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的黎明
我是核废料
连载中· 1.88万字
大格局穿越爽文,黑色的字越看越红。因为一场意外,白弘新用一套豪华煎饼套餐和一条命作为代价从2023年的新时代来到了武安朝。此时的武安朝早已千疮百孔,内忧外患。而白弘新则穿越到了这个时代的一个藩王的身上,成为了点亮这个时代的领航员。他将带领着数万万受苦难的人民,共同迎接着属于共和国的黎明。别名:《三个时空的对撞》、《谁把黄袍加于我身》。属于【方块海】宇宙系列作品。
我是核废料
连载中· 1.88万字
大格局穿越爽文,黑色的字越看越红。因为一场意外,白弘新用一套豪华煎饼套餐和一条命作为代价从2023年的新时代来到了武安朝。此时的武安朝早已千疮百孔,内忧外患。而白弘新则穿越到了这个时代的一个藩王的身上,成为了点亮这个时代的领航员。他将带领着数万万受苦难的人民,共同迎接着属于共和国的黎明。别名:《三个时空的对撞》、《谁把黄袍加于我身》。属于【方块海】宇宙系列作品。
陈文捷
已完结· 9.98万字
这是一本为建筑、规划和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而著的有故事的罗马建筑史。本书将不仅为您详尽介绍罗马各个时代的城市和建筑的特征及发展脉络,还会抖开历史的尘土,为您讲述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再现罗马从共和国走向帝国、从恺撒的世界变成基督的世界这样一个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的历程。本书配有510余幅精美的插图辅助您的阅读。
郑丹石
已完结· 20.59万字
建国前后,在战场上一败涂地的蒋介石,准备用暗杀与破坏来挽救败局。一时间,敌特猖獗,他们阴谋要暗杀等国家领导人,还有人要轰炸天安门,在罗瑞卿、李克农等人的领导下,中央警卫部队、公安部中央纵队、便衣警卫大队、纠察大队和各地刑侦部门,一起组成共和国的铁拳内卫,他们凭借着机智与勇敢,重拳出击,陆续侦破“计兆祥潜伏电台案”、“七一”暗杀、炮轰天安门等重大暗杀和破坏行动,有力地保障了中央领导人的安全,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乔纳森·伊斯雷尔
已完结· 78.09万字
本书是一部全新角度的300年荷兰共和国史,首度全方位解析荷兰共和国从酝酿到衰落的全过程。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分述各时代荷兰地区的发展历程。1477—1588年的共和国奋力摆脱勃艮第的控制,在唤醒自我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过程中燃起一片宗教改革与大起义狂潮。1588—1647年,处于黄金时代早期的共和国不断寻求抗争西班牙统治的道路,在意识形态上陷入大辩论,在权力的对峙中磨合出宗教宽容政策。1647—1702年,航海贸易的大发展,让八十年战争后的共和国在诸多思想的裹挟下陷入斗争,这种斗争既包含内部意识形态的对抗,也包含共和国与外部英、法间的竞争与厮杀。 1702—1806年,四次英荷战争的摧折,爱国者党运动的席卷,即使有尼德兰新共和国的垂死挣扎,衰落的时代也必然来临。最终,在拿破仑政权下,共和国正式落下帷幕。
文扬
已完结· 5.89万字
中国是世界上*个真正的国家,将中国的国家与西方的民族国家放在一起衡量,后者在很多方面都未达到前者的标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西方只有政体,没有国家,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才是国家,而且是大一统国家。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国家、天下为公传统的延续,是当下中国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的独特政治价值。今天的中国,无论与百年前历史上的中国相比,还是与当今世界各国相比,都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
水明石
已完结· 58.97万字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尋一夥相識,他一會咱一會,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缪杰
已完结· 8.89万字
这是中国内地歌手、经典人文组合“水木年华”成员缪杰的一部有关南极和北极之旅的作品。南极成群的企鹅,在眼前塌方的冰川,近在咫尺玩耍的小须鲸;北极的日全食,耀遍夜空的极光,零下四度的冰酒店……
奈奈
已完结· 10.22万字
我想要一所大房子,房子是用玻璃做的,这样夕阳照在上面,我的王子便会来找我。 王子他有最忧悒的眉眼,最温柔的笑容,还有柔白的掌心。 我的手落上去。 春天就会飞回来。 可是,到最后,我也只是在如花的年岁里飘然走过。耳边是青檀巷少年们低诉愁肠的声音,身后是他们踟蹰辗转的身影。 假如时光可以倒转,我们是不是来得及在过去的欢乐悲喜之中,捡起一片让伤痛愈合的叶? 这样就不用站在时光背后,泪如雨下。
郭立场
已完结· 23.97万字
整个清朝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昏君,却无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致使清朝 终走向穷途末路,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本书以清朝 后七个皇帝的教训为主轴,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探寻事件背后的必然逻辑,让真实的细节再现历史的变迁,从而为认识清朝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齐明月
已完结· 12.37万字
本书内容选自一些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家的回忆父亲母亲的文章,通过他们朴实的言语和真挚感情的流露,来体会他们的那种思念和反刍之情。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也终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不不断离开。本书的宗旨在于提醒我们每个人,在来得及的时候,去回望一下,父母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于那里。而我们也应该这份亲情的传承中,去回报恩,传递爱。
黄有璨
已完结· 17.34万字
本书是影响数百万人的新职业教育创业者、《运营之光》作者黄有璨关于职业发展、商业认知和个人成长的最新力作。 这本书最大的不同是其提出的个人成长底层逻辑和方法论,能指导读者自主地解决每个具体困难,而不是生搬硬套作者的过往经验。 全书以作者总结出来的个人成长范式“非线性成长”为主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身边高手的例子,帮助大家梳理在不确定环境下个人成长的三大阶段——“技能培养”“提升商业认知与系统思考能力”和“心性成长”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理性和感性在书中交替呈现。主线围绕三大阶段,充满了条分缕析的理性思辨色彩;辅线结合作者自身经历,既有纠结、自省,又有热情和坚信,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同时欣喜地发现认知和思维得以提升。
王军伟
已完结· 12.93万字
本书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介绍和剖析。首先,从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应用上对信贷的产生和经济意义、信贷分析方法的变迁进行阐述;其次,对信贷整个生命周期中使用的Cohort分析、信贷业务开展、合同签订、风险监控预警、催收和不良资产处置、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中报表等重要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最后,从财务数据、信用报告、交易流水等信贷角度方面分析借款者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并提出了还款意愿的货币量化方法。同时,对传统信贷方法、IPC信贷方法、巴塞尔协议方法、大数据风控进行优缺点分析,提出了基于IPC信贷、巴塞尔协议的大数据风控模式,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助于信贷机构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美)柯博文
已完结· 23.00万字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
宋玉武
已完结· 2.42万字
精选1938年美联社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所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194幅,涉及北平、冀中抗日根据地、晋南、延安等地;并配以汉森的旅行日记、新闻稿件、已发表文章。汉森类似白描的写作手法,也向读者诉说了彼时中国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一支与众不同的抗战队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部队。
【日】王柯
已完结· 17.73万字
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追溯到在这种认识之上的人类与自然神灵之间建立的契约关系,以及为了遵守这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个人•共同体•社会•国家四者之间、文化与政治之间、权威与权力之间 、民族属性与文化属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只有在这一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正确掌握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理解各时代的民族关系和各个政权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得失,并进而思考近代民族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到解构近代民族问题的钥匙
【美】罗伯特·达恩顿
已完结· 21.69万字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是新文化史大家、书籍史权威、《屠猫狂欢》作者罗伯特·达恩顿的*作品。故事围绕一位来自瑞士的图书销售代表展开。1778年夏日的一天,29岁的让-弗朗索瓦·法瓦尔热动身上马,开启了一趟环绕大半个法国的公务旅行。他受雇于纳沙泰尔出版社,任务是拜访沿途书店,推销书籍、查收账目、安排货运、调查市场。在历时五个多月的行程中,他翻越汝拉山脉,沿罗讷河直抵地中海,横穿法国中部地区,途径里昂、马赛、图卢兹等重要城镇。法瓦尔热详细记录了沿途经历。这份珍贵的旅行日志无异于一场18世纪法国外省出版市场及图书贸易的导览。与它同样完好无缺地保存在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中的,还有上千份内容详实的信件、银行账目、交易记录,涉及出版业有关的各色人群。
张维为
已完结· 15.34万字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30年来,张维为教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80年代第一次出国感受到的震惊,到今天在海外随处可见的“中国热”;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翻译陪同国事访问,到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者参加国际交流,作者力求从一个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来观察世界、思考中国,特别是探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热点问题,再尖锐的问题,也不回避。 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最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而中国是这场历史性变革的中心。不管你是否使用“中国崛起”这四个字,国际社会已普遍接受了这个中国的崛起这个无处不在的事实。
游彪
连载中· 13.10万字
这是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宋史通俗读物。作者以宋朝从开国到灭亡的十八位皇帝的生平及其经历的历史大事件为线索,串联起从陈桥兵变到崖山之战的宋朝三百年历史风云:北宋建政初期的“祖宗之法”如何影响整个宋朝的政治走向,形成重文轻武的传统?王安石变法及围绕对变法的态度形成的持续数朝的新旧党争是怎样发展的?面对北方军事强敌辽国、西夏和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的不同的和战策略,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南迁后的南宋朝廷怎样巩固偏安一隅的格局…… 本书以史实为依据,从人性的角度,细致还原了身兼“一国之君”和“一家之主”的两宋十八位皇帝的真实生命历程,以及在关键历史事件面前的命运抉择,以此描绘出两宋时期独特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史,呈现三百年赵宋王朝的兴衰嬗变。
张光山
已完结· 15.45万字
“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是一套开放性研究丛书,是中宣部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其扎实的研究内容、权威的研究团队、新颖丰富的视角,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 本书是该丛书中的一本,由分析文化、现代化、民族复兴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及内容,以及所面临的形势,*后阐述了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本书视角新颖,从民族复兴的视角切入,勾勒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脉络,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全面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协调推进的策略与路径,对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凯文·凯利(KevinKelly) 著
已完结· 53.76万字
凯文·凯利(Kevin Kelly,1952年4月27日~,人们昵称他为 KK), 他影响了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连线》杂志的总编克里斯·安德森、《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数派报告》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参与创办了《连线》杂志、发起第一届黑客大会、创作《失 控》……;他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他是——凯文·凯利 《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在创办《连线》之前,是《全球概览》杂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1984年,KK发起了第一届黑客大会(Hackers Conference)。他的文章还出现在《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杂志上。 凯文·凯利被看作是“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也有人称之为“游侠”(maverick)。
许纪霖
已完结· 29.04万字
《家国天下》的意图,就是在思想史中,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和转变。作者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终,作者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刘云军
已完结· 14.36万字
1.该书填补了市场空白。近些年,一批宋朝背景的小说、电视剧的出现,引起大众对宋代历史的兴趣。本书讲述了历史上真实的刘娥以及北宋的历史,而且以刘娥为切入点,反映出宋代政治运行的逻辑,描写了宋代的政治制度、历史发展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视角独特,使人耳目一新。2.正视听。流传于民间的“狸猫换太子”等传闻,把主人公刘娥塑造成为上位不择手段的形象。而事实上,她开创了宋朝皇太后摄政的先例,确立了北宋君臣“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其经历颇为励志,从而唤起人们的同理心,在阅读的同时与主人公产生共鸣。4.作者专业。本书作者刘云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宋史名家游彪,多年来专注于研究宋代女性史、社会史,对宋代史料、学术研究极为熟悉,保证了书稿的专业性、知识性。5.史料详实。作者写作态度严谨。全书参考了《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史书,也参考了《涑水记闻》《默记》《龙川别志》等宋代文人笔记,言必有据,杜绝戏说。6.行文通俗。轻学术的写作风格,文笔自然、生动,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学习。
【奥】沃尔特·施德尔
已完结· 14.14万字
本书是一本关于早期中国与古罗马帝国比较研究的论集,收录了七位不同作者撰写的专论,其中的五篇为提交给斯坦福大学2005年名为“帝国研究: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中国与地中海文明史”国际会议的论文。各论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个向度,提供了重新观察、审视和反思中西方中古历史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游彪
已完结· 15.00万字
1.透过帝王视角轻松读懂宋史关键问题和历史脉络宋朝一方面经济、社会和文化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和军事能力却积贫积弱,“三冗”问题尾大不掉,*终也亡于北方游牧民族之手。这与宋朝早期开国君主创建的一套独特的政治制度有着怎样的关系?宋代的皇帝和士大夫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政治制度?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十八位帝王平庸之主居多,这些“平平无奇”的君主如何缔造一个古代中国的*盛世?2. 还原脸谱化历史叙事背后有血有肉的真实个体,探寻君臣共治时代三百年赵宋王朝的兴衰嬗变 身兼一家之主和一国之君双重角色的皇帝如何把握内廷与外政的平衡?疑雾重重的后宫究竟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皇帝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如何影响其个人性格命运,进而影响宋朝政局走向和关键抉择?3.以人写史,一部简明生动的宋史普及佳作与常见的宋朝断代史作品不同,本书以历史人物作为切入点,通过叙述宋朝帝王以及围绕帝王身边的关键历史人物的故事,汇...
肖小跑
连载中· 10.77万字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哲学、历史和文学角度,结合大量历史典故和哲学理论框架,来解释当下热门的宏观金融现象,包括金融海啸中银行的危机求生、对冲基金、房价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等。每篇文章自成独立的体系,聚焦于某个单独的金融现象,用人文观来透视金融现象,解读现象背后的本质。
李欧梵
已完结· 13.09万字
本书内容出自李欧梵教授受邀为北京大学第三届“胡适人文讲座”所做的五次讲演。李欧梵教授回归到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传统题目——中西文学关系或者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用自己的思想史方法把文本和文化史连在一起。首先尝试厘清现代、现代性和现代文学或者说现代主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勾勒出现代主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轮廓。进而通过四个专题——晚清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1930年代中西文坛的“左翼”国际主义、维柯—萨义德—朱光潜的人文主义遗产,以及台湾的“学院现代主义”——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接收和处理西方现代主义所带来的“现实的焦虑”,今天我们又能从20世纪的历史种继承怎样的遗产以应对新的危机。
【英】毛姆(W. S.Maugham);唐建清 周成林译
已完结· 5.16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军伟 著
已完结· 15.36万字
八月汽水
连载中· 7945字
病毒啃食文明,粮食重构秩序。 当荒原上的幸存者还在为半块面包互相撕咬,那个蹲在粮仓里数种子的农民,已经把“吃饱”二字,刻成了新的王法。
信息社会50人论坛编
已完结· 19.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