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我的二十年》——“榕城”—福州

《我的二十年》——“榕城”—福州

书名:我的二十年作者名:我叫杨小二本章字数:2191更新时间:2021-12-27 16:32:06

这个城市于我而言,太陌生,陌生到我即便在这里待过几年,离开时感觉跟来时并无两样。

我不是个很爱四处闲逛的人,而且从大一踏入这个城市之时,我便朦胧中感觉,以后必定会离开,既然要离开,便不想多费心思去了解。

印象最深的,还是三坊七巷,是来学校的第二天,父亲一直想去的地方。

父亲是个比较喜欢探寻历史足迹的人,当初陪哥哥在天津,听闻逛遍了潘家园等挟裹着历史气息的所有老城,后来在宁波,又去了蒋介石故居,奉化溪口。

所以来到福州第二日,父亲便迫不及待地抓着我一起去踏寻三坊七巷的痕迹。

我此前并不知道什么是三坊七巷,到了目的地,才知道,这是一条聚集了民国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的祥瑞之地。

然人文城迹,早已被商业化气息填满,再不见那些岁月的斑驳,也嗅不到曾经的文化气息,只看得见到处摆摊收费的售票处。

从高中历史课本的“虎门销烟”里我知道了林则徐这个人,是个实打实的大人物,林则徐故居,也在三坊七巷,自然父亲与我都想去观摩一番这位大人物的住所。

天不遂人愿,一张醒目的售票处长桌拦住了我和父亲的去路。

不过想要进去,总是有办法的——当然这里我并不鼓励各位做出逃票的举动。

毕竟一张价值三位数的门票在当时的父亲和我看来,真的算是天价了。

没有钱,连瞻仰文化的资格,都没有。

这跟在医院里没有钱,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所体会到的悲怆无奈感是相同的。

林则徐先生的房子,放在现在,也算是豪宅,真是羡慕那个可以靠单位分房的年代。

庭下如积水空明,房前的大水缸里,盛开一朵朵睡莲,映照着当天福州正好的日光,好不安祥静谧。

当然作为林则徐先生的那些著名事例也被一一陈列于博物馆中作展览。

我是不很喜欢中国的近现代史,那是一段受尽屈辱的历史,是一段执政者愚昧到极点差点导致国亡的历史。

而高中也因为厌恶这段历史,直接导致历史这门功课考试不及格。

是的,我骨子里就是那种不愿意去面对,以为逃避就能解决问题的怂货性格,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并不是觉得逃避能解决问题,只是单纯觉得,逃避可以让我忽视这个问题,让我心情不至于那么不顺畅,至于解决,不到万不得已,就还是这么拖着吧!

后来分班去了理科,从文科同学那里了解到,高二高三学的分别的西洋史和中国古代史,当时就不乐意了,为啥这顺序不能换换......

第二印象深的就是冰心、林觉民故居。

说到冰心,大部分人都熟悉,这是位伟大的文学创作者,为中国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是课本上需要背诵的说辞。

说来惭愧,我似乎没有读过冰心的作品,但却对她的成长史十分熟悉,一个人的历史总会影响到她的文字。

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自然从思想上便根深蒂固了,“爱可以化解一切苦难”。

我很羡慕冰心的人生,至少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在很多才女辈出却红颜薄命的时代,冰心作为全家的掌上明珠,享受到来自每一位亲人的疼爱,用老人们的话说,大概就是命好了吧!

林觉民先生可能有些人没有听说过,但是提到一个人,大部分人一定听过,那就是林徽因。

林觉民是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的弟弟,就是林徽因的叔叔。

在文学、建筑方面的造诣,林徽因在知名度上可能会胜过自己的叔叔,不过就作品而言,就是见仁见智了。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建筑学家,开创了我国一带建筑学先河。

当然这同样也是需要背诵的说辞。

比起林徽因在文学、建筑上的成就,我却对她的外表印象十分深刻,虽然这么说有点太过于以貌取人。

中国近代的才女,单从外在上看,林徽因和陆小曼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那个没有美图的年代,这二人流传下来的一张张黑白相片,神韵之间,就足以令人心向往之了。

跟父亲一同踏过青石板铺就的古老巷子,尝遍了传说中福州的传统美食:扁食、鱼丸、肉燕。

讲真,可能是我们吃到的不怎么正宗吧,实在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味。

我是个在吃上面很挑剔的人,导致很多朋友都不是很爱跟我吃饭,因为我的过度挑食,让他们在点菜的时候总是十分为难。

大概从来没有人不吃鱼吧,何况还是在一个沿海城市,可我就是。

即便我不吃鱼,可父亲还是十分执着的,每次都将或清蒸、或油炸的鱼摆在我面前,试图借助我的好奇心,对面前这盘鱼动一下筷子。

然而我每次都让父亲失望,不单单是不触碰,甚至把这道鱼重新推到父亲面前。

每每这时,父亲总是面带遗憾的摇摇头,似乎我错过了什么绝世唯美一般。

我的很多朋友说,鱼肉很鲜美,而且脂肪含量很低,蛋白质含量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还很美味的食物。

可鱼肉在我嘴里,说味同嚼蜡都不为过,简直是塑料的口感。

所以我从不吃鱼。

即便味觉十分挑剔,我却偏偏是个很崇尚看美食栏目的人,以前有个“蔡澜提菜篮”的节目,后来有个“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因为《端午的鸭蛋》一文,我发现有位汪曾祺先生,好像很喜欢写四方美食。

当然关于写吃,不仅仅是出生于双黄蛋故乡的汪老先生所钟爱的,佩弦先生也曾经在《说扬州》一文中,大刀阔斧的畅谈扬州美食。

对美食的描写方面,我是佩服这些文化传播者的,至少很多我没有尝过的食物,通过他们的文字或是电视栏目的播放,都让我有了想去尝尝的冲动,虽然很多后来尝过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味,甚至有些味道还有点怪怪的。

但就暂且当作是我的味蕾不适合吃这些食物吧!

美食,确实可以作为一方水土的名片而存在。

然可能当以名片来传扬之时,免不了会对其有一番艺术上的修饰,从而造成我对地方美食的期望值过高。

不偏不倚地说,美味确实,可常言道“重口难调”,这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亲自将其放入舌头上翻滚一番,才能得出结论了吧!

美食如此,文化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