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世界美术史
陈文斌
已完结· 17.89万字
本书从美术的发端讲起,沿着人类绘画发展的脉络,对史前绘画、古埃及绘画、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巴洛克与洛可可绘画、古典绘画、印象派绘画、俄罗斯绘画、现代绘画等,一一解析。文中既有对名画诞生背景的追忆,也有对作品的鉴赏与点评,更有发生在艺术作品背后的谜团破译,专业、生动、鲜活、图文并茂,方便您轻松阅读。
陈文斌
已完结· 17.89万字
本书从美术的发端讲起,沿着人类绘画发展的脉络,对史前绘画、古埃及绘画、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巴洛克与洛可可绘画、古典绘画、印象派绘画、俄罗斯绘画、现代绘画等,一一解析。文中既有对名画诞生背景的追忆,也有对作品的鉴赏与点评,更有发生在艺术作品背后的谜团破译,专业、生动、鲜活、图文并茂,方便您轻松阅读。
小头爸爸
已完结· 12.44万字
父母做梦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轻松成才,但必须正视的是,在此之前,他们首先要被历练成人。这个过程艰苦卓绝,却又无可回避。父母终究不会是孩子可以仰仗一生的依靠,唯有内心强大,自动自发,他们在将来才可能得以自保。抽空教孩子了解一下本书的精华吧,这是无数成功父母们的“栽种”宝典,更是“强悍”孩子们的力量来源。
赵坤, 耿超
已完结· 15.39万字
全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依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重大意义、经验教训、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李飞
已完结· 14.31万字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带着血腥和诡异的历史。一段三国,时时上演着成王败寇的历史故事。有弘扬也有批判,有叙述也有反思,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再现那段历史。
蒋乾麟
已完结· 17.30万字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并将取得更大成功的一个基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民军队建设》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生动历程和光辉成就,是一部向中国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的献礼之作。
江苏人民出版社
已完结· 17.60万字
江苏是中国古代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集南北之精华,扬东南之秀气,拥江海之广阔。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泰伯南迁,吴越图霸,还是楚汉相争,十朝兴废,都给江苏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江苏众多文化符号中,延续六百多年的昆曲,不仅是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也是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明孝陵空寂神道上的巨大石像,印证着南京虎踞龙盘的王者气象;“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高水平;发端于南京的云锦纹样图案和以精、细、雅、洁蜚声的苏绣,以及宜兴紫砂、惠山泥人、南京城墙、徐州画像石、扬州漆器等等,都是江苏历史文化的名片。
徐景辉
已完结· 8.11万字
无数泛黄的文字,客观记录下当时的历史。真实的历史片段,还原中东铁路以及劳工群众的悲惨遭遇。本书图文并茂、史实清楚地记述了中东铁路建设的背景和过程,详细地阐述了中东铁路所蕴藏的巨大历史内涵,着重描写了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中、日、俄三国为争夺铁路控制权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作者以扎实的文笔,配以大量历史照片,娓娓讲述中东铁路饱经风雨的历史,深入浅出,将发生在中东铁路上的悲欢离合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那段宝贵的历史直达人们心灵深处。
刘丹
已完结· 19.82万字
人是城市的载体和灵魂,城市的性格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之中。本书通过对各个城市的历史概况、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的描述,带领读者走进42座代表性的性格城市畅游一番,宛如身临其境般地领略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性,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已完结· 12.05万字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近代欧洲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疯狂的暴力行为与毁灭性灾难,在德意志人的集体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约翰内斯·布克哈特从全新的视角,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作者深入而透彻地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直指政治活动家们真正的利益所在。
阿南
已完结· 6.67万字
人似草木,气息相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草”字即是东方民族血液中流淌的韧性,有“草民”“草药”“草根”等称谓,含蕴表意,微言大义。本草,是传统中医对药物学的统称。中华大地广袤的土地、迥异的气候,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本草,扎根大地,以仰望的姿态洞悉人间。 作家阿南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植物,如黄连、天门冬、姜、丁香、芍药、紫花地丁等切入,建立起一套集本草的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为一体的“本草家庭园艺”体系,限度地丰富和拓展本草的文化内涵,彰显本草美丽、神奇且有趣的一面。并从“药食同源”的视角深度解读本草知识,用200多幅贯穿古今东西的图片,配以食疗经方等日常养生保健方式,使本书更具中国传统经典文化通识读本的价值。
方益州
已完结· 14.77万字
本书讲述了 孩子就是孩子,纯洁、天真,并无好坏的区别,或许您的孩子先前是个好孩子,之所以变“坏”只是因为您的教育方法不对,没有给他(她)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因此,改变您对孩子的认识,也许孩子会变得比您想象得更好。当您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时,那么,本书能给您最实用的方法,为您提供一本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子指南。
【法】卢梭
已完结· 11.89万字
本书精选由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卢梭的经典作品《社会契约论》。作品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革命运动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杨栋梁,赵德宇,向卿,郭丽
已完结· 17.83万字
自古以来,日本长期折服于中国的文治武功,然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随着内外形势的诸多变化,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知识界的中国认识基本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方向,这集中反映在儒学、国学、兰学三大学问体系中。由于“三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所倡精神各异,因而对中国的认识也表现为三种互相联系又相互龃龉的话语。源于三大知识体系的中国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概而观之,作为与中国儒家同根的日本儒者反映出实现日中两国文化平等的诉求;国学家们则基于民族主义对中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兰学家则在与西洋的对照中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重新定位。要而言之,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各种认识,都可以从“江户三学”中找到原型。
徐亮
已完结· 6.43万字
本书是一本高中地理习题集,作者梳理近十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抓住高考地理命题脉络,分类突破重难题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地理知识架构。书中总结的每一个思维导路,都配以适当的精准练习,让学生的学习如鱼得水。书中应对新课标中必修课程有关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动力环流原理、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等内容。本书重点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地理的基本知识点,如地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点、结论等。它们分布在课本中的各个部分,从大的方面,有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环境与发展等;从小的方面,有晨昏线、太阳高度、气候类型等等。
蔡东杰
已完结· 17.89万字
面对两个候选人:一个主张优先发展经济,一个主张优先保护环境。手中的那张选票,该支持谁? 面对一场战争:一边是美国总统布什,一边是独裁领袖萨达姆;一边是背井离乡的美国大兵,一边是无辜被戮的伊拉克平民。其中的是是非非,该如何评断? 面对一些争论:一边是民主,一边是独裁;一边是金钱政治,一边是权贵当家;一边是现代的文明病,一边是原始的野蛮生活……其中的好坏优劣,该如何分析? 面对一些纠结:当生态问题突破国界,当战略资源宣告枯竭,当非政府组织指责你的祖国,当有人说,民族国家主权即将终结……你会不会感到迷惑?
泺凡
已完结· 9.28万字
女人总是容易为了这些问题而烦恼:男人为什么喜欢拈花惹草,喜新厌旧,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男人为什么喜欢恋爱却害怕承诺?做出承诺却又迟迟不肯结婚?用什么方法才能找个金龟婿,嫁个好男人…… 女人会时常抱怨:天底下的好男人都绝迹了!其实,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好男人,而是缺少女人一双甄别坏男人和好男人的火眼金睛。女人只有深刻地了解男人、客观地分析男人,把男人看穿,才能从容地与他们过招,才能大浪淘沙,找到属于自己的Mr.Right。 希望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使女人们能够不再沉迷于男人的誓言谎言中,不会错把婚外情当爱情,也不再舍不得放弃那个只恋爱不结婚的大男孩,不要再轻信“坏男人”的花言巧语。而是学会把他看穿,然后寻到真正的爱情,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婚姻。
周乐
已完结· 10.94万字
正思维的本质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力,从而创造人生的价值。本书是一本正能量思维导图,是一本通俗的心理能量书,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易懂的思想,通过对心态、行动、人际三大方面的正思维引导,告诉你快乐的秘诀,开启你成功的智慧,从而让你拥有一个积极向上、幸福完满的人生。
王鹏华
已完结· 8.39万字
国学在台湾教育中一直占很大的比重。一般的家庭也会从小就开始传授他们国学知识,几岁的台湾幼童能够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等国学入门读物是很常见的事情,随着孩子的年纪不断增长,他们又会逐渐接触《论语》《孟子》《中庸》《诗经》等国学经典典籍,在台湾大学,就连十分冷门的音韵、训诂之类的课程也有很多的学生选修——国学对台湾人的影响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西】马科斯·德金托
已完结· 10.95万字
马科斯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管理大企业、品牌、商品以及员工情绪。他在世界的各大洲都工作过,经历过各式各样的财务状况以及文化,体验过不同的企业文化以及人事。通过本书,马科斯主要分享了他在可口可乐的管理经验,包括品牌战略、营销策划、团队管理、经理人职责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分享了他认为能够改革组织及达到商业目标的方式。马科斯认为,管理理念革新其实就是回归营销和管理的本质,无论企业家、经理人还是企业中层主管,都要有心理准备去逆向操作、打破常规、快速察觉出什么是没作用的,并有勇气去挑战它。
【明】冯梦龙
已完结· 16.89万字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 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美】艾希莉·戴维斯·布什
已完结· 6.08万字
你愿意生活得更快乐、更轻松、更平静吗? 作者探索了从抗拒到顺应再到可能性的旅程,介绍了自我关怀这一简单方法,这是放下抗拒、扩展积极情绪、轻松面对现实的关键。本书结合个人经历和心理治疗案例,强调了接纳的力量,使我们学会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现实、接纳过去。
赵子仪
已完结· 19.06万字
世间的万事万物,有些事情离奇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又千真万确,不由你不信。本书包括难以捉摸的灾难、奇特的多彩人生、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神奇的预言、诡异的神秘事件、生死难料的前世今生、离奇的大干世界、奇妙的历史现象等内容。内容覆盖面广,情节悬疑生动、惊险刺激,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开阔视野。
夏国中
已完结· 18.33万字
《书写廉洁人生》既是一本书,也是一本廉政教材,阐述了夏国中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认识和观点。书中的八个廉政板块,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有传统文化方面的,也有形势分析方面的;既有政策解读方面的,也有警示教育方面的;既有党性修养方面的,也有为人处事方面的;既有家庭助廉方面的,又有员工守纪方面的。包罗了廉政教育的方方面面,为廉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很有借鉴作用。
姜师立
已完结· 8.95万字
《中国大运河百问》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全面系统介绍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书籍,对运河沿线的文化符号从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和文化走出去等层面行了全面的梳理与研究。本书分中国大运河的概念及发展阶段、中国大运河与漕运、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中国大运河遗产介绍、中国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琳琅满目的中国大运河遗产、中国大运河与历史名人、中国大运河与城市发展、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中国大运河与旅游发展等十章。采用一问一答的写法、图文结合的形式,让读者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前世前生,琳琅满目的中国大运河遗产,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传承脉络。在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讲好运河故事,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钱乘旦,宋立宏,李家莉,张建辉
已完结· 23.23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丛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刘亚玲
已完结· 17.42万字
自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至唐为朱温所灭,前后经历近300年。正所谓“历史是鲜血写成的,江山是白骨堆成的”。帝王、权臣、英雄、宦官、后宫,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君主,为了巩固其自身统治,要千方百计地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与同自己相抗衡的势力作殊死斗争。这种斗争有时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有时则悄无声迹,暗中较量。但无论怎样,其结果必将是二虎相争,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你死我活……
林予淳
已完结· 7.96万字
我们该怎样去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够幸福快乐?答案无疑是学习国学——国学,一门浓缩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生存与处世智慧的学问。所以,对于我们而言,阅读老祖宗的故事,感悟老祖宗的教诲,解开当下的困惑与迷茫。一本《国学大讲堂》,让你轻松徜徉在中华民族智慧的海洋里,体味宁静淡泊之美的同时,更懂得顺应天时地利成就一番事业。更为重要的是,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能够让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陈建伟
已完结· 10.71万字
作者从男女两者属性与本质出发,立足心理学与沟通学,为广大陷入两性关系难题的读者们提供和分享了自己的全部心得与智慧,针对所有典型的两性问题,尤其是感情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给出了详致的处理原则与方法。专业的知识,精彩的分析,独特的处理方案,都是本书的精彩看点,可以说,这是一本“集知识、智慧与经验为一体”的男人心理学、两性沟通。
李问渠
已完结· 21.11万字
为了激发读者探索求知的兴趣,李问渠编写了《神秘的现象(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百科探索经典)》。书中包括探索宇宙的星际之旅、神秘地域、未知魔力、探寻神秘世界的秘密、寻找扑朔迷离的事实真相、观世间离奇、看百态人生、神奇的动植物等内容。内容覆盖面广,情节悬疑生动离奇,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王保顶
已完结· 7.77万字
秦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但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等的奠基与建构则是汉代实现的。因此,探寻汉代士人与政治的关系,实际上是探讨士人融入王朝政治的过程。侯门一入深如海,横议争鸣、游走天下的百家诸子,委身为尽节王朝、尽职练达的士大夫,经历了主动的调适、隐忍与被动的改造、裹挟的复杂过程。 游士、儒士、士大夫、名士,是两汉四百余年间士人的四种不同身份,表明了士人融入王朝政治的过程及状态。侯门一入深如海,横议争鸣、游走天下的百家诸子,委身为尽节王朝、尽职练达的士大夫,经历了主动的调适、隐忍与被动的改造的复杂过程,其命运与王朝政治息息相关,相互之间的矛盾与调适贯穿古代社会的始终,演绎着政治与文化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的宏观背景下,士人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其一,春秋、战国至东汉前期。西周世卿世禄制瓦解,士人由旧秩序中贵族的最低等级变为新秩序中的士大夫,由政治边缘走入中心,实现社会身份与政治角色的双重转换;其二,东汉至北宋。士人由汉末的疏离政治实现“回归”,新的士大夫阶层形成,构成古代社会后期强固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