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书库

完本状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焦溪村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焦溪村

徐耀新

已完结· 4.70万

焦溪古村位于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地处常州、无锡、江阴三市交界处,完整地保留了七百余年前的江南古村风貌。焦溪东倚鹤山,北枕舜山,南望凤凰山。群山巍巍,河水潺潺,山水相依,柔中寓刚,赋予了焦溪古村独有的大气与灵秀,在“杏花春雨江南”的娟秀娇美中融入一份雄奇与苍凉!   素有“六街、九桥、十八弄”之称的焦溪,是江南山水兼备、风貌格局完整、明清商贸典型的代表村落。数百年积淀形成的丰富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2014年,焦溪古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被国家正式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焦溪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一本旅游推介读物,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向读者全面展示焦溪村的精彩之处,激发读者到焦溪村旅游观光的向往。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甪直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甪直镇

徐耀新

已完结· 4.13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礼社村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礼社村

徐耀新

已完结· 4.15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荡口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荡口镇

徐耀新

已完结· 5.38万

《荡口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采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全面介绍栟茶镇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领略栟茶镇的精彩之处,进而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邵伯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邵伯镇

徐耀新

已完结· 4.78万

邵伯镇,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卧扬粟高速和宁启铁路,西傍京杭大运河,北与高邮市接壤。邵伯湖是国家级AAA级风景旅游区,邵伯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 环境优美乡镇”。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编者们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在尊重真实行与兼顾可读性的基础上,全面介绍邵伯镇的精彩之处,引领读者前往旅游观光。在那里可游、可看、可怀古、可探幽,可选购富有特色的物产,也可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锦溪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锦溪镇

徐耀新

已完结· 4.70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长泾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长泾镇

徐耀新

已完结· 4.07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陆巷村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陆巷村

徐耀新

已完结· 4.22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震泽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震泽镇

徐耀新

已完结· 5.23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高邮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高邮

徐耀新

已完结· 5.60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吴其昌文存

吴其昌文存

谢伟铭

已完结· 23.01万

吴其昌(1904-1944),著名的文史学家。本书所选篇目着重选录了其在理学、甲骨金文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也选录了其在天文、地理、音韵、时政评论等多领域的代表作。以期能够一方面突出其主要的学术成就和学术精神,一方面展现其广博丰硕的学术创获和胸怀民族大义的士者情怀。

周传儒文存

周传儒文存

周传儒

已完结· 36.42万

本书主要包括了周传儒关于中外历史方面的研究,内容广泛,有意大利现代诗,西伯利亚开发史,中日历代交涉史,工业革命与近代社会问题,国家主义与中国教育,等等。作者博涉中西,兼通古今,论点新颖,甚有史料价值。

姚名达文存

姚名达文存

罗艳春,姚果源

已完结· 35.32万

姚名达(1905-1942),江西兴国人。他是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招收的第一批学员,直到1929年3月离开国学院南下上海,他见证了国学院四年短暂而辉煌的院史。姚名达精擅目录学与史学史,刊有《中国目录学史》等名著,又首创“谱前”、“谱后”年谱编写体例,增补胡适《章实斋年谱》、撰成程颐、刘宗周、邵廷采、朱筠等理学家年谱,开创现代年谱撰著新格局,于现代学界有较大影响。但他入清华伊始便立志完成的《中国史学史》,却一直未能面世,诚为学界憾事。姚名达是潜心治学的文人,所交往者有何炳松、胡适、张元济、顾颉刚等学界名流。姚名达又是一位战士,曾在上海创办和经营“女子书店”、《女子月刊》,积极投身妇女解放事业。当日寇入侵、国破家亡之时,他毅然成立“战地服务团”,奔赴抗战前线,最终以身殉国,成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被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誉为“母校之光”。

程憬文存

程憬文存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24.08万

程憬先生是原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首批学生,毕业后始终坚持学术研究,长期在中央大学任教,所涉领域宽泛,多以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中国古代史、思想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尝试以西方神话为范本建构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本书是其学术成果之精选,只删除了他的文艺作品和少量不太成熟的学术论文。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刘志彪

已完结· 24.96万

本书紧扣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时对江苏工作提出的“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总要求,立足江苏发展实际,考察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现实基础、发展目标、创新实践、对策思路和经验启示,突出实践性和对策性的研究指向,对于推进江苏省为全国发展探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能起到了战略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英帝国史·第一卷 英帝国的启动

英帝国史·第一卷 英帝国的启动

姜守明

已完结· 16.11万

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帝国史之第一卷。本卷主要研究大英帝国的肇始阶段,即都铎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相当于大英帝国前史,包含着对英国早期殖民思想、民族国 家与大英帝国的关系、重商主义国策、新君主制和民间力量在殖民活动中的作用、从民族国家走向帝国的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英帝国史·第七卷 英帝国的衰落

英帝国史·第七卷 英帝国的衰落

洪霞

已完结· 16.16万

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帝国史之第一卷。本卷主要研究大英帝国的肇始阶段,即都铎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相当于大英帝国前史,包含着对英国早期殖民思想、民族国 家与大英帝国的关系、重商主义国策、新君主制和民间力量在殖民活动中的作用、从民族国家走向帝国的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英帝国史.第五卷,英帝国的巅峰

英帝国史.第五卷,英帝国的巅峰

张本英

已完结· 18.22万

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帝国史之第一卷。本卷主要研究大英帝国的肇始阶段,即都铎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相当于大英帝国前史,包含着对英国早期殖民思想、民族国 家与大英帝国的关系、重商主义国策、新君主制和民间力量在殖民活动中的作用、从民族国家走向帝国的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英帝国史·第八卷 英帝国的终结

英帝国史·第八卷 英帝国的终结

刘明周

已完结· 18.45万

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帝国史之第一卷。本卷主要研究大英帝国的肇始阶段,即都铎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相当于大英帝国前史,包含着对英国早期殖民思想、民族国 家与大英帝国的关系、重商主义国策、新君主制和民间力量在殖民活动中的作用、从民族国家走向帝国的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英帝国史·第四卷 英帝国的转型

英帝国史·第四卷 英帝国的转型

郭家宏

已完结· 19.88万

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帝国史之第四卷。本卷研究1783—1815年英帝国的历史,认为这是英帝国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从旧体制到新帝国、从旧殖民体制到新殖民体 制的过渡时期。经过转型,英帝国在失去美洲殖民地之后建立了地域更为广阔、机制更为灵活的帝国,提供了一种对大英帝国历史的全新视角。

马衡文存

马衡文存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32.20万

马衡,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大考古学会主席、清华国学研究院特别讲师、西泠印社社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本书通过发掘、梳理马衡的生平行事与学术成就,以期较为全面地展示、表彰其人格学问、道德文章,也为今后的国学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知识材料与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