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宫内幕:苏联的神话与现实
述弢
已完结· 16.39万字
我们的邻邦、曾经坚如磐石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于1991年以和平的方式解体。这一变故有如晴天霹雳,令世人目瞪口呆。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书所收文章,从多方面、多角度介绍苏联的政治经济情况,其中关于农业集体化、苏联政治演变等方面的文章,更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述弢
已完结· 16.39万字
我们的邻邦、曾经坚如磐石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于1991年以和平的方式解体。这一变故有如晴天霹雳,令世人目瞪口呆。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书所收文章,从多方面、多角度介绍苏联的政治经济情况,其中关于农业集体化、苏联政治演变等方面的文章,更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吐温
已完结· 6.56万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小说描述的了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浪漫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的事。 这部小说虽是为儿童写的,但又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看的读物。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的:“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子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
(美)马克·吐温
已完结· 28.37万字
“那一刻,我只想永远待在那里,哪儿都不想去了。”HuckleberryFinn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很悲惨,直到和TomSawyer的一次冒险让一切发生了改变。可是Huck的父亲再度出现,将他绑架。Huck决定和在逃的奴隶Jim结伴,沿密西西比河逃出魔掌。逃亡生活并不好过,Huck和Jim陷入了重重困境。Tom能及时赶来,帮助Huck把饱受奴役的Jim解救出来吗丶?Huck被父亲找到后又会发生什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全彩设计、图文并茂,将经典小说与当代作品完美结合,可全面满足国内初中各阶段学习者的英语阅读需要。
王海荣
已完结· 9.26万字
本书作者拥有十多年的内控工作实践,先后供职于制造业、咨询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本书从内控的定义出发,详细介绍了内控的角色定位、工作内容、执行人、工具箱、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内控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关于内控的误读等内容。书中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图表,将带你一窥内控的前世今生、方方面面。
〔美〕马克·郭士顿,菲利普·戈德堡
已完结· 7.19万字
当我们意识到正是自己的行为阻碍了我们获得渴望的爱、成功与幸福时,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我们讨厌自己。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挫败的行为。它让我们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就像平坦大道上的绊脚石,让我们难以拥有那些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
佚名
已完结· 18.90万字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为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4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曾出现的哈克贝利·费恩。他是一个聪明、勇敢的白人少年。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为了逃脱再次被主人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从此二人相伴而行,经历了种种奇遇。 本书赞扬了白人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美】约翰·R.埃里克森
已完结· 44.43万字
丛书围绕一只叫“汉克”的警犬展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汉克在美国西部一个普通牧场作为“牧场治安长官”的生活经历和种种冒险。汉克不修边幅还有些自作聪明,但是他机警、真诚、坚持不懈,具有非凡的魅力,对成长中的少儿读者有良好的教育启示作用。丛书中的故事诙谐幽默,紧张刺激,紧紧围绕着冒险、侦探、勇气、智慧、友谊等主题展开,搭配上生动的插画,将会让小读者们沉浸在西部牧场精彩的动物世界中。
[捷克]哈谢克
已完结· 28.79万字
色厉内荏的奥匈帝国凭借武力奴役虽弱小却倔强的捷克,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捷克人民一员的帅克,表面上唯唯诺诺,内心则充满了反动统治者无限的鄙夷和憎恨。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帅克就以种种令人苦笑不得的方式与反动统治着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俄】列夫·托尔斯泰
已完结· 23.85万字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是俄国有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草婴的译本于1983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翻译家、《辞海》外国文学学科主编草婴历时20载匠心翻译。《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背景,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家族的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其中共描述有各阶层人物559位,其心理、思想和生活状况各异,个个独具魅力,人物命运的轨迹不断交织、纠缠,犹如奏一曲格调庄重、技巧绚烂的时代交响乐。
吴晗
已完结· 8.66万字
[北方文艺出版社]
【美】约翰·R.埃里克森
已完结· 59.64万字
丛书围绕一只叫“汉克”的警犬展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汉克在美国西部一个普通牧场作为“牧场治安长官”的生活经历和种种冒险。汉克不修边幅还有些自作聪明,但是他机警、真诚、坚持不懈,具有非凡的魅力,对成长中的少儿读者有良好的教育启示作用。
【美】马克·吐温
已完结· 18.42万字
哈克是一个聪明、勇敢的白人少年,先是遭酒鬼父亲虐待和抛弃,后又被收养人严加管教。为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他选择了出逃。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勤劳质朴、善良忠厚的黑奴——吉姆,吉姆因不堪忍受再次被卖掉的命运,也逃了出来。同病相怜的两人很快成为知心朋友,开始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生涯。
徐志摩
已完结· 5.52万字
《爱盾小札》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四十诞辰而将两人合写的日记及徐志摩925年写给她的书信编辑而成的 《志摩日记》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五十岁生日编辑的。这些日记、信札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两人由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殿堂的情感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一对年轻男女冲破重重樊篱、追求个性解放的心声,文字清丽,感情率真。此外,我们还选录了一些纪念文章,并附有徐志摩年谱。《爱眉小札 志摩日记、书信集》所选各篇以蒋复璁、梁实秋主编的《徐志摩全集》(版)为底本,原书得到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女士及生前好友的鼎力相助,文字总数据由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独生子徐积锴先生向美国各大学图书馆中搜求,意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
华盛顿·欧文
已完结· 5841字
刘益飞
已完结· 21.10万字
思考是人的本能,更是一个学者的使命。党的建设需要思考,这是自不待言的。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思考,需要清醒地把握党的建设发展的大趋势,不为表面轰轰烈烈但却有悖大趋势的做法所困;需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为表象所迷;需要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品格,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仅仅停留于文件解读的层面;需要有自觉的大局观念、政治观念,始终站在党的事业的立场上去辨析问题。本书收录作者历时十年所撰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论文、随笔、杂文,展现一位党建学者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张雯雯
已完结· 8.17万字
本书主要讲述一个年轻的全职妈妈和不足两岁的小婴儿一起看世界的行纪。不但是一本带婴儿出游的攻略,也是一个80后如何和充满好奇的宝宝一起来重新认识熟悉这个世界的记录。这里不但有记录旅行中点点滴滴的流水账,也有关于带宝宝旅行的父母所要知道的小窍门,还有探索摄影的爱好者对旅行摄影的丁点建议。
〔日〕大江健三郎
已完结· 8.32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刘元
已完结· 1916字
本书反映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百姓生活。平民形象的“小克”,长着一对大耳朵,戴顶圆礼帽,天真可爱、憨态可掬,如同张乐平笔下《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他辛苦度日,经常碰壁,又时常不得不耍点“小聪明”应对困窘。 “小克”每日所做的事情,即是生活在那个年代居于弱势群体的普通百姓生活写真。
熊敏
已完结· 1787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美】马克·吐温
已完结· 20.71万字
马克·吐温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深受全世界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小主人公哈克贝里·芬是个孤儿,无人管束,但心底善良,爱憎分明。他帮助黑奴吉姆逃往废奴区,一路上遇见了各式人等,遭遇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胜利。好朋友汤姆·莎耶的母亲要收他作义子,但他不愿接受所谓的“教养”,宁愿继续过无人管束的生活,于是又逃了出去。每一个读者都会为他未来的命运担心……
【英】狄更斯
已完结· 1.02万字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游美札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游记作品,对于直观地感受十九世纪中叶北美大陆的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近距离地了解狄更斯的思想态度和立场观点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阿根廷]博尔赫斯
已完结· 8402字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王海荣 著
已完结· 30.57万字
吴晗
已完结· 21.57万字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日】中内
已完结· 10.54万字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和“日本商业圣手”中内功的对话录。他们的对话涉及了当时经济世界出现的变化,明确指出了自由市场和自由企业(尤其是中日两国)所面临的挑战: 1、这些经济变化对单个国家及经济意味着什么? 2、这些变化对相关经济体意味着什么? 3、这些变化对社会、个别企业、职业人士及企业高管意味着什么? 这些就是德鲁克和中内功探讨的问题,他们用精彩的洞见,分析了亚洲未来的经济角色。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分为两部分“挑战的时代”和“重塑的时代”。来自彼得·德鲁克与中内功就多个国际主题进行的对话。 第一部分着眼于经济、社会和商业方面的重大发展。第二部分关注的是过渡时期我们面临的具体挑战:从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更新? 这两部分都体现了德鲁克先生和中内功先生的一个共同信念: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告诉我们需要做什么,实践告诉我们怎么去做。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获得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改善自己的行动、知识、成长和业务绩效得到有效的指点。
张天一
已完结· 8.35万字
编辑推荐: 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独家揭秘 社群品牌运营背后的规律和逻辑 90后创业者张天一白手起家,在伏牛堂创立一年之际,已是京城大众点评口碑最佳湖南牛肉粉店、获得四轮数千万投资,他是如何做到的? 餐饮品牌伏牛堂如何建设20万人的青年人生活社群 “霸蛮社”,并快速成为知名品牌? 内容推荐: 《伏牛传:一个社群品牌的内部运营笔记》是一本餐饮社群品牌的内部运营笔记,90后创业者张天一记录了创办伏牛堂餐厅过程中建设霸蛮社社群的详细历程,并场景化揭示了社群品牌运营背后的规律和逻辑。 伏牛堂米粉店怎样通过零成本运营社群品牌不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对策就是这支90后创业团队对T型战略的灵活应用。书中详细介绍了T型战略的五个法则:趴着说人话、制造情感不对称、人格化、归初心、打造自组织社群。 针对当前很多创业者都感到困惑的社群品牌运营问题,张天一将亲自策划的品牌运营案例、运营过程中的所思所悟、积累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无私地在书中分享,总结了真实的体悟和简单易行的经验,记述了创业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出的打造社群的经验干货。相信对于创业者、社群管理者和企业营销人员具有实用的借鉴价值。
张延昆 著
已完结· 15.01万字
扁虫鱼
已完结· 19.11万字
如果说交易直指人性,那这本书直面交易,也就直击了人性。 作者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有点跌宕,充满了欲望与抗争——某次盈利的喜悦是更大亏损的伏笔,而坚守正确又需要担负痛苦与忍耐。 与一般投资书迥异的是,书中很少有图表的解说。作者很少谈什么必胜的秘籍,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来讲故事。一个人的故事或许片面,但作者并不渴望教你怎么做,只是告诉你他做了什么,做错了哪些,又做对了哪些。他18年的经历够长,几历熊牛,避免了短视。他的投资阅历够丰富,既有契合历史的贯通,也能够纵横捭阖。 这本书就像一部电影,让你回望中国第一代股民曾经走过的路,并从中学习到金融投资所应秉持的态度及反应。
云峰
连载中· 504.83万字
【盗墓+悬疑+鉴宝】我是一个东北山村的穷小子,二十世纪初,为了出人头地,我加入了一个北方派盗墓团伙。从南到北,江湖百态,三教九流,这么多年从少年混到了中年,酒量见长,岁月蹉跎,我曾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奇人异事,各位如有兴趣,不妨搬来小板凳,听一听,一位盗墓贼的江湖见闻。
吴承恩
已完结· 50.04万字
西游记(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