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7章;用养生思维解读《论语》(述而第七)

第7章;用养生思维解读《论语》(述而第七)

书名:论语与养生作者名:嵩山奇石本章字数:6207更新时间:2021-06-22 02:23:32

子食于有丧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都是把这句话解释为孔子富有同情心、仁爱之心。《礼记》中有:临丧不笑。在丧礼中不笑,这个可以理解。临丧不吃饱,不仅是为了表达同情之心,还应该有更深刻的意义。临丧是参加丧礼,参加丧礼大多是为了悼念亲朋好友,一定会有悲伤的心情,甚至还会有悲伤的痛哭。

人在悲伤的时候不能吃饱,吃饱会损害身体健康。胃部有丰富的神经细胞,大脑里面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胃部神经细胞,悲伤的情绪会造成胃液的分泌减少,减少食物的摄入,胃部会感到很舒服,如果摄入过量的食物会造成胃部的负担过大,引起胃部的疼痛。

这段话讲的是孔子的养生之道:人在悲伤的时候不要吃饱,这样才符合养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这一天哭吊过,就不再唱歌了。

通行的解释都认为这是孔子注重礼仪的表现。《礼记》中记载有:哭日不歌。也是解释为致哀的一种礼仪。

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来,孔子是经常唱歌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孔子每天都要唱歌的。孔子唱歌的内容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在纵情的歌唱,边走边唱,回头率一定很高。孔子是一个快乐的老头,孔子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孔子在一起是愉快的。

孔子喜欢唱歌,不仅是个人爱好,更是为了养生。哭日不歌也是因为养生,人在哭过以后人的五脏都受到了震动,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安静,来恢复身体。这个时候唱歌不仅对健康没有好处,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有这样的论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悲伤会造成人体气的损耗,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休息,促进人体元气的恢复,如果在这个时候唱歌,不仅会损耗人体的元气,还会减缓气的运行速度,有损身体的健康。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个月来都忘记了肉味的鲜美,说:没有料到音乐之美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孔子多次谈道《韶》乐,对《韶》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孔子认为《韶》乐尽善尽美。这应该是孔子在第一次听到《韶》乐以后的感受。能让孔子听一次陶醉三个月的音乐只有《韶》乐,听到《韶》乐人很多,能有孔子这样感受的听众没有几个。从这里也看到大音乐家孔子的孤独,连孔子的学生也不能理解孔子对音乐的感悟。《韶》乐因为孔子而流传千古,虽然后人已经不知道《韶》乐的具体内容,人们仍然把《韶》乐当做好音乐的代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有孔子学琴的另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古琴,学了很久还一直在弹同一支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已经知道了这一支曲子曲调,但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你已经掌握了技巧,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悟到曲子所要表达的志向与心声。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领悟了志向与心声,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感受到曲子创作者的为人。又学了一段时间后,孔子神情肃穆,若有所思,接着神情怡然,举目望去,像是怀抱远大的志向,说,我已经感受到作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望着远方,像一个统治四方的王者,此人非周文王莫属!师襄子起身,向孔子拜了两次,说,这首曲子正是《文王操》!

孔子能在听到《韶》乐以后能忘记一切,达到入静的境界。在听到《文王操》能感受到音乐的创作者时候的心情,甚至能指出创作者的容貌特征。孔子对音乐的痴迷没有人能达到,孔子对音乐欣赏能力也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孔子的音乐水平也是极高的,孔子不仅是一个思想家,还是一个音乐家。

音乐不仅让人心情愉悦,音乐还可以治疗疾病,《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五音疗法治疗疾病,五音对应人体的五脏,不同的疾病对应不同的音乐来治疗。古人认识到音乐的养生保健作用,《春秋》就有用音乐为人治病的记载,《乐记》也谈到“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元代名医朱震亨则明确指出;“乐者,亦为药也。”中医把音乐作为一种治病方法。

音乐疗法是根据宫、商、角、徵、羽5 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治疗。如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音乐对植物生长也有影响。科学家在田地里面放轻音乐,发现放音乐的一组比不放音乐的一组长势更好。有的人说听不懂音乐,不愿意接受轻音乐,植物听不懂音乐,但是仍然受到音乐的影响,只要听音乐,就会收到音乐的影响。

孔子把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教学内容,许多人不能理解,包括孔子的学生。音乐可以让人快乐,快乐是养生的前提,没有快乐就没有健康。

蠂公问孔子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蠂公问子路孔子是怎么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是这样的人,发奋学习,忘记吃饭,自得其乐,忘记了忧愁,忘记了年龄,不知道年纪已经很大了,如此而已。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一生的总结和评价,也算是一个自我鉴定。孔子用了三个忘记来总结自己的一生,努力学习忘记吃饭,快乐生活忘记忧愁,快乐工作忘记年龄。孔子自我评价自己就是一个快乐的老头。

这段话对研究孔子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孔子的言论中解读孔子、研究孔子是一个方面,孔子的自我评价也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看待。孔子的自我鉴定把快乐看的非常重要,追求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并且把他的这种追求快乐的思想传递给他的学生,想方设法让自己快乐,让周围的人快乐。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原谅伤害你的人有益自身健康。学会释怀,放下愤怒,可以大大降低血压升高的危险,进而降低心脏病危险。据科学研究,人的寿命应该是125-145岁,为什么很少有人活到100岁呢?与不能排除不良心理因素有关。常言说:“要想长寿,脑中常空。”

人要想长寿,就要学会忘记。一:忘记年龄。有人还没有退休,就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消极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俗话说“人不思老,老将不至”是有一定道理的。二:忘掉仇恨。如果一个人想报复,就会千方百计琢磨报复的方法、时机,使人一生不得安宁,忘掉仇恨就能心平气和,对长寿大有裨益。三:忘掉悲痛。天灾人祸或亲人死亡,常使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四:忘掉愤怒。愤怒会造成气血堵塞,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被气死的人很多。五:忘掉忧愁。忧愁是抑郁症的主要根源,多愁善感会导致多种疾病缠身,最终让病魔夺去生命。六:忘掉悔恨。总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久只能伤心伤神,不利于健康长寿。七:忘掉疾病。精神专注于疾病,会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得了病泰然处之,就能从精神上战胜疾病。八:忘掉名利。忘掉名利,知足常乐,做个乐天派,才会健康长寿。

孔子与其说是在追求快乐,不如说是在追求养生。因为快乐是最简单有效的养生之道。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从不谈论怪异、暴力、暴乱、鬼神。

《论语》中的这短短的一句话的影响却非常大,形成了中国人对这些不符合养生思维的事物的整体态度:不谈论、不争论。

历史上有许多血腥的记忆,但是人们选择的是忘记,有的只是一笔带过,人们只能透过简短的历史记载去想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屠杀几千万同胞,战争结束后,中国人不仅把日本战俘礼送处境,还收养了日本大量的战争孤儿。日本部分右翼势力想篡改历史,我们不得不提起提起那段痛苦的记忆,把南京大屠杀去申遗,警告世人。

西方人喜欢拍一些恐怖片,中国人不喜欢,看恐怖片不养生,国人喜欢把恐怖片搞成喜剧片。过年的传说中的年原本是害人的怪兽,年和龙的形象类似,过年被古人演化成欢乐的节日,龙也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吉祥物,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过年的传说如果在西方人手里会演变成恐怖片,会演绎出来许多的恐怖情节。龙在中国人看来是吉祥的象征,龙在西方人拍的电影里面就是怪兽,是让人恐怖的动物,这是思维方式的差别造成的文化差异。

民间故事《白蛇传》,故事流传最初白蛇是吃人的妖精,法海是降妖的法师,但是随着在流传的过程中老百姓不断修改,故事发生了反转,白蛇变成了追求真挚爱情的仙女,法海变成了阻挡白蛇和许仙跨界爱情的顽固势力。本来是一个蛇妖吃人、法师降妖的恐怖故事变成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反转的原因来自国人的养生思维,不符合养生思维的文化就要改变,直到符合养生思维为止。

有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死神拿着一张死亡名单在前往他居住的城市,他问死神:“你要去干什么”。死神说:“去将名单上的9个人带走”。这个人说:“为什么要把他们带走,有没有商量的余地”。死神摇摇头,面无表情的说:“这是我的职责。”这个人急急忙忙跑回城里,提醒每一个住在城里的居民:死神即将到来了,请大家注意。一个月以后,城里死了100多人,恐惧比死神更可怕。

西方的科学家热衷于预测地球的毁灭、人类的毁灭,很少听说中国的科学家有这方面的言论。这些言论都属于孔子不谈论的怪力乱神,大家都自觉不去谈论。这些没有办法能证明正确与错误的言论,只是增加人们恐惧和不安,在儒家思想看来,凡是预言世界毁灭的宗教都是邪教。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的好,一定请别人再唱一遍,然后和着一起唱。

孔子喜欢唱歌,并且不是普通的喜欢。孔子对别人唱的好听的部分还要反复的学唱,直到自己满意。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不仅喜欢唱歌,还对唱歌如此的认真,在今天也是少见。

孔子教授学生的课程有乐这一门,唱歌也是乐的一部分。孔子如此重视唱歌,不仅是孔子个人喜欢唱歌,更重要的是唱歌有养生作用。现在的学校把音乐课当做一节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老师领着学生唱两支流行歌曲。比较一下孔子对唱歌的态度,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不管效果怎么样,至少说明孔子承认自己经常祈祷,祈求保佑自己身体健康。

宗教都很重视祷告,特别是西方的宗教,虔诚的信徒要每天几次祷告,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放下一切事情去祷告。人们大多认为祷告只是宗教仪式的需要,其实祷告也有很大的养生效果。

祷告时要十分虔诚和专注,这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一种修行方式,其治疗保健的作用已得到科学验证。科学研究发现:宗教信徒在手术后或治疗中其康复效果和它对宗教的虔诚程度、对上帝的心灵依靠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在不知情,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别人祈祷对象的情况下,祈祷仍然有治疗的效果。宗教活动能够激发康复反应,把宗教活动作为不治之症的治疗是有科学依据的。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奢侈会让人不谦让,节俭会让人固陋。与其不谦让,宁愿固陋。

孔子对奢侈是反对的,对过分的节俭也是不赞成的,但是在这两者之间选择的话,孔子还是选择节俭。

北宋宰相寇准,少时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19岁便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的寇准刚正廉明不畏强权且敢于言事。端拱二年,寇准向当时的宋太宗奏事,由于忠言逆耳,惹恼了皇帝并生气地离开了龙座,要转身回宫,寇准却上前扯住太宗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宋太宗十分赞赏寇准,高兴地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意思是说,我得到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南下攻宋,北宋朝野震动,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十分激烈。这时候,寇准力挽狂澜,提出要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士气,最终挫败了辽军的进攻气势。寇准主持两国谈判,以相对有利的条件与辽国订立了和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由此寇准被提升为宰相,受到天下万民景仰,当时民间流传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说法,寇准被誉为一代名相。

在仕途达到顶峰和巨大的功劳面前,寇准开始居功自傲,没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过上了奢侈浮华的生活。据《宋史寇准传》中记载,晚年的寇准,喜好歌舞,经常在家中举办大型歌舞晚会,在其豪宅中到处都点上蜡烛,厕所、马厩里也不放过。他家每天都要消耗大量蜡烛,蜡烛在当时是奢侈品。他的朋友对他进行劝诫,寇准依然我行我素,竟不以为然的说:“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寇准沉溺于奢靡的生活不能自拔。

奢靡生活让寇准丢掉了宰相一职,被贬到了遥远的雷州担任地方官员;家业被迅速败光,寇准被贬雷州后穷困潦倒。骄奢的生活习惯也被寇准的后代所继承,司马光这样评价寇准的后人:“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一代名相因迷恋上奢侈的生活最终沦落至此,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俭以养德,节俭对品德修养有重要的意义。

节俭可以让人快乐,人在对待物质享受的追求上面是没有止境的,追求物质享受不能让人快乐。现在社会物质高度丰富,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提高,人们把节俭的传统美德抛弃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开了节俭也不能让人更幸福,只有节俭才能让生活更幸福。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怀平坦宽广,小人心怀忧惧不安。

孔子教育学生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心平气和可以养生,小人心怀不安对养生不利,这是孔子让学生学习君子的原因

“心正则身无病”、“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中医讲,思伤脾,长久而剧烈的忧思之情,必然损伤脾气,致使脾运不健;脾运不健,消化不良,则气血不足。

林黛玉一向心胸不宽,点滴小事便可致其终日郁郁不乐。郁怒伤肝,必致肝郁不疏,肝气郁结,甚至肝郁化热。加上脾虚,终致肝脾不和。《红楼梦》中有个细节,每次林黛玉晚上哭鼻子,第二日清晨,其双目必然红肿如桃。从小就没了母亲,又没有兄弟姐妹,虽然住进了贾府外婆家,但顾影自怜、向隅而泣始终是林黛玉的生活常态。因为心思细密、敏感,对别的女孩子构不成伤害的事情,也会让她生一场闷气,这就导致了肝的气郁。久而久之,林黛玉成脾虚体质,造成她最终因为痨病而死。

张学良将军自“九一八”事变后,父亲去世了,东北失守了!他还因为爱国抗日遭到蒋介石的监禁,失去了人身自由。在这一个个灾难和打击面前,他不悲观,不失望,坚信自己做得正,站得直,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正是这种胸怀坦荡的良好心态为他的健康长寿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如同古代的一位禅师的偈语那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