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4章

书名:王阳明心学全书作者名:罗智本章字数:3981更新时间:2021-06-22 02:19:38

23、突破畏难情绪的诀窍

在庐陵任上,王阳明易讼风,使城中辟火巷,定水次兑运,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解决了地方上的许多问题,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正德五年八月期间,朝中传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曾经一手遮天的宦官刘瑾终于垮台了,被捕、下狱、处死,走完了他短暂而令人不齿的一生。

王阳明曾经被刘瑾迫害过,谪居龙场就是拜其所“赐”,这时也得以平反,于正德五年十一月进京“入觐”,接受吏部考察,另有他用。

此番入京,王阳明借宿于大兴隆寺,并在这里与黄绾、湛甘泉订立终身共同砥励治学的盟约。

自此,三人在公事之余,一有空闲,就会聚讲学,各相砥励,甚为融洽。

在大兴隆寺的讲学生涯,是难忘而愉快的,但令王阳明担忧的是,不少朋友及学人有畏难情绪,只爱好口头论学,而不重实践之功,致使学业没有长进。

而要发明良知,不仅要知,更要重于行,唯有踏实笃行,时时刻刻必须是一棒下去现一条痕,一掌掴出就是一个血印,这样才能望有所成就。

入暮时分,大兴隆寺里的一株大树下,一张石桌上,摆放一壶茶,数只杯,三人相围而坐,侃侃而谈。

这天湛甘泉有事,没到大兴隆寺相聚讲学,倒是黄绾带着他的一个朋友来了。这位朋友叫应良(即应原忠),也是一个热衷于圣学修养的士人。他听说王阳明经过龙场悟道,对此学有极深的体验和认识,便一定要黄绾同他来拜会王阳明,讨教一二。

夕阳西下,即将落山。斜射的余辉透过树荫,照到面西而坐的王阳明身上,镀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

王阳明端起茶杯,慢慢地呷了一口茶,然后说道:“自曾子以来,圣学久已不明,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

听到这里,应良面露难色,嗫嗫地说:“先生此论诚佳,然我辈凡夫俗子,毫无根基,欲达此明心见性之化境,诚难于上青天矣!”

王阳明哈哈一笑,说道:“世间之事,如对弈弹琴、书法作文、吟诗作对等,凡欲精通,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都要经过超过常人的努力,呕心沥血,殆精竭虑,方能希冀有所成就。”

“而成圣之功,乃是参透心体,悟尽天地造化之妙的事,悟到天理,即可使自己得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又是何等的大事!学那些世俗技艺,尚要反复磨练才能够熟悉自如,想要达到圣人境界,不下一番苦功怎么行呢?”

这时黄绾插话道:“志一而动气。一个人的志向是很重要的。”

王阳明泯了一口茶,点点头道:“宗贤说得对。不论是做学问,或是做其他事,务必要先立定一个必要成功的心。修养到了圣人境界,心如明镜,自然没有一点尘埃,也就不需要刮磨。但如是常人之心,就象一面积满尘垢、严重锈蚀的铜镜,必须痛下功夫去刮磨一番,去尽表面的锈蚀,然后才能看得见细微的尘埃,一拂便去,毫不费力。到此境界,已是认识到‘仁’的本体了。”

黄绾与应良静静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道:“其实难易也是相对的。一般人普遍是爱好做容易的事,而厌恶困难之事,其中亦是因为自己的私意习气在那里作怪。如果能识破这一点,碰到困难时,依然保持冷静、不要去分别的思想状态,镇定自若,心体虚灵活泼,如此良知生发妙用,内心深处自然就会想出办法来。冲破了难关,自然也不见困难了。通过如此磨练,就容易认识到事物的规律,体会到一种举重若轻的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和困难无处不在,成为横亘在我们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很多人在人生这场考验勇气和毅力的竞赛中知难而退,成为可怜而又无奈的失败者。

这种畏难情绪,正是缺乏“信心”的表现。我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所以心中就充满了一个个疑问:“我能行吗?”“此事恐怕不是象我这样的人能做成的吧?”

一有了疑虑,内心的力量就不足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其中,这样就真的完不成那件事情。要是信心充足的话,内心处于一种稳定、澄净的状态,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就能调动全部的力量,做什么都能事半功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认为“信心为成功的第一秘诀”,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要达到高度自信的境界,就得时常对自己进行磨炼,让内心逐渐形成一种平和、高度有序的定态优势,这样体内的正面能量才能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

由于常人意识的不稳定性,一个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一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就会灰心丧气,丧失了进取的勇气。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的“心”失去了平衡的状态。

心是无形无象的,难以把握,但心表现在身体上的感觉,却可以通过内省而自我体察和把握。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自己出现怀疑、畏难不前的时候,马上把感觉调整到自己想要的状态上,认真体察当前的情绪状态,丢开那些不想要的,专注于正面的感觉,然后起而行之,在行动中不断加强和升华自己的信心。

只有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千万不要因为困难而怀疑甚至放弃。

这番话虽然简易朴实,却是王阳明经过百苦千难才体会出的,黄绾与应良听了,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恍然有悟。

24、心即是“理”

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后,时来运转,先是提拔担任庐陵知县,后到京师任职,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短短两三年时间,连升数级。

正德七年十二月,王阳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去南京赴任时,须经过家乡余姚,便向朝庭打报告,请求顺路回乡探假。

碰巧徐爱这年也于祁州任上升任南京工部员外郎,得以与阔别多年的王阳明同舟归越省亲。

南下归越之旅,对徐爱来说,是一次充满辩论激情、令人耳目一新的旅途。

清晨,京杭大运河上,一艘官船顺流而下,王阳明端坐于船头,平静如昔的神情,掩饰不住眉宇间的一股愉悦之色。

他的对面,正坐着徐爱,以及一同归淅的另一弟子郑朝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生久别重逢,更是快事一桩。

王阳明自谪居龙场,已有五年多没回家乡,现在有了机会,真可说归心似箭。

此段河面开阔,水流缓慢,王阳明的座船虽是顺流而行,速度也不甚快,人坐其上,宛如坐于平地一般平稳。

徐爱看着眼前的老师,只见先生怡然静坐在那里,面色沉静,带着一种自若的泰然,似乎整个人已和船及河流、天地浑然无间,融为一体。

良久,王阳明眼光一扫,朝徐爱看过去,说道:“曰仁,为师的学问,你昨晚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谈谈你的看法如何?”

徐爱以前所习,尽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事事物物皆有理”那一套,乍一闻王阳明那“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新学说,不啻于被一记炸雷猛然惊起,一时间很难接爱。

这时听到老师发问,便说道:“《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朱子认为这是指世上的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此观点好象与先生的见解不同。”

王阳明说:“在各种事物上去探求‘道’(即天地宇宙间最终极的规律),这是把‘道’看成是外在的了。而‘道’,就是心的本体,只要精修自己的道德到非常纯粹,没有一点杂质的程度,就能发现自己本来的心体。但要明心见性,洞悉此道的存在,也不能离开在具体事物的心性磨练。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听王阳明解说得如此详细,徐爱还有点不理解,又问:“如果‘道’是可以从我们的心内求得的话,恐怕对于天下各种事物的道理,会有不能穷尽的地方。”

对于徐爱的疑问,王阳明早就预料到了,他泰然自若,谆谆善诱道:“心即理也。天下又岂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曰仁,你试举一个例子来看看。”

徐爱说:“就象服侍父母的孝道,事奉君主的忠心,交友的信义,治理百姓的仁爱,其中包涵很多道理,恐怕亦不可不详究。”

王阳明叹了一声,道:“这种说法蒙蔽世人很长时间了,岂能用一言两语就能让大家醒悟?现在先就你所问的谈一谈。”

“服侍父母、侍奉君主、朋友交往、治理百姓等,难道是在具体的事上去寻找忠心、孝顺、信义、仁爱这些道理吗?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象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奸臣,他们表面对君王很好,但他们阳奉阴违,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这样做罢了,能够说是真正的忠心吗?”

“所以说,忠心、孝顺、信义、仁爱这些事物的道理,都只是在此心之中。心即理也。只要此心没有私欲的遮蔽,即是天地间无所不在的‘理’,不必要在心外再添加一丝一毫。”

徐爱问:“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个理呢?”

王阳明答道:“以这虚无一物,唯有一点生生不息之机的心,应用于服侍父母,自然就是孝道;应用于侍奉君主,自然就是忠心;应用于交友和治理百姓上,自然就是信义与仁爱。”

“要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一心去掉那些不合理的欲望,进而体悟天地自然的规律,在这上面下功夫就行了。”

王阳明认为,世上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我心即是“理”,即是“天”,即是“道”。也就是说,我们本体的感觉、意识,追溯到其根源处,是与天地万事万物本为一体的,不可能有离开我心而存在的事物。

这种说法,对于心灵境界还没达到一定层次的普通人来说,的确很难理解。正如王阳明与友人一同游南镇时,一位朋友就指着山岩上的一株花树问道:“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现在这花树在深山之中自开自落,与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阳明回答道:“你还没有看到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一同归于寂静;而你来看到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便明白起来,由此可见此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在王阳明看来,吾心无形无相,本无一个具体的实体,只是感应万事万物,把这些反映到头脑中,我们便以为这是自己的“心”了。换一句话来说,所谓“心”的存在,我们是借助于外界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存在,起心动念去分别,才得以感知到它的存在。而天地间万物按其固有规律而运行,并没有象人类这些所谓的思想、感觉(心)的,只有通过心对它们的感知,才能实现自我认识。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我心的本体意识即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主宰。任何一件事物,其事理、规律都具足于我心之中,在我心还没有看到它时,它们就是潜在的对象。而当我心孜孜以求去追求它时,在某一个契机物我两忘,接通了潜意识的通道,这种事理、规律就从潜意识浮现到大脑的显意识上来了,而被我心认识到,这就是领悟、创造、发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