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
李学勤
已完结· 13.96万字
自东周开始,周王室渐衰,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群雄纷争,弱小诸侯渐被吞并,其间相继出现“春秋五霸”。本书结合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传世文献等资料,叙述了春秋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阶层等状况,从生产工具变革、民族融合、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等方面,论述了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揭示出春秋大变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李学勤
已完结· 13.96万字
自东周开始,周王室渐衰,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群雄纷争,弱小诸侯渐被吞并,其间相继出现“春秋五霸”。本书结合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传世文献等资料,叙述了春秋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阶层等状况,从生产工具变革、民族融合、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等方面,论述了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揭示出春秋大变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李学勤
连载中· 18.06万字
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汉承秦制,在四百四十余年间“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汉统治者虽然倡导“独尊儒术”,实则是“霸”“王”二道并用。秦汉是开放的时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的传入,皆在其时。本书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始,至汉献帝禅让帝位终,以重要的历史人物的权力迭兴为主要线索,记述了秦汉帝国兴起、发展至衰亡的全过程,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皆有涉及,使读者可从中大致了解秦汉历史的发展脉络。
陈川
已完结· 18.88万字
晚上六点,吴永强站在东城广场的中央,焦急地看着过往的各色行人。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黑色双肩包的背带,里面重达十五斤的黄金是他见到小飞的重要筹码。就在他精神恍惚之际,一个维吾尔族人模样的少年与他擦肩而过并迅速将一个棕色信封塞进他的外套口袋。
梅毅
已完结· 27.78万字
《冯小怜》描述了北齐( 公元550年~577年)的帝王、后妃、军将、僧侣、平民等各色人等的生活侧面。作者采用蒙太奇手法,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精彩故事,如回忆录一般,给读者带来极高的代入感;而纵观整部小说,又似是无数碎片拼出完整的拼图,揭开了一个神秘、饱受争议的血色时代的面纱,更增加了作品的华丽与震撼。书中人物、情节细节饱满,考据详实而不枯燥,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历史积淀,同时将北齐时代的艳丽绝伦却又血腥黑暗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审美。
李学勤
连载中· 14.95万字
本书依据大量史籍文献和学人著作,客观地叙述了大蒙古国与元朝时期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八章,前三章主要书写蒙古部族的起源与崛兴、大蒙古国的建立与三次西征、大蒙古国的传承与统治;第四、五两章主要书写元朝的建立、对地方的治理、对南宋的战争、汗位的传承和元朝的覆亡,尤其对忽必烈时代敛财的问题予以揭示;最后三章介绍了元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思想、宗教、文化与艺术的特征与成就,以及元朝与世界尤其是欧洲的交流。
李学勤
连载中· 15.94万字
本书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写起,至宣统帝逊位结束,书写了清朝近三百年的建立、兴盛、衰落与终结,对清朝的政治斗争、边疆巩固、社会控制、官员腐败、社会民生、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内乱外患等做了深入浅出的解析,既重视主要史实的还原与细节的描写,又注意历史叙事的详略把握。全书呈现出了清朝政治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复杂性,并为人们理解清朝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史实,对主要历史人物的描写提升了本书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余蔚
连载中· 27.53万字
本书以宋代政治史的书写为主干,将两宋分成兴起、守成、争执、突变、中兴、僵持和沉沦七个时期,详细梳理了宋代政治演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宋朝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每个时期的政治状况、军事形势等皆有精到的分析和概述。同时,该书还简要叙述了宋朝周边的辽、西夏、金、蒙古等古代兄弟民族政权的兴衰,以及彼此之间战争与和平、分歧与合作的关系。另外,该书对宋朝的政治体制、经济、社会与文化也有简明扼要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国治
已完结· 1850字
邓散木一生勤于艺事,热心书法教育事业,其书学著作风行全国,影响了几代人。本书包含“怎样临帖”“书法百问”两部分,浓缩了他五十余年学书经验之精华,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是有志于学书者的绝佳入门读本。邓散木(1898—1963),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出生于上海,三十岁后自号粪翁,四十岁后始称散木。晚年更号一夔,一足。擅书法篆刻,精通真草隶篆诸体,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誉;与沈尹默、白蕉、潘伯鹰等人同为海派书家代表人物。著有《书法百问》《怎样临帖》《篆刻学》等。
刘屹松
连载中· 20.23万字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慈禧以雷霆手段,发动辛酉政变,将年幼的儿子推向了皇帝的宝座,借以“垂帘听政”执掌晚清47年。她洞悉人性、工于心计、敢作敢为、无所畏惧、并充分利用个人能力与魅力,使手下的大臣奕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荣禄、张之洞、袁世凯……死心塌地追随。 然而,她却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从太平天国运动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再到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入侵,还有英俄两国支持下的新疆叛乱,回民暴动……她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在种种危局面前,她力排众议派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曾支持过曾国藩、李鸿章倡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她既对权力有着病态的渴求,又极力维护封建旧制。她为维护皇权、不愿丢皇家面子,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签署丧权辱国条约,把中国拖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本书试图从慈禧降生说起,探寻她的思想、性格形成的脉络和根源,找出她成长过程中的...
苍 梧
连载中· 9.41万字
《诗经》是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所确定的抒情传统、风雅精神、比兴传统,影响中国文学数千年。其优美的文句历经多年仍为人们广为传唱、引用,蕴含着巨大的文学价值。 本书分为“成书篇”“流传篇”“ 文学篇”三个部分。“成书篇”介绍了《诗经》成书过程及其发展历程,“流传篇” 梳理了前人对《诗经》的多重解读,“文学篇”帮助读者从诗歌的角度了解《诗经》,体会诗人朴素而复杂的情感。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对《诗经》进行趣味性的解读,并进行普及性的介绍,同时为增强可读性,提供了相关插图,以更直观、鲜明地呈现给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更能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悠久历史和无穷魅力。
余音
连载中· 14.90万字
如果说,在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传销是一种先进的营销模式,那么,它传入中国以后,却因不法之徒把“好经”给念歪了,使其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蜕变成通过骗人头而骗取钱财的“老鼠会”。传销骨干最善于鱼目混珠地引经据典,借以蒙蔽、忽悠善良的人:“刘备原来是卖草鞋的,他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三分天下得其一,关键就在于他先发展关羽、张飞这两个‘下线’,后来又发展诸葛亮、赵云、马超、黄忠……”
余音
连载中· 23.47万字
漫漫维和道路多艰险,在发生动乱和灾祸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维和警察担当着大国的承诺与责任。从山到海,从亚到欧,处处有佩戴五星红旗的正义之躯在坚守和平使命。他们抛开荣华富贵,泪别家中老小,甚至命丧异乡。因为他们坚信,中国的使命就是他们的使命,中国的荣誉就是他们的荣誉。他们用感人的骊歌,用坚定的信心,甚至用生命为共和国添上了一抹异彩;世界人民也用最感激的目光,用最响亮的掌声回报他们全心全意的付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慷慨与壮丽啊!《中国维和警察传奇》将为您揭开许多不为人知的惊险与感人的故事。
(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连载中· 25.14万字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郭蝈
已完结· 25.20万字
李白斗酒诗百篇, 江枫渔火对愁眠。 他日若遂凌云志, 只羡大学不羡仙。 既然上半部以攒的古诗开始,咱争取继续保持统一的四不像风格。 一直觉得大一是开心的马骝,热热烈烈痛痛快快尥着蹶子撒欢狂奔;大二是完美生活,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体会着狂野体会孤独。那么,大三和大四又是怎样的
郭蝈
已完结· 26.67万字
李白斗酒诗百篇, 江枫渔火对愁眠。 他日若遂凌云志, 只羡大学不羡仙。 既然上半部以攒的古诗开始,咱争取继续保持统一的四不像风格。 一直觉得大一是开心的马骝,热热烈烈痛痛快快尥着蹶子撒欢狂奔;大二是完美生活,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体会着狂野体会孤独。那么,大三和大四又是怎样的
(宋)晏几道
已完结· 5.12万字
《小山词》里的作品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感情深沉真挚,能动摇人心。《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描绘出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可谓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清词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已完结· 15.90万字
《自卑与(全译插图典藏版)》是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著作,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很好著作。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全书立足个人心理学的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克服自卑、不断超自己,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与性。本书直接促进了亲子教育、人格培养、婚姻与爱情、职业生涯、家庭建设、人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的长足发展,成为人们了解心理学的经典读物。
舒湄
已完结· 16.18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秀清
已完结· 13.27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吕叔春
已完结· 16.06万字
修铁
已完结· 18.28万字
吕叔春
已完结· 13.50万字
星云大师
已完结· 7.97万字
陈泰先
已完结· 13.88万字
李津
已完结
吕叔春
已完结· 12.22万字
吕叔春
已完结· 14.08万字
佚名
已完结· 14.99万字
吕涵
已完结· 19.56万字
刘修铁
已完结· 21.8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