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章 你死在了多少人的朋友圈?

第2章 你死在了多少人的朋友圈?

书名:一个人,也可以活成千军万马作者名:凌峰本章字数:7600更新时间:2021-06-22 01:45:30

刚来北京的时候一个朋友约我出去吃饭,他说要介绍几个朋友给我认识。我想毕竟刚来北京,身边的朋友也不多,多认识几个朋友总是好的,就跟他去了。

晚上八点人陆陆续续地到齐了,一共八个人,除了我大家彼此都认识。有从事金融的,有搞IT的,有做医生的,居然还有一个准备出道的小明星。我心里默默地感慨了一下:“你认识的人真广啊。”

席间,他是这样夸大其词地介绍我的:“他可是当红的网络主播,有几十万粉丝……”后面我就没听进去。

其实,我自身是很排斥这种局的,因为我原本就是一个慢热的人,没有办法很快地跟大家熟络起来,打成一片,所以从头到尾,我只跟邻座的医生先生说过几句话。总之,这种场面有那么一点儿尴尬。终于,快要散场了,这时IT先生提议在微信上拉一个群,方便大家联系。虽然我心里不想,但又不好拒绝。就这样,我有了大家的联系方式。

有天我突然想起来,那天我跟医生先生咨询了一些事,想跟他继续了解一下。想了一下,我还是先寒暄几句来避免直接进入主题的唐突与尴尬。于是,我发了条微信过去,开场是这样的:“Hello,我是凌峰,周末在干吗啊?”但是我下一秒立刻收到的回复是这样的:“对方开启了好友验证,您还不是他的好友。”

我不禁冷笑了一下,想:“这是什么意思啊?”然后迅速给了自己两个选择:一,主动加回去,继续假装没事,结果可能是他说不小心删掉了,或者压根不通过;二,老死不相往来,权当没认识过。再下一秒我反问了自己一句:“我为什么要加回来?”我没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第二个方案被选中了。

因此我突然对自己的好友圈子有些好奇,便把通讯录翻到了最下面,第一次想看一看自己微信好友的数量——一共有五百二十五个。我真的想不出来我什么时候加过这么多人的微信。

后来我经常问身边的朋友:“你有多少微信好友啊?”接着,我发现大家工作之后,好友的数量越来越多——有合作过的伙伴,跨部门的同事,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聚会上加的叫不上来名字的某某。基本上每个人的列表里都罗列了五百个以上的头像,但其实平时常联系的真没几个。比如我,我经常聊天的好友一共八个,在我星标好友里面。

以往认识了新朋友有时还要交换名片,现在当我们在某些场合认识到新人之后,渐渐习惯性地要先添加对方的微信,而且基本所有的名片上也都会印上微信号。相较而言,好像手机号是一个更私密的信息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微信取代了电话、短信,稳稳地成为了我们社交方式的霸主。比如,以前追女生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她的电话号码,而现在一定是对她说:“可以加你微信吗?”再比如去到一个纯Social的场合,素不相识的几个人完美的聊天收尾一般都是:“加个微信吧。”这貌似是一个不能拒绝的邀约。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不会说不行,都会出于礼貌加一下微信,然后永远地让它躺在你的通讯录里。

确实,微信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能保证随时在线的状态。隔着屏幕,避免了双方面对面的交流,透过文字、语音沟通,也许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更多的反应时间来做出完美回复。用手机作为媒介,有的人做了私下里更真实的自己,有的人扮演着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嘉文就是一个特别喜欢交朋友的人,他热衷于加到每一个不明所以的群中,然后在群里加很多好友。我很难想象他的微信里可以有五千个好友,我经常看见他手机里有上千条未读的群消息。

我问他:“你加这么多人干吗?”他说:“嗨,出门在外靠朋友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有合作啊,也许还能互相帮个忙。”可是工作这么久了,我从来没见过哪个微信好友帮过他什么忙。有事求人的时候他还不是找我们几个人?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用交换微信的方式成为认识别人的第一步,随之衍生出了“附近的人”“摇一摇”“微信雷达”等无所不用其极的交换ID的方式。从而,我们渐渐地添加了越来越多的好友。我们每天在朋友圈里似乎就可以看尽这世上的生活百态了,然后感叹一句:“怎么什么人都有啊?”

然而我们微信里的大部分好友不过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根本没见过几次面,没说过几句话。大家只是有事没事点个赞,维持着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交礼仪。更有一部分好友连点赞之交都算不上。

我就特别不喜欢给别人点赞。因为我总是在别人的朋友圈下看见某某某赞过,即使他们俩隔了远似西天取经般的距离与三百六十行的行业,或者他现女友的前男友正跟点赞的人在一起,所以我完全不想参与其中。

有一次我看见刚刚谈完合作的伙伴发了一条朋友圈,就随手点了个赞。谁想到突然收到一张这条朋友圈的截图,是一个前同事发给我的,他问我:“你们也认识啊?”

我说:“对啊,最近有个项目一起在做。”

“哦哦,我还以为你们有什么别的关系呢。”他给了我一个暗藏深意的回复,我就没再理会了。

我们都是微信的重度用户,或者说中毒用户,它贯穿了我生活中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刻。如果你现在给我打一通电话,我会觉得:有什么事情不能在微信说?如果有,那一定是很重要的事。

记得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微信服务器瘫痪,所有人都登不上去了。在那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每个人都特别慌张,有一种不好的事情要发生的局促感。但是,微信真的那么重要吗?有那么多好友,真的很重要吗?

微信的重要在于,我可以通过微信消息联系我很久不见的朋友,通过微信视频看他们的琐碎生活,通过朋友圈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不仅如此,我还用微信工作,因为没有人不用它;我们用微信看新闻,因为它的及时性已经超过了微博;我们用微信购物,因为几乎所有的app都支持微信付款。就这样,微信一步一步地取代了电话,走近了我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每个月只有用不完的通话分钟数,却永远没有用不完的流量。

可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好友,过多的微信好友让我不能在朋友圈说我想说的话,不能表达我真正的看法。有时你只是想啰唆一下今天很累,随口说一句负能量的话。但总会有不了解你的人给你一些莫名其妙的评论,或者他们还会觉得你就是个负能量爆棚、每天只会啰唆的人。可是,你是吗?真正的你是怎样的人,是只通过朋友圈简单的状态就可以看出来的吗?难道你时时刻刻的开心、愤怒、成功、失败都要透过朋友圈才能表达吗?我想不是吧。

之前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个活动:如果让你四十八小时不能使用微信会怎么样?结果是被测试者漏掉了好几个重要的会议通知,没接到老妈的语音通话,错过了好友的邀约。

如果你的微信突然间不能用了,你的生活大概会脱节,工作效率会降低,很多机会会丢掉。可我希望它是我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控制我的工具或者我某些烦恼的源头。所以最近一年,我一直在缩小自己的社交圈子,也不太在意是不是有些人已经把我的微信删掉了。因为能删掉你的人本来就不重要,只要那些值得我关心的人在就好了。

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好友,也许下次某些场合再有完全陌生的人对我说 “留个微信吧”,我可能会说“不喜欢用,给你电话吧”。虽然听起来很有距离,虽然可能从此连点赞之交都做不了,但我倒是觉得比躺在通讯录里永远不说话要好。你觉得呢?

你为什么总在爱情中寻找安全感?

很多人对我说,在一段感情中他们想要的其实不多,他们只想要一个能每天聊聊天,能陪伴在身边的人,希望在爱情中得到一份所谓的安全感。

其实我们都想要一份像学生时代的那种纯粹的爱情,但遗憾的是,那样的爱情,只能存在于我们曾经拼命逃离的年纪。对当下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陪伴的成本很高,而我们选择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各有目的。在这个时代,好像每个人都很忙,都有许多人要陪,大家的时间都很分散。恋爱中的我们也没办法天天腻在一起,时刻掌握对方的动向。我们甚至都不能陪在父母的身边,不能去好好地经营亲情,更何况爱情。

《前任3:再见前任》里林佳有一句台词说:“我需要他陪我来证明他爱我,我需要他在我身上花心思来证明他爱我。不管是物质还是心理,我们更在意的不是绝对值,而是百分比,我到底占了你百分之几?”她在这段感情中扮演着一个缺乏安全感的角色,她有情调,也热爱生活,需要对方的陪伴才能感受到这份爱情存在的意义。但孟云不一样,他的事业处在上升期,很多本应该属于爱情的时间也被工作剥夺了。他想以事业为主,让她能在物质方面富足。

他们在爱情观念上出现了偏差。林佳觉得,孟云不能花时间陪自己也变相代表着他不够爱自己。安全感的缺失让她的爱情找不到出口,她需要沟通。而孟云觉得,他现在最重要的是事业,他要努力为了他们的未来奋斗。每天,他在应对工作的疲乏之余还要面对爱情中的种种不确定,这让他的紧张得不到缓解,他需要理解。就这样,尽管两个人彼此相爱,但还是分手了。

孟云也抱怨说:“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没有安全感?是!都没有!因为她时时刻刻都要你证明你爱她。男人在外面斗智斗勇地战斗,回到家只需要一个温暖的被窝、一口热汤足矣,而不是一个需要绞尽脑汁战斗的战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缺口,而爱情中的我们往往要用自己多出来的那部分安全感去填补对方的缺失。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能给予的东西对方已经不再缺少或者对方出现了另一个你无法填补的缺口时,你会怀疑自己,也会怀疑对方,会觉得爱情中的安全感不存在了。

可是爱情不是我们的全部啊。爱情可能像是手机、电脑一样的重要物品,但绝对不是空气和水那样的必需品。“有情饮水饱”这句话单从字面上看都那么不靠谱,如果有了爱情就真的可以饮水饱,那大概大家不用吃饭工作,靠“爱情”就可以过得很好了。

阿豪比我大不了几岁,他大概是我朋友里面创业最早的一个,同时也是结婚最早的一个。当我们问他为什么在创业初期选择结婚时,他是这么说的:“有人说谈恋爱谈到摸对方的手就好像摸自己的手一样时就可以结婚了,所以我就结婚了。我们已经分不开了,就这么简单。”

阿豪的老婆说过,他们谈恋爱的时候,一周见面的次数不超过两次,就连后来住在一起了也没时间一起吃晚饭。他们回家后基本上就各自休息,只有周末才能一起去看看电影,聊聊身边最近发生的事。但他们总有一些要一起去实现的未来半年的小目标。

“他开会的时候,我也在写方案。其实我很关心他,可也真的没办法每天问他中午吃的什么,开了几个会,现在有没有想我。我们彼此都知道,对方就在这儿,有事他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爱情也在这儿,就算再累他每天睡前都会吻我。我们就算再忙也会记得每个纪念日和对方的生日。我们约定好不要把负面情绪带进家门。或许我们想要的爱情就是这样,互相支撑,理智退让。”

当你在一段关系中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却发现始终得不到爱情中的安全感,或者始终无法给足对方想要的安全感时,其实你应该考虑这个人是不是真正适合你的那个人。

很多人觉得,自己未来的生命蓝图里一定要有爱情的一席之地,可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简直太难了。“合适”是一个过于模糊又过于宽泛的形容词。但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其实又没那么难,只要你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对方要什么。电影里林佳想要的是能一起看一场半价电影、一起出国旅行的人,是在她怕的时候能陪在她身边的人。这种简单的陪伴孟云给不了,但是王鑫可以。而孟云想要的是伴侣能够理解,能够包容,能够撑住一时之苦。这种宽宏林佳给不了,但王梓可以。

爱情不能一味索取,一直强调自己想要的,然后不断从对方身上汲取自己需求的感情。我们也要看见对方所缺少的,要明白自己是否能够填补他/她的感情空缺。

我始终认为正确的恋爱观应该是:没有恋爱我会过得很好,有你会更好。我会在还没遇见爱情的时候充实自己,在遇见爱情之后付出自己。平等在社会关系中很重要,在爱情中也是一样。安全感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是你拥有了足够的筹码之后,自己给自己的。

以往有人问我谈了一段很没有安全感的恋爱该怎么办时,我一般会反问他,那你没谈恋爱的时候安全感从哪里来的?

于我而言,在我的人生中,爱情的优先级并没有那么高,我更需要一些真实存在的东西来激起我对生活的热情。一份不痛不痒的爱情,倒不如银行卡里的数字让我更有安全感。

爱情本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你既然选择了那个人,就认真地和他/她走下去。但在享受爱的同时,也别忘了充实自己,让自己活得更有资本。这样即使到了迫不得已分开的那一天,你也不会觉得遗憾。

我愿给你疲惫生活中带来一个拥抱,也愿做你前行路上的铠甲。愿你是我孤独扁舟的渡者,也是我成功途中的同路人。

寂寞成灾,暧昧成瘾,终究成伤

江呈和小司是在之前朋友的生日会上相识的。江呈主动要了小司的联系方式,第二天单独约她吃了晚饭。小司对这个男生的第一印象并没有特别好,空了就闲聊几句,忙了就回复几个表情。江呈则像一个暖心男友一般,每天和她说早安晚安,成为了她的天气预报员和健康管理师。

起初小司还只是把江呈当作朋友一样看待,但是有一天临睡前没有收到江呈的晚安消息,她突然觉得有些不习惯。她觉得自己可能有点儿喜欢上他了,便开始变得热络了一些。

单身男女互相爱慕本应该是一件好事,可奇怪的是,自从小司变得热络起来之后,江呈就不像以前那样热情了。小司想要靠近一步,他就躲闪一步。小司灰心倒退一步,他就迈出一步。江呈掌控着全局,将两个人的关系拉扯得“恰到好处”,让小司欲罢不能。

两个人暧昧关系的终结是因为一次意外。那天江呈约小司看电影,两个人不小心打翻了刚买的可乐。这时候江呈的微信突然来了一通语音电话,他让小司帮他拿手机接一下。挂断电话的时候,小司一眼看见了自己的头像,备注堪称刺眼:“胖姐朋友-二十五岁-一米六五-单身”。而且江呈微信的联系人里备注着基本情况的女生不止她一个。小司当场发火,将剩得不多的可乐泼在了男生的白衬衫上,扭头就走。

后来她才知道,江呈在老家有一个相恋四年的异地恋女友,那些备注了身高、体重甚至三围的女孩,都是备胎罢了。

小司以为自己即将迎接的是一场海誓山盟的甜蜜恋爱,但其实只是暧昧刀锋的一记误伤。暧昧就像是一台巨大的备胎生产机,它可以是彼此合拍的两个人间的爱情起点,可以是恋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但舍得长时间跟你暧昧的人,一定不是愿意陪你走到最后的人。

有人说,天将黑未黑时最美,爱在将爱未爱时最迷人。暧昧的两个人假借朋友的名义做着情侣间的事,本着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态度,让人吃尽套路,空欢喜一场。

暧昧是需要智慧,需要时间的。善于玩暧昧的高手都是敏感的,在对方的一言一语间,五感尽开,在冰冷的文字中猜测对方的隐藏命题。

对暧昧最好的解释大概是,从未相恋已热恋。暧昧的时候,一切都是甜蜜的,不用考虑以后未知的旅程,不必承担更多的责任。暧昧在当下,不去问未来。

暧昧就像一场拔河比赛,最热烈的部分只能是你我之间相互拉扯,力量均衡,让那颗炙热的心在中线处反复徘徊,一旦一方用尽全力,游戏就结束了。表面上是你赢得比赛,实则对方已经放手了。

罗兰说过,如果你希望一个人爱你,最好的心理准备就是不要让自己变得非爱他不可。你要坚强独立,自求多福,让自己变成自己的生活重心,有寄托,有目标,有光辉,有前途。总之,让自己有足够多可以使自己快乐的源泉,然后再准备接受或不接受对方的爱。

愿意陪你暧昧的人,不愿意说爱你。舍得和你暧昧的人,舍不得和你长相厮守。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为了表现感情的发展主线,男女主人公之间往往会以暧昧作为开端,结局也总是让观众们高呼“有情人终成眷属”。可现实中,这样的“爱情”大抵只是一次你情我愿的斗嘴而已。而偏偏有很多人,暧昧成瘾,乐在其中。

欢欢是大学校园里女神级的人物,追求她的人不计其数。在愚人节和“520”这样的日子里,她收到的礼物比生日时还多。

身边的朋友问她:“追你的人这么多,就没有一个你能看上的吗?”

她毫不顾忌地说:“我今年刚二十一岁,我的人生还很长,还不想为了某棵树放弃整片森林。现在的我们还不够成熟,我也不想面对毕业后的各种选择。我想在看遍世界之后,再谈恋爱。”她接受每一个男生的殷勤示好,然后把每一个追求者妥当地安抚在掌心中。她不是玩弄感情,只是不想谈恋爱,只想享受暧昧带来的甜蜜。

“既然他们甘愿对我好,我也不必有什么负担。”她就像一个暧昧高手,从来不会对别人承诺什么。看清她的人说她是“单身公害”,看不清她的人说时间会证明他们的爱。其实不过是暧昧的果实击中了不同人的味蕾,尝到苦涩的人挥手告别,尝到甜蜜的人欢喜迷恋。

对待习惯性暧昧的人,小岩井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对一个你明知道他喜欢你,而你又不喜欢他的人,请记得至少做到不要在寂寞的时候找他。这是对感情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放过。”既然不爱,不求安慰体面,只求彻底放过。

前一段时间,朋友新认识了一个女孩,他说女孩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彼此来电,想要聊聊看。我说:“那就多聊生活、工作、爱好,少聊骚。”

我曾经陷入过一场长久的暧昧关系之中,每天时刻为对方保持着在线状态,甚至在洗澡的时候来了她的消息,我也会擦干手,秒回她的消息。而当我跳出这段暧昧关系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我对于对方一无所知,只是沉浸在了这场排解寂寞的游戏当中。

大概是出于对那个人深切的喜欢吧,当我认真地对待这场游戏的时候,我发现我想知道她的过去,想参与她的未来,想在她的世界中攻城掠地,恨不得把自己滚烫的心捧在手上,让她看见我的炽热真诚。

那时候我不求回报,只求陪伴。当我鼓足勇气,甘愿碰壁,不惜暴露自己的弱点,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在爱情里被判了无期。

最后对方只靠一句“我只把你当作最好的朋友”便全身而退,仿佛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了我一个人身上。我才发现,是我早就太过入戏,才落得尴尬谢幕,到头来自己想生气没有立场,想吃醋没有身份,曾经说过的“我爱你”也苍白得如同儿戏。

我没有为你伤春悲秋,又哪里来的遗憾放手?你没有共我跋山涉水,又哪里有资格共谱结局?这不是一场博弈,在爱情没有开始之前,终归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现在我才明白,有些人对待感情,不过是习惯维持暧昧罢了。从我认真的那一刻起,我早已丢盔弃甲,不战而降。

有人说,失去爱一个人的能力比失去一个爱人更可怕。这段关系让我迟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爱情。没错,长久的暧昧关系终将置你于爱无能的境地。后来的我,害怕了解,害怕付出,害怕失去,好像已经习惯了用暧昧的方式饮鸩止渴,享一时之乐,始终浅尝辄止,丧失了爱一个人的能力。

不得不说,暧昧的感觉确实很妙,可总归有梦醒的一天。其实我们很容易分清暧昧与爱情。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想要表白,会想和他在一起虚度时光,会有强烈的占有欲。而那些暧昧的对象只能是备胎。

我看过一个博主的微博,粉丝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问他这算是暧昧吗。博主问:“你觉得委屈吗?俗话说‘暧昧让人受尽委屈’,如果你觉得委屈,那就是暧昧。”

可我觉得并不尽然。愿意保持暧昧关系的两个人,当下都是用心投入的,他们的感受反而应该是“我愿意给的感情请浪费,反正流过的眼泪难收回”。他们享受当下,但也能随时跳脱,不会沉迷。

暧昧虽然美好,但我们还是要认真地对待感情。希望你在陷入暧昧旋涡的时候能勇敢承认,敢于挣脱,不要寂寞成灾,暧昧成瘾。希望你对待感情时做一个坦诚的人,毕竟只有爱情才能带你体会风霜冷暖,经历人事变迁。

别把暧昧当作真爱,真正爱你的人舍不得跟你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