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儒林外史有声小说

儒林外史有声小说

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有哪些?

1个回答2023-11-11 16:18
儒林外史15个人物依次为,1-4:王冕、杜少卿、周进、范进;5-8:汤奉、王惠、马静、鲁编修;9-15:匡超人、牛布衣、虞育德、沈琼枝、鲁小姐、严监生和严贡生。

什么事儒林外史

1个回答2024-03-07 12:56
讽刺封建科举制度

请问《儒林外史》好看吗?

2个回答2023-10-30 19:04
好看,不过要有耐性,看进去就好看了。批判封建佳作,值得爱好文学之人细细品味。

儒林外史 王冕

1个回答2023-10-28 02:01

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 [6]  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

则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参考资料来源:

儒林外史的介绍

3个回答2023-10-28 02:51
儒林外史介绍
  一、作者生平 吴敬梓(西元一七○一年至一七五四年),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於以科第起家的名门望族,少时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十四岁曾随父宦游,纵游大江南北。二十三岁,父亲去世后,因不善理家和仗义疏财,不出十年,几乎把祖遗产业卖光。三十三岁,它怀著愤世嫉俗的心情,移居金陵,和程延祚、樊圣谟等人交往,使他接触到清初进步哲学思想的影响。早年,他热中科举,曾考中秀才。后来,在和官吏、绅士、名流、清客的长期交往中,渐渐看清他们的卑污灵魂;加上生活上由富而贫的变化,启迪了他对炎凉世态有清醒的认识。三十六岁后,不再应试。此后他生计更困难,靠卖书和朋友接济过活。他痛恨写八股文的人,有如仇敌。大约在五十岁以前,以愤世嫉俗心情,写完了《儒林外史》。晚年好治经,五十四岁客死扬州,作品尚有《文木山房集》。
  二、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原本仅五十五回(今本第五十六回,为后人所加)。此书创作於清初以「八股文」取士制度对社会的毒害愈来愈深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其思想价值有二:
  1·再现封建科举制度下各类被讽刺的文士面貌,深刻抨击这个制度的弊害、罪恶。如贪官污吏汤知县、王惠和土豪劣绅,便是醉心科举、装满八股的皮囊。「斗方名士」牛玉圃、景兰江等,趋炎附势,也是这种制度下产生的怪物。通过上述 的人物,反映出封建社会后期吏治腐败,道德败坏,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
  2·通过一批正面人物,表现作者的理想。书中有反对科举、蔑视功名的清高正直的知识分子,如王冕、杜少卿、沈琼枝(新型女性)等。又有四个「市井奇人」季遐中、王太、盖宽、荆元,靠自己的手艺自食其力,以琴棋诗画自娱,过著颇有艺术风味的独立生活。在上述人物身上,虽反映了时代思潮中新的先进因素,但终究越不出传统儒家的思想范围。
  三、艺术成就 此书的艺术成就有四点:
  1·达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书中的讽刺,极具特 色。作者爱憎明确,态度严肃,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程度,对不同的人物进行讽刺。如对严监生兄弟是强烈的憎恨,无情的鞭挞;对王玉辉是又怜悯,又批评;对马二先生是又嘲讽,又同情,均各取得了准确有力的讽刺效果。
  2·善於采用典型情节来塑造典型形象。作者善於巧妙地集中、安排日常事件,使之深入浅出,构成典型情节以塑造典型形象。如范进中举前后和娄家公子三访杨执中便是好例。又善 於让人物自相矛盾,以揭露丑态,如王仁、王德的言语与行动的矛盾;选取突出性格特徵的细节,如严监生临死因房间里点了两根灯草的小油灯,不肯断气等。这样的夸张性精美细节,寓意极深。
  3·采用了「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独创性结构。没有贯串全书的主要角色、主要线索、中心人物,却能环绕反对科举制度这一点,安排近两百个人物,逐个逐批出现,又逐个逐批隐退,巧妙地安排了各类人物和故事,较有利於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因全书缺少主干,这种结构是较松散的,但和所反映的内容却很和谐。
  4·语言明快、形象、精炼。作者常善於用三言两语,描出人物的形象。如第二回如此描写夏总甲说:「两只红眼边,一副 锅铁脸,几根黄胡子,老戴著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裏拿著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这些精彩的语言,就把一个小土豪的形象描绘得很逼真。

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3-11-02 11:57
fyuuhhggfg Fttggtg The ggh

《儒林外史》、《武林外史》、《春明外史》三部小说的作者分别是谁?

3个回答2024-01-07 06:20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武林外史是古龙的,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

儒林外史马纯上是谁?

1个回答2024-01-31 05:30

儒林外史 

马  静,马纯上,人称马二先生,浙江处州人。秀才,老廪生,选家。

匡超人原来是一个比较勤恳淳朴的农家子弟,先在柴行记账,后来又以测字为生,在杭州城隍山遇到了,马纯上,马二劝他读书制艺,应试科举才是“荣宗耀祖”,“显亲扬名”的唯一途径,并且资助他回乡攻读。

匡超人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纯上马二先生他不仅不感恩图报,还妄加诽谤嘲笑,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儒林外史这一班人是有名的呆子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4-02-19 17:59
《儒林外史》中的“这一班人是有名的呆子”指的是那些被作者吴敬梓批判的假名士,如娄家两公子、邹吉甫、余大先生、季苇萧、景兰江等。
这些人在当时社会中,虽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名声,但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才学和道德修养。他们空有虚名,喜欢追逐名利,且目光短浅,不顾他人利益,只顾自己的利益。因此,吴敬梓在小说中称他们为“呆子”,暗示他们缺乏真正的智慧和判断力,也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
此外,小说中的“呆子”也有一定的讽刺意味,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吴敬梓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名不副实的现象,提醒人们要警惕这些人的虚假形象,不要被他们的虚名所迷惑。

儒林外史白人性格

1个回答2024-03-14 12:11
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
热门问答
热门搜索
更多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