学生问我:“你大学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我都会跟他们说:“我最后悔的事情是,大四那年没有好好参加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导致我用了很久的时间才为自己找到一个方向,并且还不知道这条路能不能走通。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清楚的目标,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明确地说出自己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样的话我们可以在过往的经历中去寻找答案,发现自己不想要什么,厌恶什么。这个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当成是曲线超车的一个方法。当生活有了目标,你一定不再甘愿做积极废人。

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太累了,偶尔做一次积极废人并无大碍,但千万别成为那个只把Flag立在朋友圈动态中的人。没有谁的梦想是通过说说就能实现的,不拿出执行力的梦想,永远都是空想。

从今天起做一个当机立断、执行力强的行动者,别再做那个自暴自弃的积极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