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书库

完本状态
穿越非洲两百年

穿越非洲两百年

郭建龙

连载中· 23.91万

战争、贫困、腐败、疾病……非洲问题从何而来? 熬过了混乱期的非洲,该如何摆脱殖民主义的梦魇,抓住发展的机遇? 从合作伙伴到命运共同体,中国在非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过去两百年,非洲人民走过了被殖民、求独立的历史时期,现已进入谋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重新认识非洲、重估非洲的价值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更是时代的重要命题。 作者曾两度深入非洲,试图通过游走、观察和研究等方式去解答这些问题。他以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问题为纬,深入地讨论了非洲问题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揭示了非洲三代领导人和非洲人民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曲折历程。 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非洲仅有北非地区有过统一政权国家,其余国家的疆界和政权组织都是近一百余年才形成的。无法自主掌控自身命运的非洲大陆,在古代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势力,以及近代西方殖民主义、中东乱局的外延等各方势力的影响下何去何从?又对其当下的社会状况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司马相如传

司马相如传

许结

连载中· 18.35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诗词里的中国:纳兰容若词传

诗词里的中国:纳兰容若词传

桃花月球

连载中· 9.98万

《纳兰容若词传》从纳兰容若跟随康熙出行、与友人相聚、与爱人别离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将纳兰容若的不同侧面展现出来,勾勒出一个孤独、深情的纳兰容若。

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

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

张远山

连载中· 34.48万

战国中期,正当中国历史大一统格局定局前夜,群雄逐鹿,百家争鸣,时人心中谜团百结:血流漂杵、白骨盈野的战争何时终了?历史将走向何处?人性和文化将有何种变迁?本书忠实再现了七十二位王侯、九十四位将相的纵横捭阖、生死荣辱,及众多士人、刺客、隐士非同凡响的行迹,呈现了一部全息互动的百年战国史,也展现了思想与历史的微妙互动,历史对人性的深刻影响;演绎了庄子一生行迹、思想形成过程、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互动,及其对时代与人性的冷眼旁观与独特评议,复活了一个傲视王侯一身骨气、学无不窥超越百家、卓然自立于整个战国时代乃至人类精神世界至高处的至人庄子形象。庄子看透了战国谜局,也洞察到变局对人性和文化的戕害。他不卷入时代,自觉置身局外,以超然的姿态,在他自身克服了他的时代。

悬崖村

悬崖村

阿克鸠射

连载中· 7.59万

《悬崖村》是一部以精准扶贫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原创文艺作品,是反映全国*的彝族聚居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四川大凉山重点贫困地区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阿土勒尔村)脱贫攻坚的纪实文学。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客观而真实地呈现了“悬崖村”所处的恶劣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反映了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自2015年以来,“悬崖村”村民在政府的帮扶下,在基层干部的带领下,转变思想观念,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养好山羊,种下青花椒、脐橙、核桃、油橄榄,建起方便出行的钢梯,发展旅游业,找到了适合当地特色的发展之路,再次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奇迹,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动样本,

重建亲密关系

重建亲密关系

胡慎之

连载中· 10.62万

重建亲密关系

西南联大古文课

西南联大古文课

傅斯年 等

连载中· 15.05万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教育史上的传 奇。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

火药、枪炮与革命

火药、枪炮与革命

杜君立

连载中· 13.00万

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正进入相持阶段,一批又一批英军跨越大西洋,被送到美洲的前线。在这里,与他们对抗的是所谓的“美国人”。

突然就不焦虑了

突然就不焦虑了

和田秀树

连载中· 3.22万

突然就不焦虑了

西南联大诗词课

西南联大诗词课

闻一多 等

连载中· 18.06万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教育史上的传奇。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

笑熬职场

笑熬职场

南小橘

连载中· 10.46万

年少时,金庸武侠于我而言,完全是独立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时空,是理想国、乌托邦,也是我的秘密精神家园。

敦煌的光彩

敦煌的光彩

池田大作

连载中· 8.27万

本书是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与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有关敦煌艺术及东方文明的长篇对谈录。对谈从池田大作于第五次访华时(1980年)与常书鸿相识开始,收录了两人在北京、东京两地间往返的书信。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

夏昆

连载中· 16.81万

★电影是关于生命的艺术,青春期的中学生刚刚要独立与世界发生关联,面对人生的种种未知、青春的种种困惑,没有比电影更全面的、更直观的学习素材。★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毕生不遗余力地倡导美育,先生曾说:“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本书作者夏昆正是践行这一“美育”教学理念的语文教师,他不仅教语文,还开设诗词鉴赏课、古典音乐鉴赏课、电影鉴赏课,他试图为学生打开一扇生命之窗,让学生除了学习外,还能看到生命中更广阔的美好风景。

图说大熊猫

图说大熊猫

四川省林业厅

连载中· 2.40万

四川,钟灵毓秀,物华天宝,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盛誉。她的“秀”,不仅仅是山川俊秀;她的“宝”,也不限于物产富饶。这片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孕育着各种奇珍异兽,“旗舰物种”——大熊猫则是其典型代表。

枫落华西坝

枫落华西坝

谭楷

连载中· 25.42万

当我决定写《枫落华西坝》这本书的时候,拟定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 ne)。因为“白求恩就是加拿大,加拿大就是白求恩”———长期以来,在中国公众心中有关加拿大的认知就是如此简单明了。

太阳照进“无人村”

太阳照进“无人村”

英布草心

连载中· 3.33万

一个没有人的村庄,如果还有残垣断壁,你是否会第一时间想到恐怖阴森的“鬼村”?那些没有人居住的房屋,隐藏在悬崖峭壁之上,一片片森林茂密生长,你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

四川非遗传统美术与技艺

四川非遗传统美术与技艺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连载中· 3.74万

本教材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乡村未成年人心理健 康教育涉及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二是乡村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自我认同、人“非遗”保护这么多年,人们似乎想明白了,如果我们还是仅仅依靠传统的传承模式,“非遗”真 的就没法传承了。时代在变,“非遗”的传承方式也在变。乡村的“非遗”,再怎么强调原生态,但乡村没有人了,甚至乡村都没有了,还怎么传呢?文化与时俱进,不是今天才有的事。过去民俗艺人及其制作品依靠市场生活,更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过去的民俗产品销售,货郎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货郎在乡村的物质交换中,贡献很大。但有了市场后,货郎也要逐渐转型,于是城市里有了杂货铺之类的商业形式,就像《清明上河图》描画的那样,各类门店一字排开,形成了商业街。行商坐贾,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文化与经济形式。

唐诗撷英

唐诗撷英

郭浚清

连载中· 4.40万

诗歌鉴赏

乐山三线建设丛书--乐山三线记忆

乐山三线建设丛书--乐山三线记忆

政协乐山市委员会

连载中· 11.45万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我国西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条条道路平铺延伸,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这段时间的乐山土地上,一个个以数字组成的特殊代号悄然出现:308、605、585、525、739……人们只知道这是些中央大型工业企业、国防科研单位,分布于高山深谷地带以及岷江、大渡河流域两岸。但这些企业、单位对外严格保密,人们对其所建规模、方位、类型、产品等一概不知,尤显神秘莫测。这就是后来所称的“三线建设”。

无敌兵马俑军团

无敌兵马俑军团

彭绪洛

连载中· 5.34万

赵逸飞看着手里闪着蓝光的“生命水”球,内心的狂喜达到了顶点。

西南联大哲学课

西南联大哲学课

冯友兰 等

连载中· 17.01万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丛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3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文学、历史、哲学三个方面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本书主题是“哲学课”。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佛学传入与玄学的奇妙融合,知行合一的辩论……都将在本书中呈现,构成完备详尽的中国哲学史。本书通过哲学展现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多元性,将中国哲学的脉络抽丝剥茧,梳理得当。中国哲学直到今天还在深刻地影响国人,理解中国哲学,才能理解当下。

不负韶华:百年青春榜样

不负韶华:百年青春榜样

余玮

连载中· 18.41万

青年往何处去,中国就往何处去。 无论是风起云涌的年代,还是烽火连天的岁月,无论是艰苦创业的年代,还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无论是搏击改革开放的大潮,还是投身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一代代青年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齐奋进,用理想的光芒照亮人生之路,用青春的激情唱响奉献之歌。 《不负韶华:百年青春榜样》以时间线索为经、与之相对应的青春符号为纬,围绕百年共青团这一主题,用文字讲述榜样事迹。高君宇、王新兰、张思德、雷锋、陈景润、许海峰、郎平、张海迪、杨利伟、全红婵……从觉醒年代的急先锋到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本书在追寻中发掘、记录,还原不同青春榜样在不同时代的历史坐标上的符号意义,为他们集中“立传”,为共青团百年献礼。

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的起源

夏鼐

连载中· 5.82万

《中国文明的起源》是考古巨擘夏鼐对中国文明起源系统性研究的代表作,更是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全书分三部分。“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展望”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以及各地所发现的文化遗址及其文化特征。“汉唐丝绸和丝绸之路”重点介绍了有关汉唐丝织品的考古发现,以及丝绸之路和其时的文化交流。“中国文明的起源”通过种种考古证据,阐释了中国文明的内生性,即全世界关注的中国文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虽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就解答了每个中国人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追问和求索,同时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产生重大的学术影响。

弓箭、强弩与战争

弓箭、强弩与战争

杜君立

连载中· 12.73万

弓箭、强弩与战争

小说的越界

小说的越界

刘剑梅

连载中· 16.07万

《小说的越界》是刘剑梅老师的文学评论集,本书分为“女性的水上书写”“文学的变幻之旅”“文学的各种维度”“文学随笔”四部分。  女性的水上书写:刘剑梅阐释了玛丽莲.罗宾逊、韩江、阿兰达蒂·洛伊等四位女性作家,如何通过作品大胆地跨越了男权社会规定的“家”的边界,表达女性的独立意识;  文学的变幻之旅深入地剖析了博尔赫斯、布鲁诺·舒尔茨、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及其他中外作家,如何以梦、幻想和变形跨越现实的各种疆域和束缚,完成“越界式”的飞翔;  文学的各种维度:分析波多尼奥、萨曼·鲁西迪、格雷厄姆·格林等人的作品,讨论了文学的各种维度,比如现实维度、历史维度、宗教维度和思想维度。  文学随笔:透彻地剖析了杰出的文学大师们的作品中所蕴含的深邃秘密和神奇魅力,而且也引导当代读者摆脱来自现实的种种压力、苦恼和束缚,安抚焦虑、不安的灵魂。

清风永开

清风永开

贺享雍

连载中· 11.74万

周永开同志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

历史的隐秘角落

历史的隐秘角落

彭志翔

连载中· 15.68万

1.作者彭志翔是一位医学教授,曾留学、执教并生活于欧美多年。本书是一本历史随笔,作者脚行万里,写出了自己眼中的历史与世界,以医生的悲悯关注历史与现实中的人性与人生。2.名人推荐。著名杂文家、鲁迅文学奖得主鄢烈山,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马勇,历史学者、作家傅国涌,香港《凤凰周刊》主笔、诗人叶匡政,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学者杨佩昌,中山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学者胡传吉等联袂推荐。3.独特的写作视角。作者揭示了一些著名历史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如刺杀希特勒等。他对笔下的人物常抱以“同情之理解”,以理性和温情之笔写出了历史和人性的复杂,剖析了历史兴衰背后的深层逻辑。作者的历史叙事做到了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他从绘画、音乐、历史文物等不同方面切入历史,钩沉历史往事,让历史不再严肃与枯燥。

测试22

测试22

沙发发

连载中· 16.44万

测试111

第五次工革命

第五次工革命

茵玛·马丁内斯

连载中· 10.46万

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 电力的使用驱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自动化时代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造就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太空技术引领的第五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全新的“太空文明”时代 在前面四次革命中,人类消耗了太多自然资源,导致了自然系统的崩溃,人类已经面临着空前的生存挑战,第五次工业革命将会是绿色的革命,因此,在这次革命中,生命科技和可持续的行业将占据主导地位。 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在航天及卫星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合作交流的情况;回顾了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记述了卫星技术服务人们的生活,解决了地球上的很多难题;展现了空间站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进一步对月球、火星进行探测,人类将加快迈向太空的步伐。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李晓鹏

连载中· 24.58万

★李约瑟难题并不难?探寻东西方近代大分流的核心根源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所著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问道,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什么科技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本书作者李晓鹏,从明清换代历史和明清生产对比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从“明清换代”到“康雍乾盛世”,审视清初盛世的治理政策与真实效果自定鼎中原到康雍乾三代治理,清廷逐渐稳固了统治基础,终于将帝制推向巅峰,也缔造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盛世。清初时期面临了哪些不同于以往王朝的新问题?采取了哪些治理政策?当时人们的真实生活又如何?作者一一给出回答。 ★从“康雍乾盛世”到“嘉道中衰”,探寻帝国制度下盛世的衰落原因自嘉庆继位开始,清帝国的财政连年亏空,官僚日益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白莲教起义声势浩大。盛世仿佛崩塌于一夕之间。作者指出,清朝后期的危机肇始于王朝建立之初,根源是一系列政策没能真正解决帝国的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