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哈达-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
徐剑
已完结· 42.92万字
《东方哈达——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采取“上行列车”与“下行列车”交错并行的叙述结构,把历史和现实贯穿在了一起。讲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修建青藏铁路上的决策细节、青藏铁路修筑中的难题以及筑路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徐剑
已完结· 42.92万字
《东方哈达——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采取“上行列车”与“下行列车”交错并行的叙述结构,把历史和现实贯穿在了一起。讲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修建青藏铁路上的决策细节、青藏铁路修筑中的难题以及筑路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恨水
已完结· 17.09万字
丹凤街
还珠楼主
已完结· 7.51万字
蜀山剑侠传
余秋
已完结· 14.14万字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告诉我们放下虚化浮躁、回归务实本真。务实与务虚,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功成名就还是悔恨终身,也可在一念之间。从今天起,就去把该做的事做好,把想做的事做到。“喊破嗓子”,又能有几人听见?“不如甩开膀子”,酣畅淋漓地大干一场,不求一生浓墨重彩,但求走过的岁月不留自!
汪玥含
已完结· 4.79万字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黄想想与弟弟黄默默的成长趣事。结合当下的二孩政策热点,用文学的手法展现了黄想想在迎来自己弟弟之后的心理变化成长全过程。 黄想想原本是个不谙世事的淘小子,自从知道他即将有一个小弟弟之后,整个生活就全乱套了,从一开始的不信、抗拒甚至离家出走,到无可奈何地忍受,再到*后适合哥哥这个新角色,陪伴弟弟黄默默成长,在弟弟每天晚上啼哭不止的时候,用翻读绘本的方法成功让他安静下来;勇敢地保护他,在和弟弟遇到人贩子时用自己无比的智慧与勇气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弟弟保卫战”。这一变化也见证了他自己的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成熟、有担当。
(新加坡)陈永康
已完结· 3.66万字
这是一本快速解决焦虑、抑郁、自卑问题,促进个人成长、提升自我掌控力的实用书籍。作者用“空杯”做比喻,诠释了如何运用“清零”的方法整合头脑与心灵的冲突。放空—化解—改变—清除—整合—成长—自控,7个步骤简明易行,让我们告别负面情绪,学会真正爱自己的方法。
翟建辉
已完结· 28.42万字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学胡雪岩做事之道》讲述了:与曾国藩相比,胡雪岩的一生则极具戏剧性。人们说他“游刃于官商之间,追逐于时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由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廷朝野的巨商大贾。在胡雪岩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东西: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使生意蒸蒸日上。当然,他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曾国藩和胡雪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在于他们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以及经商的绝学。这使得他们能从常人中脱颖而出,成就其丰功伟业,并开一代风气之先。这些绝学是他们历经官场、商场磨难之后精心提炼出来的,是他们对人生成败得失的一种深刻总结;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体现了他们对变化莫测的人生的深刻体悟。
(法)帕斯卡
已完结· 8.62万字
《思考的智慧》考察了人的本质、宇宙的真相和思想的力量,是帕斯卡留在人间的风景。书中关于宇宙、社会、人性、信仰与生命的意义的阐述,敏锐独特,充满哲学思辨的魅力和激情,深深触动每个人的心灵。近400年来,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读者,都从中受益无穷。
柏念念
已完结· 633字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支持全民创新创业,尤其是新《公司法》修订以来,降低了公司成立的门槛,大量经验不足、实力欠缺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十分薄弱,不了解基础的公司法律常识,盲目追究企业注册资本虚高的情况时有发生。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公司合同管理体制,内部管理混乱,带来外部经营风险加剧。 为此,《企业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作者在实践中运用《公司法》、《民法典》、《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以顾问单位实际情况出发,从公司成立、股东权利义务关系、法定代表人责任、股权分配、章程设计、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给出通俗易懂、合理化的建议。
曹文轩
已完结· 9.48万字
《滑板兄弟》包括八篇小说,是曹文轩作品精华,反映了其作品的基本风格和特色。内容充满对青少年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的关怀,语言优美,细节描写极为到位。作品中的主角虽然大多面临着困苦的生存环境,但其乐观、勇敢、童真的一面令人读之难忘。本书以成人化的眼光拷问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真实地展现了生与死、爱与恨、尊严与理想等一系列宏大的人生命题。
李庆山
已完结· 48.36万字
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苏联为什么会出尔反尔,其中有什么隐情?美军的战斗力究竟怎样?我们胜败如何?我制胜的原因何在?一把炒面一把雪是怎么回事?彭德怀司令员为什么说打胜仗的功劳一半归前方一半归后方?美国侵略者狂妄叫嚣要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结果在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是怎样走到谈判桌上来求和的呢?无论是鲜为人知的内幕,还是人们不完全清楚的史实,《志愿军援朝纪实》都有较详细记叙。既有统帅部的决策内幕,又有指挥员的战场谋划 既有宏大场面的概略速记,又有局部战斗的细节描写 既有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阐述,又有国内各条战线支援前线及各种人物的写真
龙人
已完结· 15.66万字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 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 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的谋略。 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这一切一切的传奇故事都来自他的智慧和武功……
【美】约翰·威廉斯(Williams, J.)
已完结· 50.90万字
一部被7家出版社退稿的小说,在作者43岁时,终于被一位年轻的编辑慧眼识中(另一位由他发掘的作家是托马斯·品钦),却因为销量不济,很快绝版。但50年来,这本在书店难觅身影的书,却疯狂流传于二手书店与地下文学圈。
(波)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已完结· 19.88万字
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国际布克奖得主、波兰文学女王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代表作,大陆首次引进出版。魔幻现实主义的碎片化小说,人的世代更迭,是土地的瞬息一梦。 千年之间人世沧桑变换、起起落落,但对于土地而言,人的悲欢离合、人的世代更迭,不过是土地的瞬息一梦。
夏春锦,唐芳
已完结· 15.37万字
纪念木心逝世十周年,再看三十余位特邀学者笔下的木心。 本书内容涵盖对木心生平往事的回忆与解说,对木心的综合性评述,对木心具体作品的学术性评论,对其画作与音乐作品的解析,关于木心纪念馆与美术馆的篇什,包含木心研究的方方面面,且均为以往的木心纪念专号没有收录的。
李异鸣
已完结· 13.79万字
《非常人、非常事、非常言》系列书参照《世说新语》之体裁,摘取了从1840-1949年间的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碎片、人物掌故,力图以故纸堆里的边角料还原出历史的原貌,通过细节展现人性最本真的一面。《非常言》分为史景、国事、武运、军事、革命、将帅、世道、爱憎、廉耻、诙谐等十五篇。从细枝末节里窥探历史,还原历史,是难得的笔记体佳作。
徐耀新
已完结· 5.92万字
编撰“精彩江苏”丛书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提炼江苏历史文化符号的切实举措,是创新开展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的具体实践,对于充分展示江苏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
樊浩
已完结· 38.13万字
“江苏社科名家”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社科理论界领军人才的*荣誉,评选表彰“江苏社科名家”是江苏推进社科强省建设,打造“社科苏军”的重要举措。本书是第二批“江苏社科名家”称号获得者之一樊和平的文集,包括学术小传、代表性学术成果、学术年谱三部分。
蒋百里,戴季陶,刘文典
已完结· 12.36万字
世界上没有像我那样同情日本人的! 一个伟大的戏角,正在那里表演一场比Hamlet更悲的悲剧;在旁观者那儿,哪个不替这悲剧的主人翁,下一点同情之泪呢? 古代的悲剧,是不可知的命运所注定的;现代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反映,是自造的。而目前这个大悲剧,却是两者兼而有之。 日本陆军的强,是世界少有的。海军的强,也是世界少有的。但是两个强,加在一起,却等于弱,这可以说是不可知的公式,也可以说是性格的反映。 孔子作《易》终于“未济”。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中国文化,日本人根本不懂,他们却要自称东方主人翁。
柳振浩
已完结· 9.00万字
这本书集合了作者20多年的包含经济学、互联网经济、数字货币、社会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从宏观角度分析5G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5G 技术结合的人工智能、数字化货币金融、数字化商业经济体系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大背景下,作者重点为我们讲述了以下实质性问题的解决思路:5G 数字化时代的个人以及公司的机遇在哪里?5G 时代互联网经济将面临什么样的场景塑造?如何解决个人隐私、数据权力问题?如何解决人工智能造成的大量人员失业问题?电商与传统行业的未来趋势在哪里?
【英】詹姆斯·巴里
已完结· 12.90万字
BUSY系列之童话篇,熟悉的彼得潘童话故事,用幼儿们熟悉的推推和拉拉的功能去设计,加上浅而易懂的文字,非常适合与幼儿们共读育! 书中除了有拉拉转转的操作设计,让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锻炼小手肌肉发展,每页简单的问句和提示,也鼓励他们观察以及描述图画中的细节,还能增加亲子互动,对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做启蒙阅读。
要立龙
已完结· 19.08万字
本书是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及周边地区的小学生们,参加“语文报杯”作文竞赛的获奖作品。语文报社是全国知名的学习类报刊社,以“大语文”为编辑理念,以“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编辑宗旨,以“高质量、高品位、实用性加可读性”为编辑方针。语文报社每年都要举办面向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大型公益活动,曾先后与新闻出版署、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全国中语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一系列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品牌活动。书中的作文,就是从报社举办的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中筛选出来的金奖作文。
曹卫东
已完结· 16.62万字
《德国学术》以德国现代思想史为脉络,延展思路,格局包容,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阔的思想史视野,深到德国思想的内里和细部,为国内广大的德国思想研究者提供详实的思想资料和新鲜的学术观。 本辑锁定德国青年运动。 德国青年运动于1900年代以候鸟运动的形式在德国兴起,并迅速发展为一场全国性的青年运动。由于德意志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后发性质,德意志青年运动有其特殊性:在形式上,继承德意志知识人的漫游传统,德国青年运动以漫游山川的“候鸟运动”而兴起,从柏林旁边的小城施特格利茨肇始,短短三五年时间就发展成全德意志青年有组织的普遍运动;在精神上,当其他国家的青年热切地奔向现代性的地平线地,德国青年却返身走向前现代的自然和农业社会。
陈南
已完结· 14.34万字
人心犹如一潭深不可测的湖水,口是心非之人随处可见,如果你没有一套“看透人心”的过硬本领,你将处处碰壁,甚至屡遭不测,《看透对方心理的60个关键》提供给你一套高超的识人技巧,使你具备“随机应变,识破人心”的能力,在闯荡社会,行走江湖之中,练就一双慧眼。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一眼看透周围发生的人与事,看清一个人的真伪,洞察其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
李芙蓉
已完结· 10.26万字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了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有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
蒋林
已完结· 10.32万字
《熊猫王》是一部以保护大熊猫、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儿童文学。 故事发生在中国西部一个宁静的山村,8岁男孩丁默生与1岁熊猫贝贝,在夜晚的深山相遇相识。当时,丁默生是迷路的小孩,贝贝是迷路的熊猫。两个无助的生命,由相互警惕到慢慢接近。最终,他们为对方送去慰藉,共同度过了一段黑暗的山中时光。从那以后,他们之间有了牵挂。贝贝跟着丁默生的步子,慢慢向丁默生居住的村子靠近,最后在离他家最近的生树坪定居下来。接下来的10年里,丁默生与贝贝相依为伴,建立了超乎寻常的情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时光来到10年后的1943年,5个来自国外的非法捕猎者试图捕捉大熊猫,试图打破这种和谐。快满18岁的丁默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可爱的宝贝被捕捉和猎杀,便与村子里的小伙伴临时组建了大熊猫保护团队,阻止偷猎者的非法行为。在这场斗争中,11岁的熊猫贝贝(已是成年熊猫),仿佛意识到了生存危机,仿佛明白了丁默生的善意、友好和帮助,便带领自己的同伴,与丁默生的临时保护团队一起,共同抵抗非法捕捉者。此时此刻,动物和善良的人站在一起,与邪恶的人开展了一场战斗。
【美】约翰·斯坦贝克
已完结· 34.89万字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沙尘暴毁了乔德一家的土地,迫使他们离开家乡。他们用破铜烂铁拼装出一辆拖车,堆上所有家当,沿着六十六号公路,一路向西,前往传说中葡萄漫山遍野的天堂——加州。在这趟三千公里的漫长旅程里,他们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事情很残酷、很痛苦,但也有些际遇是如此感动他们,令他们重燃活下去的信心。
葛传槼
已完结· 6749字
《葛传椝英文学习法》收录了葛传椝先生用英语撰写的有关英语学习的短文75篇,围绕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作者自己的心得和方法。葛先生自学英语成才,是英语自学者的标杆,他的学习方法值得英语学习者们效仿借鉴。
【英】肯尼思·格雷厄姆
已完结· 10.34万字
《夏洛书屋:柳林风声》为“夏洛书屋”第1辑之一。是作者为了给6岁的儿子讲故事,编了一个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夏洛书屋:柳林风声》文笔典雅,描写细致,富含哲理。书中那个挥霍成性的癞蛤蟆大少爷不断追求时髦,一见新发明的东西就没命地要弄到手来玩:玩游艇、玩马车、玩汽车……他这么挥霍,要不是几个好朋友苦心劝阻,连家产都要给骗掉了。这部童话对住在水上河鼠、住在陆地上的獾、住在地下的鼹鼠都刻画地十分细腻,它们是动物,又是有各自性格的人物。书中蕴藏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柳林风声》曾是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先生爱不释手的文学名著,曾连读三遍。《柳林风声》也是关于家园最美丽的英文经典,是英文世界里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个世纪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作品,同时也是最能代表20世纪的百本书之一。
李爱科
已完结· 3.17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