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书库

完本状态
史记故事(上)

史记故事(上)

司马迁,臧瀚之

已完结· 21.81万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结晶。集中著述,花了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在算在内,那要超过20年。《史记》记录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为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在思想上,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对“人”的思考要超出当时那个年代,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是很罕见的。历史充满了兴亡面败,人生饱含着悲欢离合。为了合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和人生的真谛,《史记故事》以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现了这部宏篇巨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为历代大家推崇备至。

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王建男

已完结· 21.79万

汉哀帝少年时原本不好声色,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即位初期,面对汉朝中道衰落的局面,哀帝很想有一番作为。他为此曾躬行节俭,省灭诸用,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然而哀帝生不逢时,当时汉家朝根基已动,无论何人也无力回天。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而长于权术的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哀帝办起事来力不从心,结果导致权力外移,朝风日坏。面对失败和挫折,年轻的哀帝很快便气馁了。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三十二册 日本军方文件与官兵日记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三十二册 日本军方文件与官兵日记

江苏人民出版社

已完结· 21.79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

【宋】袁枢

已完结· 21.77万

由《汉通西南夷》《淮南谋反》《汉通西域》《武帝伐匈奴》《武帝平两越》《武帝击朝鲜》《武帝惑神怪》《巫蛊之祸》《燕盖谋逆》九篇组成,通过汉通西南夷、淮南谋反、汉通西域、武帝伐匈奴、武帝平两越、武帝击朝鲜、武帝惑神怪、巫蛊之祸、燕盖谋逆等历史事件,展现汉武帝靖边拓土、平定内乱的雄才大略,也记录汉武帝晚年惑神怪兴巫蛊之祸终遭丧妻失子之痛的历史过程。

清圣祖康熙(下)

清圣祖康熙(下)

杨发兴

已完结· 21.75万

他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开创“康乾盛世”的中年领导者;也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漩涡之中。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他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之一——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

草婴译著全集第一卷:战争与和平(一)

草婴译著全集第一卷:战争与和平(一)

【俄】列夫·托尔斯泰

已完结· 21.73万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是俄国有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草婴的译本于1983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翻译家、《辞海》外国文学学科主编草婴历时20载匠心翻译。《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背景,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家族的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其中共描述有各阶层人物559位,其心理、思想和生活状况各异,个个独具魅力,人物命运的轨迹不断交织、纠缠,犹如奏一曲格调庄重、技巧绚烂的时代交响乐。

四书五经(超值典藏)

四书五经(超值典藏)

【春秋】孔子

已完结· 21.73万

宋代理学家张载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学精义的概括。“四书五经”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涵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下)

唐太宗李世民(下)

杨发兴

已完结· 21.72万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蔡昉,张晓晶

已完结· 21.72万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分析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成果。 全书由六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原则和主体内容,第二部分阐释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要义,第三部分从时间与空间维度揭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第四部分依据新发展理念对发展的目的、动力、必要条件、衡量尺度等问题予以审视,第五部分论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第六部分列举了在改善全球治理、促进全球发展方面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故宫传

故宫传

张程

已完结· 21.68万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本书分为十五章,以叙议结合的散文,辅以众多实拍照片、馆藏文物图片,主要讲述了北京故宫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主要宫殿的职能、皇权在故宫各建筑和宫内制度上的体现、整体价值等,具体涉及皇帝理政、大臣辅政参政、皇子教育、宫内各种人的饮食起居、故宫警卫、宫中所藏珍宝等知识,是一次对故宫文化的系统描述。也是对故宫建筑和宫内管理制度的历史价值做的一次较为详细的梳理。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

陈荣赋,孙良珠

已完结· 21.68万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各民族的姓名文化中,堪称最独特、最丰富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的姓名,在文字还没有被创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当然,那时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文字产生之后,姓名才具有了个人文字标识的功能。中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人们所惯用的“姓名”。但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别号。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义不同。姓名学的研究者一致认为,中国人的“姓”产生于远古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姓”字的创造,正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特点。那时,同一个老祖母的几代子孙生活在一起,由这个血缘关系组合成的原始集体就是氏族。“氏族”这个名称是后人给出的,氏即姓,族即家族。氏族就是同姓同祖的大家族。氏族里的男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当时“母亲”是最神圣的,而始祖母则是氏族的主持者和,起着维系氏族血缘团结的重要作用。生活在母权制度时代,“姓”自然要与母亲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姓从“生母”的历史根源,也是“姓”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印记。

婚恋要读心理学:情爱、婚姻与家庭中常见困惑的心理应对

婚恋要读心理学:情爱、婚姻与家庭中常见困惑的心理应对

牧之,张震

已完结· 21.65万

当你打开《婚恋要读心理学:情爱、婚姻与家庭中常见困惑的心理应对(珍藏)》,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管理心理学:理论、应用与案例

管理心理学:理论、应用与案例

孙喜林 赵艳辉

已完结· 21.64万

本书是一本既注重理论阐述又注重实际应用的富有特色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全书力求通俗易懂,简洁实用,主要内容有管理心理学概述、个体心理、态度与工作满意度、激励理论及应用、群体心理、团队及其建设、组织心理、领导心理,共8章。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

虞云国

已完结· 21.61万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宋光宗、宋宁宗的统治:蒙古铁骑西征、南侵,无往不胜,西辽、花剌子模覆灭,西夏、金朝、高丽乞和......但南宋却完全缺乏现实危机感。后人读史至此,不能不为南宋扼腕和忧心。 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个帝王就是他统治下那个时代的缩影。历史人物研究作为整个史学研究的有机构成部分,较之制度史、经济史等专业性很强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读者覆盖面。本书选取宋光宗、宋宁宗两位知名度并不高的帝王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展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分析了光宁两朝南宋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上)

明太祖朱元璋(上)

杨发兴

已完结· 21.61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太祖朱元璋是这句话最有力的诠释者。他出身于贫穷布衣之家,他是一个从历史的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苦难童年,曲折传奇的情爱,铁马金戈,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这些曲折起伏的故事在历史的平台上演绎着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让我们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不破楼兰终不还:世界经典攻坚战

不破楼兰终不还:世界经典攻坚战

伴随编辑部

已完结· 21.60万

在伟大的军事统帅拿破仑·波拿巴率领57万人组成的远征军从惨败归来后,英、普、奥等封建大国看到了法兰西帝国元气大伤的局面,迅速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企图趁火打劫,一举消灭这个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的侵略者,在莱比锡战役,拿破仑被敌军两倍于己的兵力击溃,不得不败回莱茵河,而联军已把战线推进到国本土,这是法军两线作战导致的恶果。这本《不破楼兰终不还 世界经典攻坚战》带你走进世界上真实存在的攻坚战。精选十余场现当代经典攻坚战,每个战列为一个独立单元,并介绍战争双方主将、战争的意义及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战争中的故事、战争所留下的遗迹及纪念性建筑以及后人对战争的评价等。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二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二

【宋】袁枢

已完结· 21.60万

由《高帝灭楚》《诸将之叛》《匈奴和亲》《诸吕之变》《南越称藩》《七国之叛》《梁孝王骄纵》七篇组成,通过高帝灭楚、诸将之叛、匈奴和亲、诸吕之变、南越称藩、七国之叛、梁孝王骄纵等历史事件,展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和汉初风云诡谲的历史.

透过细节看女人

透过细节看女人

王学英

已完结· 21.59万

本书站在透视女人的角度上,从有关女性的各种细节入手,展示女性生活与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她们的天然特质和心理特征,为你解读女人,提供了难得的参证标尺。

民企教父沈万三3

民企教父沈万三3

李蒙

已完结· 21.54万

朝廷派人来江南摊派征粮,众商家叫苦不迭。沈万三却从中看到了机会,让自己的盐船与朝廷的粮船混在一起,北上贩卖私盐,大发其财,满载而归。还未回到苏州,就有人暗中打起了这大笔银子的主意,让沈万三吃了官司。沈万三深谙“权力终需权力磨”的道理,铤而走险,连环使诈,要挟对手的上司,总算摆平了官司。

第三领域: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1905-1937)

第三领域: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1905-1937)

陈明胜

已完结· 21.54万

近代以来,在内外诸因素的影响下,传统中国基层治理的三维结构受到冲击,地方自治制度嵌入。然而,革新与守旧的博弈未必总是以某一方的胜利而结束。近代国家的诞生及权力扩张,地方精英的结构性变化及功能异化,一般民众现代政治意识的普遍薄弱,使近代中国地方自治呈现传统与现代相互杂糅的复杂局面。江苏素为物阜民丰之地,又是欧风美雨首冲之地,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不但为人们观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提供了生动的个案,还为人们透视近代中国政制转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在中国历史上,民国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存续时间虽不长,却给现代中国带来剧烈长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中华传统文明在欧风美雨和内忧外患中的深层次文明危机,同时中华民族也为挽救民族危亡、寻求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奋斗。

欧洲新燃点:一触即发的地缘战争与危机

欧洲新燃点:一触即发的地缘战争与危机

【美】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

已完结· 21.52万

剖析欧洲时局动荡根源,试论不可阻挡的政治危机及全球权利转移趋向。 乔治·弗里德曼曾经准确地预测了全球政治、科技、人口与文化领域的未来趋势。在本书中,他将关注点放在过去500年里始终作为世界文明摇篮的欧洲。欧洲文明断层线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它也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多场政治军事冲突爆发的根源。现代欧洲格局与欧盟的建立是为了缓和历史上曾导致欧洲分裂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然而此时,文明断层线已被唤醒,欧洲正在酝酿与20世纪初同样危险的“燃点”。

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陈满意

已完结· 21.51万

蔡元培、鲁迅、黄炎培、马寅初、马叙伦、钱穆、龙榆生、阮真、白采、倪文宙、吴文祺、王鲁彦、叶渊、陈村牧、马仲殊、方玮德、许钦文、刘宇、顾凤城、张书旂……他们都是享誉中外的“先生”,都曾在闽南的渔村——集美驻足,留下或多或少的故事。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回顾大历史中被忽略的细节,在故纸堆里溯迎而上,驶进历史的长河,追寻先生们的足迹。披露他们到集美的前因后果,还原他们在集美的奇闻轶事,聚焦他们在学村的生活点滴,填补诸多文史空白。以此回望大师们逐渐远去的背影,再现集美学村的百年恢弘历程。

唐太宗李世民(上)

唐太宗李世民(上)

杨发兴

已完结· 21.51万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

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

【德】扬·普兰佩尔

已完结· 21.49万

快乐、愤怒、厌恶、恐惧、悲哀和惊讶,跨越了文化隔阂,是所有人都有的情感。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启蒙运动到大众传媒时代,从拿破仑写给约瑟芬的情书到奥巴马写给女儿们的信,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到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情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催化作用,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对情感的处理方式亦存在差异,但关于情感这个古老而又新鲜的研究领域其实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

76号特务实录

76号特务实录

樊绍烈

已完结· 21.49万

汪伪76号,是一个制造无数罪恶、沾满国人鲜血的魔窟,是日寇和汪伪政府的一只令人发指的罪恶黑手。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个作恶多端、群魔乱舞、杀戮无数的特务组织迫害了无数的抗日志士。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汪伪76号掀起的每一场风云突变,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暗杀和惨案。作者以客观的态度和细腻的笔法,揭开笼罩在汪伪76号头上的神秘面纱,展现给读者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特务组织!

挺进者陈然

挺进者陈然

胡雁冰

已完结· 21.48万

黑暗的时代快尽,美好的时代将临,我们时刻准备着,做勇敢的冲锋! 《挺进者陈然》是一部关于革命者陈然的长篇小说。全书开篇从陈然被捕写起,以现实和回忆的双线交叉叙事结构,将陈然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现实线讲述了他被捕和遭受刑讯、狱中办报、制订计划、反思和英勇就义,回忆线则讲述了他的少年时光、剧团岁月、教书和做工经历、办报和地下斗争直至被捕的往事,再现了一位青年革命者的传奇经历。

中国古代五大圣人就是有功名

中国古代五大圣人就是有功名

王咏星

已完结· 21.47万

他们就是圣人。也许思想不同,也许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逝去千年以后,依然被人们铭记、学习。在人们心中,他们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他们不但在中国有很大影响,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圣人是谁?谁是圣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很多影响历史发展的人物,但能被称为圣人的,却只有下面这五个人:孔子、老子、孟子、孙子、庄子。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四十九册 大屠杀遇难同胞名录2(F-K)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四十九册 大屠杀遇难同胞名录2(F-K)

张宪文,姜良芹,吴润凯

已完结· 21.45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历史就是这么离奇:中外宫廷奇案录

历史就是这么离奇:中外宫廷奇案录

黄为

已完结· 21.41万

武崇训的同族兄弟武延秀姿度闲冶,且在突厥数年,通晓番语胡舞,比武崇训年轻英俊,常进驸马府闲谈。安乐公主和武延秀也不避忌,常常在一块儿说笑。武延秀见安乐公主长得天姿国色,便一心一意地在她身上用功夫。安乐公主看武延秀既威武又英俊,还会寻欢献媚,便也把持不住,二人在背地里结下风流私情,终日在府中打情骂俏,合府上下只有武崇训不知情。

永乐大帝朱棣(下)

永乐大帝朱棣(下)

杨发兴

已完结· 21.40万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 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 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