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与道:神仙信仰与道家修身
干春松
已完结· 16.86万字
两千多年前,夕阳正伴随着农舍的炊烟向西边慢慢地沉下去,秋虫的鸣叫在凉爽的晚风中飘荡,倦懒的孔子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任潺潺的河水从指尖流淌,不时有调皮的小鱼在水波中跳跃。一直默默无语的孔子望着不知 疲倦东流而去的河水,一声沉重的叹息从他嘴里啾然而出:“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差不多与此同时,希腊的哲人赫拉克里特在另外的一条河边也发出同样的慨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干春松
已完结· 16.86万字
两千多年前,夕阳正伴随着农舍的炊烟向西边慢慢地沉下去,秋虫的鸣叫在凉爽的晚风中飘荡,倦懒的孔子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任潺潺的河水从指尖流淌,不时有调皮的小鱼在水波中跳跃。一直默默无语的孔子望着不知 疲倦东流而去的河水,一声沉重的叹息从他嘴里啾然而出:“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差不多与此同时,希腊的哲人赫拉克里特在另外的一条河边也发出同样的慨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张小强
已完结· 11.91万字
本书系统讲解了工业4.0、智能制造在企业精细化生产运营中的融合,帮助读者构建企业SCM供应链管理体系,讲解打造智能制造平台、实现个性化输出、调整生产结构、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工业4.0的本质及智能制造的实施、数据支持、创新驱动力,使企业在市场变幻的转型过程中调整、完善其转型战略和发展模式,在转型过程中逐步提升竞争力。本书适合各类制造型企业的总经理、厂长、生产经理、供应链管理者、质量经理、车间主任、科(课)长、一线管理者和生产管理干部阅读与学习。
(德)乌尔里希·森德勒( Ulrich Sendler)
已完结· 10.53万字
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一些工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尝试和探索。 《工业人工智能 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与前沿案例》是《工业4.0》一书的作者乌尔里希·森德勒的又一部力作。全书对工业人工智能做了科学严谨的定义,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球开启的新工业化进程,列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一系列应用场景,介绍了正在蓬勃发展的工业平台、制造业互联网等新的商业模式。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西门子、ABB、达索系统、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工具实验室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工业人工智能领域实战应用与科研成果的一手资料,为还在摸索中前进的国内企业提供了企业的核心经验与方法。 《工业人工智能 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与前沿案例》适合政府决策者、国内制造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工业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方面的人员参考阅读。
马兆林
已完结· 9.31万字
未来的工业体系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订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终端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中国制造2025强国之路与工业4.0实战 重构智慧型产业 开启产业转型新时代》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工业4.0的技术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工业4.0落地中国制造业的步骤和任务。
仲富兰
已完结· 15.90万字
江南自古就是有着独特魅力的区域性概念,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文化特质和移民构成等,在许多方面都影响和塑造了其地其民的风俗与信仰。作者认为,风俗与信仰是我们伟大传统的一部分,其中有些有些需要“扬弃”,有些则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还有一些则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和继承——这一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我们名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力量”。
王昭伟
已完结· 14.14万字
《工业品创新营销模式 变革环境下基于企业B2B业务的营销与竞争之道》以工业品(含B2B业务)企业为研究对象,着重讲述工业品(含B2B业务)的营销模式。本书不是简单地论述营销理论模型,也不是单纯地讲授营销技巧,而是阐述一个个有生命力的营销体系。《工业品创新营销模式 变革环境下基于企业B2B业务的营销与竞争之道》既是作者对工业品(含B2B业务)营销的理论研究、咨询理解和实践感悟,也有对中国工业品营销研究爱好者的成果借鉴,更是对中国工业品企业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寄望以此书激励中国工业品企业继续奋力前行。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已完结· 31.20万字
《赛迪回眸201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思考》既聚焦工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点主题,又关注“互联网+”、新兴领域、信息安全、绿色发展、国际竞争等特色方向,全书共八部分,结构合理,文字严谨,内容深刻具体,涉及领域广泛。
周子学 李芳芳 等著
已完结· 13.22万字
本书基于“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及工业和信息化“走出去”的宏观背景,通过资料收集、科学评价和实地调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相关机构的重要决策提供参考。本书选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波兰、印度等国家,采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并对基础设施、经济增长、竞争力、创新、效率、信息化6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一套能充分反映各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立体式多级指标体系。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增长指数测算结果,可进一步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潜力,评估其优势和劣势,为当前我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以及进一步制定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李虹
已完结· 10.54万字
本书为汉代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从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解除术给身体以圣洁、作为生居与死所中介的墓葬和死后生命的变形四个环节出发,探究汉代人的生死观,对墓葬背后的汉代信仰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和论述。承认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并为之提供重生的途径是汉代墓葬信仰的主题及任务,墓葬仪式以生者对死者的处置方式体现了人们对死亡的看法,隐含着生者对另一个世界的想象,以及为顺利到达不朽之境所做的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墓葬信仰整合了人们的多种愿望,在漫长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生死观密切相关的概念系统,成为汉代思想的一部分。墓葬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逻辑,是古代民众对生命的述说,也是我们解读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探讨历史的一个渠道。
严鹏
已完结· 18.74万字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首,也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民族孜孜以求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富强是一种各国都持有的普世价值。作为价值观的富强就是对于基本生存权的珍视:在一个不受侵略的安全环境里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然而如何富强? 本书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大国的发展历史,以文化为中心视角剖析工业文化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从全球范围内思考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竞争问题,呼吁中国应倡导工业精神。 在各国工业化历程中,可以辨识出两种文化,一种是支持与鼓励工业发展的工业文化,一种是反对与阻碍工业发展的反工业文化。只有当工业文化战胜反工业文化,在国家主导思想与政策层面占据优势地位时,一国才能顺利实现现代经济发展,否则就会出现衰退乃至边缘化。以史为鉴,作者认为中国仍然需要培植并巩固工业文化,确保工业精神茁壮成长。
陈根
已完结· 11.18万字
世界以制造为本。继工业4.0之后的全新概念—泛工业革命,将是一场嵌入整个技术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多维度变革,以实施先进制造技术和全新经营方式为主要内容,建立涉及制造理念、制造战略、制造技术、制造组织与管理各个领域的先进制造模式。本书以三篇(过往、当下、未来)共6章讲解了泛工业革命,涉及制造技术群(3D打印、新能源、纳米技术、工业机器人等)与制造模式群(精益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分析了全球制造业的新角色、新市场、新规则,以及未来工业如何重构全球价值链、重塑新经济秩序。
【德】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
已完结· 12.03万字
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人们又是如何在这其中适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铁道之旅》通过论述工业革命的代表之一——铁路——其创制、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图重新思考工业文明如何发生于个体,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变化。这本书囊括了人们对风景观感的变化、旅途交谈的没落、铁路车厢分隔问题、铁路旅行病理学、工业疲劳和休克的历史,以及铁路与城市的关系等诸多话题。 铁路出行给人们对于时间、速度、距离、危险、精神伤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于城市—历史关系、事故、防御性措施等等方面的重新思考,试图去阐述,工业文明不仅在技术、建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这些变化其中,也发展出更多的设备、条例、思维去适应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
郭娴,郝志强
已完结· 12.22万字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围绕直面安全风险挑战、掌握分类分级要略、践行安全保护措施三个层面入手,深入剖析了工业数据本质内涵、安全态势,系统阐述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方法,切实解决了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面临的不知何为工业数据、为何以及如何开展分类分级、如何做好工业数据安全保护等难题。本书强调实际指导意义,围绕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运用实际案例阐释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与安全保护方法。本书为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了拿来能用、效果显著的工业数据分类分级与安全保护策略,立足数据安全保护迈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新阶段,在解决工业数据安全新命题、释放工业数据价值新使命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霍春辉
已完结· 15.01万字
本书作者综合了全球专家学者关于敏捷生产、云制造等问题的前沿理论和文献,提出了一套借助云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来提升组织敏捷性和绩效的管理模型。此外,作者还结合沈阳鼓风机集团、连云港集团等国内大型先进工业企业的实战案例,对其所提出的模型加以实证检验,并对云制造的实施、云平台的管理和建设提出了一套策略性的解决方案。 本书是国内制造业企业管理者了解云制造具体落实方法的指导书,也是大众读者从实际出发来了解云计算和敏捷管理的通俗易懂的学习手册。
张伟,陈华钧,张亦弛 著
已完结· 20.32万字
《工业级知识图谱:方法与实践》源于阿里巴巴千亿级知识图谱构建与产业化应用的工作总结,对知识图谱理论和大规模工业实践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阐述。本书以阿里巴巴的实战经验为中心,以深厚的理论成果为支撑,详细阐述了知识图谱的方方面面。首先介绍工业场景下知识图谱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架构设计;然后从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知识获取、知识推理、知识存储和知识图谱前沿方向等方面入手,介绍大规模商品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最后结合阿里巴巴的业务实践,详细介绍知识图谱的产品设计、技术实现和业务应用细节。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从零开始认识知识图谱,了解知识图谱技术方法和前沿技术方向,而且可以熟悉知识图谱工业实践的实现路径,清楚知识图谱的应用方向和方法。本书介绍的成果获得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 《工业级知识图谱:方法与实践》在知识图谱的广度和深度上兼具极强的参考性,适合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管理者和研发人员、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阅读。
尹丽波 主编
已完结· 13.13万字
随着网络攻击对工业领域的影响持续加剧,工业信息安全已成为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全面分析了2019年国内外工业信息安全发展态势,并对2020年工业信息安全趋势进行了展望,跟踪了国内外工业信息安全法规政策进展,系统研究了标准体系、检查评估、应急响应、监测预警、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深入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等热点专题。 希望本书对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态势分析和趋势研判能对政府部门决策和业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21.88万字
《西中有东》讨论了平等公正的社会理想和组织设计在前工业时代的中国和英国的发展演变,并在此过程中,复原了中国的正义传统在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有关社会公义的政治讨论和制度建设中扮演的隐藏角色。 全书以结构性分析为框架,创造性采用跨语际、跨视觉的研究方法,从人民的定义、社会身份平等、自然宇宙观、言论自由四方面着眼,具体分析了唐宋时期中国的政治讨论与制度建设,以及后世英国对中国材料的译介引述和对中国形象的褒贬讨论。 包华石广泛征引文献和视觉材料,以说明不论中国还是英国,当面对愈加放纵的特权和专制权力时,众多名人志士都采用了相似的策略予以理智回击。而今天,我们却只对有所谓“欧洲近代早期”的发明耳熟能详。事实上,前工业时代中国和英国的历史发展有着众多相似的经历,譬如受过教育的非贵族人士的崛起、印刷技术的普及、大众识字率的提高、不断扩张的艺术市场、公共领域的出现等等。正是这些共性经历,使得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18世纪产生了革命性互动。
田春华
已完结· 22.99万字
李明杰,周平
已完结· 5.37万字
尚吉永 卢阳光 主编
已完结· 132.50万字
赵岩 主编
已完结· 16.83万字
陈雪鸿,何小龙,李俊
已完结· 10.73万字
本书聚焦于平台、标识、边缘计算等热点安全问题,紧扣当前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重点和焦点,主要分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安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安全、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等章节,可为政府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人员等提供参考。
苏美亭,袁海嵘 主编
已完结· 8903字
本书以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常用的西门子 S7-1200 PLC、V90 伺服驱动 器及 KUKA 工业机器人的综合应用为主,结合 KUKA 工业机器人实训平 台,以设备的安装、编程、调试为主线,从基础到综合实战,详细讲解了 工业机器人和 PLC 相关基础知识,并通过绘图、码垛、装配及喷涂等典 型工作站应用讲解,让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工业机器人及 PLC 系统集成相 关的技能。 本书适合工业机器人和 PLC 相关专业在校学生使用,也可用于企业 职工技能提升。
佚名
已完结· 19.25万字
张小红,杨帅,孙炳孝编著
已完结· 8.75万字
本书根据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的培养目标,采用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基本认知、安全操作、机械装配与调试、电气安装与调试、系统调试、故障排除、维护与保养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作为中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及参考用书,也可供初学工业机器人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本书配有授课电子课件,需要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免费注册后下载,或联系编辑索取(QQ:1239258369,电话:010-88379739)。
佘明洪罗显东
已完结· 1157字
本书是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具有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等特点。将数字化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融入纸质教材中,使得教材“动起来”,增强了教学互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br>全书共8章,第1章介绍工业机器人概述;第2章介绍利用示教器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第3章介绍工业机器人的RAPID编程与调试;第4章介绍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应用;第5章介绍机器人写字操作及仿真;第6章介绍机器人搬运操作及仿真;第7章介绍机器人码垛操作及仿真;第8章介绍机器人焊接操作及仿真。<br>本书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和职业本科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教师、学生以及相关行业工程人员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高功臣 主编
已完结· 11.34万字
王德吉
已完结· 15.75万字
《西门子工业网络通信技术详解》以工业网络的发展历史为主线,从最早的串行总线技术到最新的工业以太网技术,详细地阐述了西门子公司各种总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重点介绍了当前西门子公司最新的丁,业以太网技术——PROFINET,并详细介绍了支持PROFINET的核心网络组件——以太网交换机,包括西门子SCLANCEX有线交换机系列和SCALANCE-W无线交换机系列。在介绍产品的设置和应用时,配以详细的操作图片,让读者真正能一步步从入门到精通。 《西门子工业网络通信技术详解》既可以作为大中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实施和设计人员进行网络调试和设计时的参考用书。
黄维,余攀峰等 编著
已完结· 1.58万字
宋晓刚 主编
已完结· 7.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