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6章

书名:王阳明心学全书作者名:罗智本章字数:3477更新时间:2021-06-22 02:19:39

27、“势”中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登上宁波第一高峰——杖锡之后,王阳明与众门人又乘兴游览了闻名天下的雪窦山。

雪窦山地处浙江溪口西北,最著名的风景要数“千丈岩”。此处壁立险峻,岩高千丈,巨大的瀑布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从上面喷薄而下,极为壮观。

“穷山路断独来难,过尽千溪见石坛”,王阳明《游雪窦》一诗中的这两句,道出了当时路途的艰险。众人相互扶持,一路行来,距千丈岩还有半里之遥,天色阴沉下来,乌云滚滚,隐雷阵阵,与山谷之中的瀑布声相融相连,分不清是瀑声还是雷声。

瀑声愈来愈近,愈来愈响。待大家到得岩下时,已是瀑声如雷,震耳欲聋。

仰头观去,众人不禁被天地间的一种壮美给震撼住了。

只见千丈岩悬崖峭壁,一道瀑布宛如一条千丈白色巨龙,从岩顶奔腾而下,其势惊人,撞击到山谷下的深潭,激起漫天水雾。

这一瞬间,徐爱心中升腾起一种对天地大自然的敬畏。人虽然为万物之灵,但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比,真是太渺小了!

王阳明负手而立,仰观瀑布,目光凝然不动,神态悠闲自如,他的内心好象并没有受到千尺岩瀑布这种气势的震撼。

自龙场悟道后,他的心时时处于一种清静澄澈的境界,对于外界事物,虽然也曾看见、听到、感受到,但其心却过而不滞,只以心的空灵去体验当下的处境,因此才能静亦定,动亦定,进入任何情况下都不为外物所动的状态。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将目光从飞流直下的瀑布收回,逐一扫过众门人,问道:“观此瀑布,你们有什么感悟?”

“很壮观,有气势,得欣赏此美景,可谓不虚此行了!”一位弟子回答道。

王阳明笑了笑,伸手抚须,又问道:“那你说说,千尺岩瀑布为何有此惊人的气势?”

“因为它高呀。水从越高的地方流下,就会形成一种‘势’,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那位弟子显然对此道颇通,马上作如是答。

“不错,流水所处的地方越高,它的‘势’就越明显,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许多‘势’,如地势、局势、形势、威势、权势等等。这些‘势’,有的是能看得见的,有的是看不见、仅能通过心来体验到的。”王阳明触景生情,又开始因“势”诱导了。

“如我们的心,就很容易受所谓的情势所影响。有时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情绪波动,都会令我们心神大乱,不知所措。可以说,每个人的心,无时无刻不受到‘势’的干扰与左右,一些人心中没有定见,原因就在于此。”

“《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要想有一种定力,就要做到‘知止’,即要明了事物的自然规律,如此方能顺其势而为之,不为其势所动。”

“当我们能以至诚之心对待各种事物时,心态才能平和,才能够容纳各种情绪,使自己的心保持宁静,这样才能洞悉解决问题的关键,把握住处理好事情的正确方向。”

说到这里,王阳明看了看从千尺岩奔流而下的瀑布,接着说道:“正心诚意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要达到诚的境界,则有致曲之功。即在那些小事的细微之处,也要善于使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与自然相合,调整自己的观念、心态,使其达到非常真诚的状态,合于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

“就象我们现在欣赏瀑布,尽管瀑布极高,水流湍急,对人有一种无形的影响。但如果我们能放开自我,使之不起杂念,完全与天地融为一体,就能体验到一种‘诚’的境界。”

“在修身治学,乃至做任何事时,假如能善于引导自己,与‘势’合一,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在学习的时候,但杂念很多,不想去学,这就是心理与行动有了冲突。应注意的是,这时不要去对抗这种冲突,而应该放松身心,让心与当前的‘势’融合为一,思想就能很快平静下来,接着便可以顺势而行了。”

听到王阳明这一番寓理于观瀑布之中的论说,徐爱与众人皆有省悟。

欣赏过瀑布后,大家逆源而上,攀上了千丈岩。当晚宿于雪窦寺,夜听钟鸣雨声,意境清幽,富于禅意,王阳明颇有感慨,赋诗一首:

僧居俯瞷万山尖,六月凉飚早送炎。

夜枕风溪鸣急雨,晓窗宿雾卷青帘。

开池种藕当峰顶,架竹分泉过屋檐。

幽谷时常思豹隐,深更犹自愧蛟潜。

28、知行合一的秘密

王阳明与众门人观白水,登杖锡,至雪窦,上千丈岩,本来打算从奉化取道赤城到黄岩与黄绾会合,再去同游天台、雁荡。

但此时久旱无雨,从千丈岩下来,看见赤地千里,山田尽皆龟裂,心中惨然不乐,游兴顿消,便取消了黄岩之行,径直从宁波乘船返回余姚。

这一趟四明山之游,徐爱觉得受益匪浅,特别是王阳明先生在登山观水时,所阐发的“心即是理”及“知行合一”理论,使他眼界大开,洞悉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本来想趁与师归越这段时间,好好向老师请教学问。然而他在外为官,亦久未返家,父亲非常惦念儿子,听说他这次回家省亲,但抵越已久,却还未见其踪影,便托人捎信催他尽快回去。

既已陪师同游余姚山水,加上老父督促甚紧,省亲假期已过大半,是该返家看看了。

得知爱徒即将离开,王阳明心甚怅然。不过徐爱陪同自己返回余姚,眼见返越已三月有余,而假期有限,老父思儿心切,回家看望一下父母也在情理之中。

五个多月前,徐爱在京师初见王阳明,接触了心学理论后,亦曾与黄绾、顾应祥他们就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展开过辩论,却没有什么结果。

在游山观水中,经王阳明因机缘巧加点化,徐爱虽觉极有收获,不过终究还未透彻。

这天晚上,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乡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已入睡了,唯有王家的一间书房还亮着灯。

徐爱与王阳明相对而坐,明天就要离开先生了,他对于“知行合一”的说法,还有些疑问要向先生请教。

听说徐爱尚没有完全领会知行合一的精义,王阳明很理解,因为他知道这个问题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弄懂的。

在昏黄的灯光下,他看着徐爱,和蔼地说:“你试举个例子,我们来分析一下。”

徐爱说:“如今人人都知道对父母应当孝顺,对兄长应当尊敬,但实际上却不能做到,这便说明‘知’与‘行’分明是两回事。”

王阳明感叹道:“很多人都有这种看法。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正是由于人们的心被各种私心杂念所隔断,已不再是那个知行的本体了。”

“到达了心灵的极高境界,是没有知而不能行的。如果知而不能行,只是没有真正知道而已。古圣先贤教人不论是做治学致知的学问,或是做修身实践的工夫,其目的正是要恢复那知行的本体,而不是只要你那样去做就行了的。”

“要恢复这个本体,即是要恢复自己心灵那种最本能的反应。如《大学》里就举了一个真知真行的例子给大家看:真正的知与行,就如同见到了漂亮的东西,出自本能的就喜欢它了;也象闻到一股极臭的味道,马上就起恶心欲呕的反应。”

“看到美好的事物,这个过程属于‘知’;喜欢美好的事物,此过程属于‘行’。当你一见到那美好的事物时,你的心就出自本能的喜欢了,而不是见了后,又另起一个心去喜欢。在那见到美好事物的一瞬间,就是知行本体的呈现。闻到极臭的味道也是如此。”

王阳明在这里所说的“知行的本体”,正是“心”的本来面目,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无意识”或“本体意识”概念与之类似。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的本来面目与“道”相通,也就是说,达到一定的境界,心能够洞悉大自然的规律,并与之合而为一,是创造天地万物的源泉。

一个人的思维、意识越接近这个层次,“知”与“行”的差别就越小,所具有的能量和智慧就越大。当发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后,“知”与“行”就完全没有分别了,这时所展现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无尽的。

而有时我们很想去做一件事,但又不能付诸实施,这就是因为许多乱七八糟的杂念充塞着我们的大脑,将想做这件事的念头与本体意识间的能量通道隔断了。如果一个想法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持,是无法采取行动的;即使采取行动了,也很难坚持下去。

要想做成自己想做和应该做的事,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达到“真知”的状态,也就是要抓住最初的那个念头,把它放大,保持住那种喜悦的感觉,让这件事在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生动的心理意象,从而启动一个威力无比的能量系统,让整个身心围绕着这件事行动起来。

那些最初的反应,往往就是知行的本体在空灵的状态作出的,不曾有私心杂念隔断过的反应,如不及时抓住,以行动进行巩固,很快就会稍纵即逝。

王阳明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假如一个人鼻塞的话,虽然那股极臭的味道就在身边,他不曾闻到,就不会起厌恶的反应。但这只不过是他未曾真正闻到臭的味道罢了。就象说某个人真正懂得孝、悌之道,必定是这个人已经能笃实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总不能是他只是知道说些孝、悌的话,就可称为懂孝、悌之道。”

“我们自身的感觉也是如此。如知痛、知寒、知饥等,必须是真正是自己身上痛了、知道冷了、肚子饿了,方才是真正地知痛、知寒、知饥。如此来说,知行如何分得开?”

圣人教人做修身的学问,必须在平常具体的行动和感觉上下功夫,即要抓住内心美好的、本能的、自然的反应,不断培养它,方才可以称之为‘真知’,不然就是不曾知道。