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章 祸起萧墙 天宪宫变

第1章 祸起萧墙 天宪宫变

书名:窃国作者名:一只懒狗本章字数:3470更新时间:2021-12-27 16:37:31

南人何谋全,奸宦阉人之余,身负滔天血案。

丞相府谕令两京三十四州及各部衙门,限期三月捉拿归案。

陇南的大漠戈壁,正上演着一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地平线上,一身破烂衣服,戴着斗笠面具的年轻男子骑在高大矫健的灵州马上。

再往前两百里路,就是出关的十七边重镇之一──韩城。

出了韩城,就脱离了汉廷的有效统治,如此一来,何谋全暂时安全了。

但就何谋全在路上打听的消息来看,由于韩城一带流寇泛滥,加上蛮族时常兴兵作乱,韩城几乎从一座郡城变成了兵城,因此,这样一看,在韩城可能要费些功夫。

加之何谋全逃离京师后,京师发往帝国几十个州的逮捕文书也在路上了。不过京师派往西州的信使,在南阳被何谋全等人截杀了。

塞北秋风烈马,江南杏雨春花。

汉帝国太大了,同一个时间却是不同的景象

自椒房殿政变,徐太岳控制皇帝之后。何谋全出逃京畿时,京师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而今的大漠边塞却仍是一副凛冽寒冬孟春的景象。

咋暖还寒的四月尤其令人焦虑,且近一个月的亡命之路让他身心俱疲。

正如何谋全所在那个时空的史书记载一样,这个异世界帝国中央爆发的政变也是统治集团内部斗争。

天宪23年七月二十五日,帝国第二十七代天子世宗刘珩服食金丹中毒暴崩,未留遗诏。

次日,年仅十五岁的嫡长子刘玄在文武百官的拥护下于先帝灵前登基称帝。并诏令各部堂、大学士为大行皇帝定庙号、谥号,主持国丧。

谥号曰:“”威烈“,庙号“景宗”,各级大臣守国丧27天。

次年正月,天子下诏,改元定初元年,大赦天下。

新皇帝刘玄即位后,逐渐感受到了来自朝廷以宰相徐太岳为首的一众先帝重臣的压力,于是先发制人。

定初元年三月二十,皇帝设参知政事,破天荒开本朝第一例,给参知政事加了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开辟府衙,以为共事皇前。而参知政事也在名义上具有了宰相的权利,但事实上却是为逐渐削弱剪除徐丞相府的权力。

三月二十二日,皇帝以议政为名召集以丞相为首的文武官员于椒房殿,并派遣宦官甲士伏于大殿,徐太岳手下谋臣提到可能皇帝会对丞相不力,于是徐太岳托病不朝。

察觉到危险的徐太岳调集京畿重兵,当夜以清君侧为名,进入皇宫,捕杀宦官太监两千余人,并杀戮囚禁京畿各部忠于皇帝的官员近四百人。鸩杀国母,胁迫天子。

刘玄自知棋差一招,还是太年轻了,政治斗争远远不是这个老狐狸的对手。

而徐太岳捕杀宦官的出发点也并不复杂,因为刘玄这次密谋倒徐的骨干以宦官为主,加上一少部分亲信。在徐太岳看来,宫里的宦官与其说是阉党,不如说是帝党。杀掉这些宦官,形式上就能控制皇帝。

可何谋全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是被一个监军太监收养的,因此也被丞相府定义为阉党,这样一来,何谋全若是继续留在京师,岂有活命之机?

何谋全仍记得那监军太监把自己带到宫里后,直接送到了东宫,想要培养成储君的亲信。事实上,老太监的目的也达到了,当初进皇宫时,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身体才六七岁,差不多是与刘玄一起长大的,天长地久,风风雨雨走过来,何谋全和刘玄的关系已非简单的主仆。刘玄在东宫也是将何谋全视为心腹,时常委以重任,信任有加。

先帝还在的时候,刘玄破例亲自上奏请宗人府,请求赐何谋全国姓“刘”,这次宫廷祸乱,徐太岳带兵进宫,大开杀戒,刘玄也是各种想办法把何谋全保了下来。仍记得那天晚上,刘玄把何谋全叫到跟前,嘱托大事,命他带着自己的心腹逃出去,看看能不能和关西地区的大臣接上头,可以的话,最好能帮秦王起兵。

秦王刘据是世宗皇帝的许姬所生,第五子,也就是当今皇帝刘玄同父异母的弟弟。先帝时初受封九江郡王,刘玄即位后改封西王。

正因为兄弟之间的感情很好,刘玄才会放心让何谋全去西地。

刘玄的一切安排都有太多的不得已,刘玄自己和皇后、宗室皇族都留在了京师。徐太岳杀了宦官后,宫内的宫人、侍卫、太监都是徐太岳派来的人。况且在京师外的五大营还有徐太岳调来的三万北疆边军,京都城内还有五千余中央御林军,也被徐太岳派人接管了。

大家都跑是不可能的,人越多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皇帝若要走,加上亲信、妃子、皇亲国戚,少说都得几百人,不说出城门,怕是宫门还没出,徐太岳就到了。

再退一万步讲,刘玄也知道自己不能走,自己哪怕现在没有实权,是个笼中天子,但是自己的合法性在这,自己坐镇中央,地方上就出不了什么大事。皇帝要是跑了,恐怕那些刺史、节度使立马得骡子一样出来撒欢,窃取神器。

这种皇帝走不了、皇族也走不了的情况下,甚至一只老鼠都跑不了的境地,刘玄还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把何谋全等人送了出来。

刘玄还拟旨一封,方便何谋全一行便宜行事。临走前又是各种嘱托,整理衣服,告诉何谋全路上千万小心,不要被徐老贼抓回来了。何谋全哭笑不得,但心中却感动不已,君以国士待我,我自以死效忠。这个重任即便如登天一般难以实现,何谋全还是心怀希望,决定担之。

心怀希望,总是好的。人,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

那我就为你平定这扰攘的天下,何谋全心中暗暗发誓。

为了图谋有朝一日剪除徐党,夺回皇帝失去的权力,何谋全等几个心腹含泪跪别刘玄,为防止暴露行踪,从京师的下水沟里爬出了城。

接着便是数日的昼伏夜出,快马加鞭,一路南下。与此同时,椒房殿之变后不到半个月,各地刺史、府君、太守,以及十七边重镇经略大臣纷纷上奏朝廷,言辞十分激烈,斥责徐太岳专权乱政,理应还政于皇上。也有很多封疆大吏选择观望中立,甚至隐隐倒向徐太岳。

随后,朝廷尚书台以刘玄名义发布诏令,要求各地刺史、将领、有司各行其职,同时徐太岳命丞相府颁布文书驳斥地方官员奏表,自称宦官挟持天子,自己是奉密诏讨伐诛杀阉人,怒斥上书的这些刺史是黑白不分,颠倒是非,他要上告天子!

流亡途中,何谋全曾目睹多地刺史、府君举兵,名义上也是徐太岳弄权,我等堂堂天子之臣,岂能听那老贼的号令?但并没有什么实质行动,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究竟是要锄奸报国,还是趁机掠夺天下,那就只有他们知道了。

部分刺史、府君不听徐太岳号令,虽然还没有到兵戎相见,但地方州县不听命令,于徐太岳来讲,也是一个难题。

但何谋全知道,地方刺史的行为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各地刺史的兵马所需要的粮草都掌握在朝廷手里,也就是徐太岳手里,没了粮草军饷,也起不了兵。

而且,这些封疆大吏的家眷多半都在京师,名义上是朝廷念他们劳苦功高,赏赐宅子,实际上是把家眷留在了京师为质子,要是造反,就杀全家、诛九族。到了这个关头,这些地方要员的家眷都捏在徐太岳手里,因此也让他们投鼠忌器,喊喊口号、动点歪心思还行,真要起兵进京,是没那个胆子的。

这样看来,各地州郡的上书,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公子爷,天色不早了,已近黄昏,戈壁滩上晚上冷,咱们还是快些走吧。”

尖细阴柔的声音传来,声音中也略显疲惫、忧虑。

这老太监是大内武宦,深宫高手;同时也是刘玄在东宫时的老人,是刘玄最信任的人。

如今主子不在,那么主子委托的人,就是新主子了。

“韩大伴,我们离韩城还有多远?什么时候能赶到?”

老太监道:“回主子爷的话,这您已经问了四五次了。咱们离韩城还有近一百里,天快黑了,咱们得赶紧走了,这大漠戈壁一到了晚上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还有吃人的流沙,天黑了就太危险了。”

老太监如数家珍,啰啰嗦嗦说了不少,要是自己一个人,凭借自己的武功倒什么都不怕,但现在可不止自己,还有十几个人呢!

好多随行的太子率卫从来没来过西州,也没见过沙漠,都是些没出笼的雏鹰,考虑到一行人整体的安危,老太监难免啰嗦了一些。

何谋全知道夜晚的沙漠恐怖,不敢犹豫,下令继续出发,自己当先打马走过,同时开始思考下一步的打算。

如今陇中守将以及南阳刺史都是丞相府的人,否则自己也不会绕道长城,从韩城出关再从晀阳郡进长安了。

好消息就是,西京一带仍在帝党的控制下;听说关中经略已经数次上书斥责徐太岳,并威胁要发动勤王之师北上。

反正在双方你来我往的口水仗中,谁也没捞到便宜;如今关中经略使恐怕已经在等京师派来的使者了。

不过都不重要,只要长安地区在帝党的控制中,何谋全就可以凭借皇室身份和圣旨帮助秦王取得正统的统治地位。

并促使秦王举兵北上勤王,解救陷于北都的天子。

除此之外,这次京师政变,使得何谋全认识到,他迫切需要一支真正听命于天子的军队,或者说听命于他的军队。

要是在京师的时候手里有兵,岂会落到这步田地?

“驾!”何谋全收回思绪,一鞭下去,灵州马在沙漠留下一串深深的蹄印,现在想这些还没有用,一切得等平安到达长安以后。

身后十余人也紧跟其后,纷纷打马向南,朝韩城而去。

出京师后,到中原腹地梁唐关再到铁峰关以东重镇南阳,这条路上的行程还是颇为顺利的,这一带驻军密集,人口稠密,治安环境很好,吃住也方便,除了躲避抓捕自己的官兵,其他几乎不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