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教育法
途龙
已完结· 9.56万字
你的孩子是不是喜欢与你对着干?是不是喜欢顶撞长辈?是不是对你的教导充耳不闻,是不是经常大喊大叫,是不是随意发泄情绪?是不是不爱学习,是不是让你感到崩溃?其实,这都是孩子叛逆的表现。 本书从孩子的“叛逆”问题出发,告诉父母们孩子叛逆的普遍存在性,并且摒弃了传统“棍棒教育”的思想,给出了一些我们可以学习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法。相信这些技巧能帮助你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让你的孩子真正不伤及个性地成长起来。
途龙
已完结· 9.56万字
你的孩子是不是喜欢与你对着干?是不是喜欢顶撞长辈?是不是对你的教导充耳不闻,是不是经常大喊大叫,是不是随意发泄情绪?是不是不爱学习,是不是让你感到崩溃?其实,这都是孩子叛逆的表现。 本书从孩子的“叛逆”问题出发,告诉父母们孩子叛逆的普遍存在性,并且摒弃了传统“棍棒教育”的思想,给出了一些我们可以学习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法。相信这些技巧能帮助你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让你的孩子真正不伤及个性地成长起来。
【美】杰弗里·伯恩斯坦(JeffreyBernstein)
已完结· 17.59万字
孩子叛逆只是因为到了叛逆期吗? 是什么使他如此爱生气、爱发脾气? 是什么使他表现出如此恶劣的态度和行为? 本书将告诉你 误解叛逆孩子的9大陷阱 停止大喊大叫的25个办法 不和孩子争输赢的13个策略 正确倾听和理解孩子的诀窍 表扬孩子好行为的正确方法 让纪律约束更有效的关键点 获得家庭成员支持的重要性 可能导致叛逆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书的目标是帮助你 以全新方式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 用更建设性的方式回应叛逆孩子 循序渐进地减少孩子的叛逆行为 改进你与叛逆孩子的亲子关系 你正在因为孩子的叛逆而抓狂吗? 孩子不听话,喜欢挑战你的权威和耐心, 让他干什么偏不做,凡事都和你对着干, 发脾气、情绪化、固执极端、粗鲁无礼…… 而且,这些叛逆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自己, 包括他的学习、学校生活、兴趣爱好、人际关系…… 也许你试过唠叨、说教,也试过惩罚、打骂但没有一种方法见效,只能把自己气个半死 想要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运用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态度,坚持纪律约束, 就可以打破孩子叛逆的恶性循环, 不打、不骂、不动气,十天重获掌控权,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家庭回归安宁和温暖!
庄琳君
已完结· 10.61万字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0-6岁是关键。最好的教育,在生活的点滴里。 《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不是孩子爱闹情绪,是她/他想说却不会说!》独有的案例式示范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会独立生活能力,引领幼儿学会语言表达,让孩子想说又会说。方法具体,简单好用。
王莲君,朱彤彤
已完结· 31.80万字
徐奕发
已完结· 11.21万字
孩子渐渐长大,总是会面临各种苦恼和困惑,但是他们反而对父母关闭心扉,不愿意向父母倾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孩子也是如此,父母一定要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这样才能顺利打开孩子的心扉,得到孩子毫无保留的倾诉。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教会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让父母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和孩子说话,与孩子共同成长,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紧密。
王佳
已完结· 16.16万字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有心的父母都能培养出一流的孩子》以孩子成长发育中各个年龄段会出现的敏感期为切入点,告诉父母应该怎样认识、把握和运用孩子的敏感期,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并帮助敏感期孩子健康成长。《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有心的父母都能培养出一流的孩子》收录了80多个孩子(0~12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均由家长或是老师记录,全面深入地揭示了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而且每个案例后面的点评文字就像一把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海报:
心心妈
已完结· 24.63万字
安全感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有了安全感,孩子才能放心地探索世界 随着现代社会对育儿知识、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在孩子生命*初几年,培养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充足的安全感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指标。的确,拥有安全感的孩子,生命的底色都是暖色调的。他没有太多辛苦的情绪损耗,能集中能量去探索世界、学习新知;他会拥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在将来生活得更幸福。 在本书中,作者提炼了妈妈培养孩子安全感的六大关键:*,妈妈要“看见”并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爱;第二,妈妈要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滋养亲子关系;第三,妈妈要学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第四,在出现沟通问题时,妈妈要学会反思,以避免问题再次发生,从而提升亲子关系的品质;第五,妈妈要学会照顾自己,拥有好情绪,这样,才能让孩子内心更加安定;第六,好妈妈还要学会巧妙地处理好与“养育合伙人”的关系,以获得更多支持。
陈荣赋,魏凤莲
已完结· 25.95万字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唐学芬
已完结· 9.15万字
什么样的孩子不会忧伤?不需要面对问题、从未经受挫折、凡事都称心如意的孩子不会忧伤。作为父母,谁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然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期待。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儿,那么我们就必须教会孩子学会经受挫 折。与其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雨。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孩子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战胜挫折。能战胜挫折、能吃苦的人,可以忍受所有的不幸,世界上没有跳不出的困境。”
贝贝妈妈
已完结· 8.16万字
著名学者刘瑜曾给她的孩子写过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愿你(孩子)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这段话表达多少父母多孩子的期许,不求你你多么成功,但求你能慢慢长大,成为一个坚强、品格端正的人。 愿你慢慢长大,是一个种教育理念,被周国平、贾平凹、扎克伯格、林清玄、尹建莉等中外众多名家所推崇。 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孩子是否需要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呢?父母是否可以能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呢?本书通过52个案例和故事帮助父母拍拖无助,帮助父母培养出新一代独立、自信的优秀孩子!
吴学刚
已完结· 14.87万字
你已经多少次下定决心要教育好孩子又半途而废了?不吼不叫,不生气不赌气,与孩子的沟通才可能更顺畅一些。与其吼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什么孩子总是不惹大人生气?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发火吼骂孩子?为什么与孩子90%的争吵是可以避免的?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做心灵的交流?
鲁鹏程
已完结· 12.42万字
早上赖床、不写作业、不收拾玩具、做事拖拉磨蹭、晚上不睡觉……这一件件的小事,都成为妈妈朝孩子乱发脾气、大吼大叫的导火索。朝孩子大吼大叫已经取代打骂,成为一种新的体罚方式。妈妈经常是超孩子吼叫之后后悔、自责,但是下一次还是忍不住吼孩子! 吼叫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 “吼叫”虽然只是一分钟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的伤害却非常之大,甚至贯穿一生。长期对孩子吼叫、乱发脾气,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疏离,更会让孩子变得优柔寡断、不自信、懦弱、缺乏安全感,而且他长大之后,也会吼叫自己的孩子。 本书由50万册畅销书《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作者,“不吼不叫”理念提倡者、推广者鲁鹏程老师所著,不仅分析了妈妈大吼大叫的深层原因,更提供戒掉吼叫的方法和技巧。 让妈妈终止吼叫,做一个温和坚定的好妈妈!
华业
已完结· 12.65万字
笑是一剂“灵丹妙药”,自己欢笑,健身益神;与人欢笑,处处生春。
余昧
已完结· 13.65万字
孩子的玩具越来越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很多父母以为,只要给孩子买足够多的玩具,孩子就能玩得很快乐,自己只需在一旁看护就够了。殊不知,这种“陪伴方式”,人虽在,心却已疏远。《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陪孩子走过3—6岁成长关键期》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小故事,将孩子和父母间发生的许多或意味深长、或令人捧腹、或温暖隽永的故事如实呈现,将孩子在3—6岁成长期内的种种问题,以及父母的迷茫与困惑、欣喜与烦恼、忧患与感动真诚披露,用真实的感受告诉父母们——珍惜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不要错过他们精彩纷呈、鲜活灵动,极敏感、极聪慧又极可爱的成长关键期。
张华
已完结· 11.61万字
好的教育是怎样的?世界名校青睐怎样的学生?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自驱力与创新自信力? 如何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兴趣发展相得益彰? 面向未来,学习方式需要做怎样的调整或改变? 如何高效、高质陪伴孩子并塑造其健全人格? 秉承“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之使命的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集10年研究与实践写成的一本“未来之书”,就如何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8大能力与品格(阅读与表达力、信息技术素养、创造力、适应性与探索力、领导力与团队合作力、好的心智习惯、善良与诚实、做有根的“全球公民”),提供了翔实的策略建议与实操路径。
李银慧
已完结· 15.83万字
本书旨在揭开高知育儿的神秘面纱,邀请大家走入高知育儿的神秘世界。当你看到,高知也是人,而不是神;高知也和我们有一样的育儿烦恼;高知也会犯错时,大家将会明白——原来养育孩子是普天下父母共同的必修课。 我们要跟高知妈妈学什么?学的正是这样一颗心: 一颗平常心,善待孩子的每一个失误及挫折;一颗爱子之心,尊重孩子的天性、兴趣和爱好,不苛求、强迫孩子去追求卓越;一颗做朋友的心,用心倾听孩子的心语,为孩子营造一个平等、民主、亲密的亲子交往模式。 这样的父母,不是在纵容孩子,而是给了孩子一份更深沉、真挚的爱。他们用最宽容的爱,纵容着所爱的孩子。 有人说过,孩子因父母而来,却并不属于父母。孩子都是独立的,本应是自由的,不该被束缚,孩子需要这份宽容、放手的真爱。放手中,孩子追求了最真实的自己,做了最好的自己。 什么的孩子,人生最有动力?——那些能坚持做自己的孩子。
王佳
已完结· 24.02万字
这是一本结束父母与孩子冲突对抗、带来父母与孩子亲密合作的智慧宝典,也是一本让数千万家庭拥有更加轻松快乐氛围的家长指导手册。
王应美
已完结· 15.29万字
本书主要从父母关爱、抗挫心理、家庭挫折、社交冲突与矛盾、学习烦恼、挫折教育的意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详细地介绍了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挫折,并给父母提供了专业、科学、可行的建议,旨在帮助父母正确认识挫折教育,并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挫折中收获成长。
【美】琳达·哈特菲尔德,泰·哈特菲尔德,温迪·托马斯·罗素
已完结· 13.54万字
本书的育儿理念是一种哲学,作者提出的育儿的十个真相,将孩子不同阶段的行为进行分解并给出应对方法,向父母展示如何解决育儿过程中遇到的短期挑战,以及如何预防长期问题。同时,作者教给父母与孩子建立牢固关系的具体方法。 书中给出的开创性的教养模型,非常适合父母、看护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研究学习,以锻炼他们在和孩子相处时所需的同理心和感知力,形成全面的培养培育体系。
刘雪峰 著
已完结· 11.88万字
生活离不开数学。本书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丰富案例,介绍了如何用数学思维,特别是运用贝叶斯定理来分析和解决看似简单但内涵深刻的生活问题。例如,《两小儿辩日》的逻辑错误,《卖拐》中使用的套路,成功学、阴谋论、星座学为什么都不靠谱,如何科学地扑点球,余则成是如何破解录音带危机的,索罗斯做空英镑的数学原理,等等。这些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穿透事物的表象,洞察事物的真相。通过本书,我们还能认识到,统计数据是常识的基础,并在此之上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批判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不断迭代升级认知,从而客观而睿智地看世界、机智而高效地做决策。
(英)赫琳·康纳
已完结· 8.19万字
在本书当中,享誉欧美的学习专家、“水星模型”创始人赫琳·康纳跟我们分享了孩子的12种学习风格,剖析了每种风格的成因和特点,该类风格学习者的记忆方式、对新信息的授受度、天生的长处和可能的盲点等;并告诉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判断孩子的学习风格,并按照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罗大伦
已完结· 6.63万字
您知道孩子的大部分疾病都是源自脾虚吗?您知道家庭气氛不好,家长情绪不好是会造成孩子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吗?您知道孩子舌苔脱落是因为脾胃受伤导致的吗?您知道孩子不长个、不长肉是因为脾虚吗?您知道孩子胃口差应该如何调理吗?您知道肥胖对孩子有多大的害处吗?您知道家长养心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吗?如果您不知道孩子生病的根源,您只能茫然地面对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疾病,只能把孩子的健康寄希望于医院和药物。 畅销育儿保健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前传,告诉家长如何从根源上保护孩子不生病!
(日)森川阳太郎
已完结· 4.90万字
《如何培养不怯场的孩子》是一本教孩子如何充满自信地展现自己力量的书。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所谓的“弱小的孩子”,在学业考试和体育竞技中,不能像平常一样发挥出正常水平,因此也产生了很多有挫败感的父母。作者森川阳太郎为很好运动员、职业运动队、商界人士和儿童提供了“能够全面展现自身实力”的方法。他提倡“OK线”――即暗示自己一个大力度优惠目标的心理基准。
宋怡慧
已完结· 9.08万字
人际关系、外表、友谊、爱情、挫折、自我与梦想,甚至网络发言等,这些课本没教,家庭也很少谈论,但却是我们的孩子每一刻都可能面对的困扰与问题。在阅读推广方面获奖无数的怡慧老师,不但以耐心、同理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还陪伴孩子们一起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她精选出300本足以让孩子、父母或师长阅读的好书。她希望在成长的路上,书会温暖陪伴孩子们,既为他们解惑,更能培养出未来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
〔美〕爱德华·休姆斯
已完结· 16.60万字
《美国好的中学是怎样的:让孩子成为学习高手的乐园》由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驻扎惠尼中学(Whitney High School)一年,“蹲点”采访而成,它由表及里地展现了一所伟大公立学校所具有的外在和内涵,并真实地剖析了美国优秀中学奇迹般契合中国现状的教育模式。
亦晨
已完结· 17.85万字
作为家长,与其给孩子留下百万家产,不如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些良好习惯。多一个好习惯,孩子的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 多一个好习惯,孩子的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 多一个好习惯,孩子的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当然,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还应该具有教育的长远眼光,不求一时的速度和效率,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不给孩子成长的压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成效。
【法】帕特里夏·斯皮内利,凯伦·本谢特里
已完结· 4.98万字
深度解读玛丽亚·蒙台梭利思想理念,提供经典的幼儿教育法,正确开启0—6岁儿童的蒙氏教育!方法实用、在家庭以及教室可快速套用操作,专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而作,教你如何培养有好奇心、有责任感的孩子;易读易懂,无任何阅读障碍,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起源到现阶段,详细阐释蒙台梭利教育;法国著名儿童精神科教授作序推荐,详细阐释蒙台梭利育儿法。
风影
已完结· 4.07万字
记忆力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而提高记忆力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聪明的孩子是如何记忆的》为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介绍了影响记忆力的几个重要因素——记忆的环境、记忆时的心情、对所记内容是否感兴趣、记忆方法及记忆习惯等,帮助家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孩子提供有利于记忆的条件,同时多种实用的记忆方法为孩子记忆力的提高提供了无限可能。
张小桃
已完结· 8.65万字
对于妈妈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养育孩子的过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过于强调了养育的部分,而忽略了妈妈作为独立个体的需求。都说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那么,越是勇于追求自我、成就自我的妈妈,自然越能够养育出优秀的孩子。本书将和妈妈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在快乐发展自我、活出美好的同时,给孩子更好的养育。妈妈是孩子的光,孩子也是妈妈的光。这是在血缘之外,两个生命之间更深的羁绊。希望这本书能给妈妈勇气和力量,活出想要的美好,照亮孩子的人生。
周一凡
已完结· 3.52万字
《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家长和老师眼中的聪明孩子,多半是因为掌握了良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事半功倍。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他的学习成绩,也决定了他今后的人生高度。 孩子学习能力的高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反映出来的才是一个孩子的真实形象。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从父母教养、学习欲望、时间规划、记忆方法、思维方式、协作学习、课外阅读等七个方面,介绍聪明孩子是如何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