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
玛格丽特·杜拉斯
已完结· 2.81万字
晚年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生活在疾病的困扰之中,写作、孤独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扬·安德里亚·斯泰纳的到来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去呼吸,去回忆。去挥洒最后的激情。痛苦的力量仍在,但已转向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以情人的名字为题,这本《扬·安德烈亚·斯泰奈》亦如对情人的喃喃私语,八 年的夏天,也因此充盈起来。
玛格丽特·杜拉斯
已完结· 2.81万字
晚年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生活在疾病的困扰之中,写作、孤独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扬·安德里亚·斯泰纳的到来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去呼吸,去回忆。去挥洒最后的激情。痛苦的力量仍在,但已转向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以情人的名字为题,这本《扬·安德烈亚·斯泰奈》亦如对情人的喃喃私语,八 年的夏天,也因此充盈起来。
(美)卡德著;李毅译
已完结· 16.75万字
世界即将毁灭。威胁来自另一文明——虫族。它们在数量、科技和战略上都碾压人类,在第一和第二次侦查性接触中,几乎摧毁所有人类舰队。如今,第三次虫族入侵已迫在眉睫,而地球舰队尚未找到任何抵抗的可能。世界即将毁灭。人类最后的救世主,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安德。在世界上几乎任何一家书店的书架上都能找到《安德的游戏》。这和它辉煌的得奖记录和畅销奇迹无关,只是因为,它真的太好看了。
【德】黑塞(Hesse,H.)
已完结· 8.20万字
今天少有人懂得什么是人。很多人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死得更从容,当我写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也会同样从容地死去。 我不能自诩洞明世事。从过去到今天,我一直是一个寻觅者,但我已不再寻求于星辰和书本之间,而是开始聆听自己血液的簌簌低语。我的故事并不令人畅怀,也不像杜撰的故事那样甜美和谐,它味如痴语、混乱、癫狂和梦幻,就像所有那些不愿再自欺欺人的生活一样。
庄琳君
已完结· 8.54万字
《德国幼儿教育成功的秘密:近距离体验德国学前教育与幼儿园日常活动安排》从德国幼儿园日常互动情景对话与小故事,近距离体验教师、父母彼此携手合作,共同落实学前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认为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主要的发展目标,幼儿的学习就是在生活中、大自然中与游戏中学习。每经历一次、挑战一次,就能成长一点。
(美)卡耐基(Camegie,A),
已完结· 17.86万字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公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刘学慧
已完结· 66.84万字
安德海因为帮助兰儿姐姐得到咸丰皇帝宠幸,又在“辛酉政变”中帮助慈禧除掉顾命八大臣,立大功当上大内总管,权倾朝野,位压三台,于是,有恃无恐,荐胞弟安德河入宫当面首,私自出京,挂龙旗,搜刮民脂民膏……屡屡违背祖制。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出京违背太清祖制为由,秦明同治皇帝将其处斩。
【英】琳·欧德菲尔德
已完结· 7.61万字
在孩子只需记忆正确答案的今天,有一种教育,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他们慢慢长大。 在华德福幼儿园里,老师和家长们相信孩子的早期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孩子应当充分享受他们的孩童时代,而不是让其匆匆流走。
【法】皮埃尔·克拉斯特
已完结· 19.97万字
瓜亚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一道,不断占领、吞食他们生活的领地,他们躲避、抗争、流亡、被“安置”……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 1963年,本书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在瓜亚基人被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从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书写。
[英]丹尼尔·比尔
已完结· 26.54万字
《死屋》是一部原创历史研究著作,全面考察了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西伯利亚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监狱”。从19世纪初到俄国革命,沙皇政权将超过100万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本书生动刻画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进分子、农奴制和村庄政治的受害者、追随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与孩子的历史,以及逃犯和赏金猎人的历史。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
已完结· 13.83万字
一套《罗念生全集》,一座奥林匹斯山。 ☆ 全面完整:《罗念生全集》增订典藏纪念版,凡十卷,凡5200页,全新整理修订。 ☆ 版本可信:多位资深学者耗时十余载,精心编订,搜求齐备,校勘精当,体例严明,反映出一代翻译大师的贡献原貌。 ☆ 经典耐读: 罗念生先生译文典雅质朴,注文详尽,选目精当,凡古希腊文、拉丁文、英文、德文译出者均为世界文学经典,极具文学研究价值。
月明长安-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9715字
懦弱、窝囊的小女子柴馨儿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了一位任性、刁蛮,我行我素的富家小姐。两种矛盾的性格让她一路战战兢兢斗恶邻、战大婆、惩无赖,打怪升级。她开办“冰吧”、茶餐厅,终成长安第一女富豪! 因为她的全力“栽培”,丈夫终于当上了皇帝,并立她为后,立誓不纳妃,她终于坐上了万众仰慕到皇后宝座! 他以盛大的皇家婚礼迎娶她进京! 然而,未到京城,她却一病不起,离他而去! 他不愿独活,追随她来到了古都长安!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已完结· 10.08万字
《椰壳碗外的人生》是享誉世界的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回忆性著作。书中回顾了他幼年从昆明到加州再到爱尔兰的辗转,在伊顿和剑桥的求学经历,在美国康奈尔的研究和教学经历,在东南亚印尼、泰国、菲律宾的田野调查经历,以及退休之后的种种新尝试。本书是安德森应日本友人之邀而作,于2003年前后开始构思,2009年日文版面世。英文版的出版有赖于其弟佩里•安德森的促成,然书未面世,作者便于2015年12月在印尼朗玛逝世。 回溯五十余年的学术人生,安德森坦陈其以《想象的共同体》为代表的众多学术成就的灵感与起源;直击现代学术和教育体系的弊病;反思认为全球化出路单一的普遍展望,为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解锁更多可能。安德森一生经历丰厚,他的写作更是精妙幽默,富有个人魅力,不论是学者还是大众读者都会在本书阅读中有所收获。
桂乾元 主编;陈莹 编写
已完结· 13.84万字
全面展示德国文化 提高德语阅读能力
〔古希腊〕荷马
已完结· 37.91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歆昕
已完结· 8.35万字
《想见你,安达卢西亚》是关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旅游随笔。这个连接北非与欧洲大陆的要塞缓冲地,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西方经济繁荣,文化交融,有吸引力的地区。作者沈歆昕选取了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和龙达四个比较有特色的城市,对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文学、美食都有详尽介绍,并配以大量精美图片。读者可在欣赏相关精美的艺术与历史遗迹的图片的同时,从书中现实的地理旅行描述中,进入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次文本旅行。
桐陌
已完结· 59.79万字
林宛白做了自己这辈子最不愿意做的事,把自己送给了一切的源头——-薄霖。 薄教授捏着她欲逃的脚踝“既然这是你的决定,那你要清楚一点,上过我薄霖的床,这辈子只能是我的人。” 他给她宠,给她呵护,给她温柔——-却独独没有爱。 她想既然守不住身,那就守着心吧,一纸婚姻,她独守空房,他整日不归。 灰姑娘嫁入豪门的婚姻在大家看热闹的眼光中终于结束,只是她没有想到真相扒开的那天——-心竟疼得无法呼吸。 民政局门口,她蹲地上妊娠呕吐不止,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她,“林宛白,这一次又想玩什么花样?” 她淡淡一笑,“只是庆祝离婚,昨晚喝多了。”
佚名
已完结· 7.16万字
桂乾元 主编;陈莹编写
已完结· 41.59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马爱侬
已完结· 9.86万字
( 美 )查尔斯·德加谟著 王彦鹏译
已完结· 6.31万字
《德加谟审美教育八讲》一书认为,孩子应该在学校就获得初步的审美观,其重要性不亚于培养孩子的认识观、道德观。当前的审美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第一,审美教育只有专业人员参与;第二,审美教育仅涉及世界美的一方面;第三,当前的审美教育导致学生只能间接探索美,比如仅在图片或绘画中发现美,而非亲自从事物中探寻美。若要学生获得初步的审美观,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获得正确的审美观。鉴于此,本书在自然和艺术方面对美的含义和表达进行了直接、非技术性分析。还阐述了发现美的方式和途径,其中不仅涉及绘画和塑像,还有自然、机械以及生活中的艺术。相信会对关注孩子审美教育的家长和教师有所启发。
叶晓川
已完结· 4.43万字
(日)岸见一郎 著
已完结· 3.63万字
李向东,张新东主编
已完结· 12.82万字
本书是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程之一,是根据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考核大纲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基础知识、大型游乐设施的结构与原理、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保护装置、大型游乐设施的监督管理、大型游乐设施的操作、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与修理、大型游乐设施的维护保养、大型游乐设施的失效分析、大型游乐设施的事故预防和大型游乐设施的应急管理。 本书可作为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型游乐设施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刘威
已完结· 9.89万字
梁亚声等 编著
已完结· 33.29万字
全国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分析小组 编
已完结· 25.68万字
贾铁军蒋建军
已完结· 32.03万字
陈进等编著
已完结· 23.41万字
1914年8月,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英国皇家海军远程封锁政策的重重围困下,德国耗费大量人力和金钱建立的公海舰队几无用武之地。 为打破英国人的围困,德国以刚问世不久的潜艇作为主要海战武器,对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开展以打击海上航运线路为主要目标的潜艇贸易战。1917年2月,为彻底击败英国,德国施行了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对所有协约国和中立国商船实施不加警告的攻击,计划在5个月内断绝英国航运通道。但是在英国护航体系和多重反潜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无限制潜艇战以失败告终。1918年11月,一度称雄海上的德国潜艇部队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同覆灭。 本书以贯穿世界大战的德国潜艇战为主要线索,结合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开展的一系列反潜措施,全面介绍了德国潜艇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以及无限制潜艇战的政策渊源与政治影响。
陈波,于泠 编著
已完结· 6.90万字
王顺 编著
已完结· 6.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