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4章

书名:王阳明心学全书作者名:罗智本章字数:3784更新时间:2021-06-22 02:19:37

6、认识事物的独特智慧

心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宋朝大儒周敦颐那里,薪传数代,始明于陈白沙。

陈白沙有个师兄叫娄谅,心性修养功夫极深,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据说娄谅的“格物致知”功夫做到了“至诚可以前知”的境界。有一次,他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走到杭州就返回来了,大家觉得很奇怪,问他是怎么回事。

娄谅说:“此次前行非但不能考中,而且还会有灾祸。”后来,会试的考场果然发生火灾,很多考生因此丧命。

十多年前,王阳明前往江西娶妻,返乡途中遇见的那个人正是娄谅。

王阳明自幼立志学圣贤,见到这位前辈中的传奇人物,领略了娄先生那玄澹超然的气度,深为折服,诚恳地向他讨教如何才能成为圣人这个深奥的问题。

娄谅毫不犹豫地说:“欲成为圣人,必须格物致知。只要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持之不懈去修养身心,圣人之道是一定能够达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

得到老前辈面授机宜,王阳明从此把“格物致知”四个字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格物致知”一说出自《大学》,据说只有完成这步功夫,才能发现自身的“良知”,掌握事物的本性,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

朱熹认为,要发现“良知”,就要接触事物,研究事物。人之心灵妙莫测,无所不知,而天下的各种事物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只是因为我们对这些规律未能研究透,才导致“良知”未能显露出来。

所以在《大学》的开篇,即教学者在接触天下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沿着自己已经知道的道理,去探究还未知道的道理,以求明悟终极之“理”。

这样不断用功,久而久之,一旦达到豁然贯通的地步,则天下万物的里里外外,精粗大小无不被我认识到,而我心的本体妙用就明了无遗,就能拥有洞察世间万物规律的智慧。

这就是“物格”,这就是“知之至也”,也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个人的认识能力达到了最高境界。

以上便是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总之,他要求学者“于事事物物上穷理”, 说:“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起初,王阳明受朱熹思想的影响太深了,以为“格物”就是在某一具体的事物上研究思考,于是便邀友人一同面对竹子去“格物致知”,废寝忘食,苦苦思索其中的至理。结果两人功力不足,先后累倒了。

后来,王阳明认识到此路不通,便一边继续钻研儒家六经,一边到处寻师访友,尤其注重参访佛道中的高人,同时身体力行,实践静坐修身的传统工夫。

然而,正如《易经》所说:“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个良知就是“易”,既无方位,也无形体,难以捉摸,人的心神不定,要发现自己的“良知”又何其难!

王阳明格来格去,搞了十几年,依然是一头雾水,毫无所获。

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他慢慢悟到了一些独特的道理。

王阳明发现,一个人的内心态度如何,对于学习、认识、掌握事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当年在江西岳父的官署中学习书法,对此就深有体会。

起初他尽力去临摹古人的字帖,但练了很长时间,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只是学了个字形相似而已,对于书法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

后来他改变策略,习书法前先仔细观察字形,端身正坐,宁神养气,在心中想象、摹仿古人书法中的神态、气势,然后再临帖。

没想到,奇迹出现了。这样一来,王阳明不仅觉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深刻地理解了书法的内涵,不久书法水平便有很大提高,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他终于悟到,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件事只有在心中形成精确、清晰的意象,一个人才能把这件事做得好。后来他与学生、朋友们讨论格物致知的道理时,就经常举当年这个学书法的例子来作说明。

以今天的心理学观点来看,“格物致知”,是指通过修养身心,认识了心的本体,从而获得一种源自本能的、高效的、直觉的类似“灵感”的认识能力。

拥有这种认识能力,这就意味着在处理当前的问题时,一个人的心灵能够摆脱自我意识的干扰,以整个身心投入进去,在一种客观的状态中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得出最佳的答案。

在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外在物欲的牵累,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充塞于思想之中,我们往往觉得心烦意乱,不能安于所做之事,工作效率自然就很低,更谈不上洞悉问题的实质所在了。

这时,我们切不可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而要着眼于当前的处境,摆正心态就行了。如果觉得心理负担太重,就不妨暂时歇一会儿,放松身心,把眉头舒展开,让微笑从心底荡漾出来,慢慢扩展到全身,身体也随之如棉花一般放松开来,什么牵挂也没有了,如天空的一朵浮云,似大海的一个浪花,闲闲散散,自由自在,完全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之中。

当心灵闲适自由之后,我们会发现,此时的心境非常活泼、空灵,不受任何现象拖滞,其效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看似非常棘手的问题。

当然,儒家所推崇的“格物致知”,并不是如此肤浅、简单,后面还要深入地涉及到其理论和方法。

7、洞悉心灵的终极秘密

到达龙场后,王阳明自认为对于一切荣辱得失都能够超脱了,只有生死一念还不能从心中彻底清除出去。

当人们传言刘瑾对他不满,仍有害他之意时,王阳明干脆在居住的“阳明小洞天”内,叫人打凿了一个石椁,发誓说:“现在我只在这里等死而已,其他的还考虑什么?!”

平常没什么事,就日夜端坐在石椁中,修心养性,澄心静虑,在非常专注、清静的境界中寻找生命、人生的真谛。

久而久之,他的心境渐如明镜止水,心胸也随之扩大,慢慢进入到潇潇洒洒,无拘无束的状态。

一天晚上,月明星稀,四野俱寂,王阳明静坐完毕,踱到岩洞外。

是时,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下来,偶尔的一声鸟鸣兽嚎,更衬托出天地间的幽静。古人有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此境描写得的确入神。

极目四望,山野上笼罩着一层透明的氤氲,圣洁而神秘,似乎将有异常之事发生。

子时已过,王阳明回屋歇息。

他侧卧于床,微闭双目,眼观鼻,鼻问心,调息微微,心定神宁,这是他从九华山道长那里学来的睡功心法。《象辞》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也正是此意。

正当宴息睡功作到妙处,心头一片清明之际,王阳明忽觉恍恍惚惚,只见自己身卧山林之中,一阵狂风过处,一只斑斓猛虎从树林背后纵身跃出,向他扑来。

王阳明已将生死看得极淡,依然守定心头,不为所动,猛虎咆哮一会,倏然消失,宛如风一般来去无踪。

时空转换,又过了一会儿,又见一大群人吹吹打打,抬着一乘八抬大轿来请,说是恭喜王大人入阁主政。王阳明想:富贵于我如浮云,名利地位毫无可恋之处。也不去睬他。

恍惚之际,有一个美艳女子过来,自言倾慕王大人才华已久,愿意一辈子侍奉王大人。王阳明更是心静如水,不理不会。

转眼之间,又出现许多书生,簇拥他来到一高台之下,对他说:“此乃圣人论道之处,恭请圣人登台讲学。”

王阳明素来热衷于聚众讲学,心中一动,正待登台开讲,这时他默想起《易经》中的一句话:“河图形圆,阴阳合一,无为自然之道。”

在杳冥之中,又似乎有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上的一句偈语。

既然如此,圣人又有何相可着?

念及此处,王阳明守定心性,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外观其身,身无其身;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慢慢地,世间的一切事物从他脑海中消失了,他忘了自己为何人,在何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万念俱灭,唯有一灵独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至此境界,天命是什么?这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又在哪里?

禅宗有云: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这个时候,王阳明提起精神,将整个身心透入进去,“唿”地一声,那独存的一灵也不存在了,身心虚明透彻,与无始无终、无增无减、不生不灭的天地宇宙本性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此时此刻,只觉天地万物莫不是由自我本性流出。

原来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道就是天命,就是天理,就是良知。

道就在眼前,就在万物之中,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鱼跃鸢飞,无处不是化境。水流花开,随时都见天机。”

他心中一阵狂喜,难以抑制,一声长啸从丹田激荡而出,声震长空,群山回应,百兽皆惊。

“有人问我修行事,月在天边水在瓶。”

王阳明终于在不着一物的心境中,大彻大悟,明白了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是怎么一回事,领会了圣人之道,不禁欢呼雀跃,状如疯癫。

从此,世上的名利是非、荣辱得失,甚至生死问题也不能束缚他了,他成了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悟到了一种独特的境界,他在磨炼中,“我”与万物融为一体,心胸洒落如光风霁月,获得了能够“参赞化育”大智慧。

简言之,王阳明终于认识了真正的“自我”,心灵得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他的智慧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了。

直到此时,他的内心才真正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敢于承担世上的一切事情。

在平常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沉溺于各种声、色、名、利的诱惑之中,杂念纷纭,往往是心里想做一件事而不能去做,反而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内心没有一种定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当我们不断逃避自己的责任,无法面对问题时,身心就在经历着一个自我挣扎的反应。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摆脱外物的束缚,这种自我冲突将会愈来愈烈,不断撕裂身心,使能量白白地损耗。

唯有不断地调整意识,使其进入一个宁静、虚无,最终不着一物的境界中,洞察力提升了,对世间的事物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无为”中灵活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灵的强大不在于征服外界的什么事物,而是看它能不能认识那个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